对于混合线路,即使对于电缆段长度d2不大的情况,投入和切除时的现象也是值得关注的。因为架空线路段的感性阻抗会加到X″中,进一步加强空载下的电容效应。
图4-5画出了混合线路投入系统时的示意图,当S端的断路器合闸时混合线路通电。正如在3.7节早已看到的,S端的电源可以用一台等效发电机来模拟,该等效发电机用一个电动势U0(假定等于230kV)串联一个次暂态短路阻抗(为简化起见用纯电感来表示)来模拟。
R端开路S端合闸时引起的R端工频次暂态电压可用下面的公式来进行计算:
图4-5 R端空载时投入混合线路的典型原理图(考虑次暂态特性)
式中,是R端开路时从S端看进去的阻抗,几乎是纯容性的。式(4-32)表示了Ferranti效应;正如第3.7节早已论述过的,可以认为次暂态电抗X″的变化范围是4~23Ω。
假定在暂态过程结束以后,S端的电压通过调整能够再次恢复到额定值U0=230kV,那么断路器必须能够切断的空载稳态电流(几乎是纯容性的)可以用下式计算:
对于空载投入问题,为了满足标准的操作电压水平要求(例如1050kV),并有一定的裕度,对式(4-33)施加如下的约束条件是明智的(参见3.7节):
而对于空载切除问题,必须对式(4-34)施加如下的约束条件:
该式表达了早已提到过的标准所建议的极限。
因此,一旦参数d1、d2、d3、X″和U0固定,同时满足上述两个约束条件的ξsh通过式(4-33)和式(4-34)的自动迭代就很容易计算出来。
在以下4.8节的很多例子中,对应不同的混合线路结构,将能够区分出约束条件式(4-35)或式(4-36),哪个对并联补偿度ξsh的确定是决定性的。
由于ξsh的确定依赖于很多参数,图4-6~图4-9仅仅列出了一些对描述这种现象十分有用的可能情况。
例如图4-6中的曲线(对应ξsh=0)表明,地下电缆的极限长度d2总是非常接近于10km,并且约束条件式(4-36)几乎总是决定性的。
图4-6 无补偿地下电缆极限长度d2的例子
a)对应于约束条件式(4-35) b)对应于约束条件式(4-36)
图4-7中的曲线(对应X″=15Ω)表明:在d3=0和ξsh=0.7的条件下,当d1=0时,地下电缆的极限长度d2=40km,并且约束条件式(4-36)是决定性的,如图4-7b所示;而当d1=60km时,地下电缆的极限长度d2=32km,并且约束条件式(4-35)具有微弱的决定性,如图4-7a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架空线路段①总是引入一个纵向电抗(50Hz下约等于0.27Ω/km),从而“增加”了短路电抗X″,恶化了空载合闸于S端的次暂态特性。(www.daowen.com)
因此,在d3=0和ξsh=0.7的条件下,通过迭代应用式(4-33)和式(4-34),可以断言,当d1=90km时,约束条件式(4-35)将使地下电缆的极限长度减少到d2=26km。
图4-7 补偿度ξsh与地下电缆长度d2关系的例子
a)对应于约束条件式(4-35) b)对应于约束条件式(4-36)
图4-8和图4-9给出了d3≠0时的例子。图4-8b和图4-9b中的3条曲线(灰线、点线、黑线)重合在了一起,其原因是d1和d3的特殊长度设置,这里设置了架空线路段的长度之和d1+d3=80km,对应不同的地下电缆段长度d2,三种情况下的稳态特性变化不大。
此外,图4-8a和图4-9a展示了不同的混合线路结构对空载次暂态特性的影响。
在假定地下电缆段的并联补偿度为ξsh=0.7的条件下,可以用图形方式推出:当d1=20km和d3=60km时,地下电缆极限长度d2=32km,起决定作用的是约束条件式(4-36),如图4-9b所示;而当d1=60km和d3=20km时,地下电缆极限长度d2=30km,起决定作用的是约束条件式(4-35),如图4-9a所示。
图4-8 无补偿地下电缆极限长度d2的例子
a)对应于约束条件式(4-35) b)对应于约束条件式(4-36)
更进一步的例子是,设d1=90km和d3=20km时,那么地下电缆极限长度d2=21km,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约束条件式(4-35),这可以应用式(4-33)和式(4-34),通过数值计算得到。
显然,如果混合线路的空载合闸是在R端,那么3个线路段的次序应该是从右到左。例如,如果从S到R的长度d1、d2、d3分别为60km、30km、20km,当在S端空载合闸时,应采用图4-9中的灰色曲线进行评价;而如果在R端空载合闸,则应采用图4-9中的黑色曲线进行评价。
如果两端的等效发电机是相同的(相同的U0=230kV和相同的X″=15Ω),那么在R端空载合闸更好,因为需要的并联补偿度较低。
另一方面,通常受端R是非常弱的(X″很大),因此在选择空载合闸点时,S端更合适。在很多情况下,采用英国中央电力局[5]提出的检测“最优端口”进行空载合闸的方法是明智的,这在3.7节已论述过。
图4-9 补偿度ξsh与地下电缆长度d2关系的例子
a)对应于约束条件式(4-35) b)对应于约束条件式(4-36)
显然,上述分析方法不需要借助于特定的曲线,而可以基于数值计算研究任何情况,例如端口S和R的改变,U0S≠230kV等情况。
当然,对于电网调度部门,在空载合闸时暂时降低电压也是一种可能的方法。
为了精确确定地下电缆段的并联补偿度,上述关于空载投入和切除方面的考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通常需要采用潮流计算和电网仿真进行深入的分析。
值得提醒的是,正如在3.7节早已论述过的,存在这样的情况,混合线路在空载时所发出的稳态容性无功(QNL≈-3U0INL)可能会超出附近同步发电机的吸收能力,从而导致危险的自励磁现象。这是必须要避免的。
正像前面已论述过的,将并联补偿假设为均匀分布来进行计算是可行的,并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在PQ能力图以及空载投入和切除等研究中,当集中补偿段的长度不大于15~20km时,采用均匀补偿的计算结果与采用实际集中补偿的计算结果(见2.8.2节的集中补偿矩阵)没有什么区别。当然,对于集中补偿的情况,在矩阵级联时,必须特别注意受Ic限制的端口H和K。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