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却问题
在工业过程和工业设备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冷却问题,如火电厂的冷凝器、冷却塔,化工设备中的洗涤塔,炼油厂的各种油品冷却器,大功率柴油机的润滑油冷却,大电机冷却等。表8-1为采用空冷系统的若干典型例子。
表8-1 采用空冷系统的若干典型例子
续表
空冷式换热器(简称空冷器)是以环境空气作为冷却介质,依靠翅片管扩展传热面积强化管外传热,靠空气横掠翅片管束后的温升带走管内热负荷,达到冷凝冷却管内热流体的目的。它在炼油、化工行业中是主要的工艺设备之一,故其研究备受重视,从其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到其传热机理的研究与试验一直都在进行。
但从传热的角度分析,空气的热焓太低,其比热容仅为水的1/4,在冷却相同的热负荷时,需要的空气质量将是水的4倍。而且水冷比空冷的换热系数高得多,因此对于上述设备和装置的冷却问题,目前大多采用水冷的方式。但是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它首先应该用在生活和农业上。例如研究表明,生产1 t小麦需要耗费1000 t的水资源,生产1t玉米需要耗费接近1200 t的水资源,生产1 t稻米需要耗费2000 t的水资源。即使生产一个2 g重的32 M计算机芯片,折算起来也需要32 kg水。因此采用空冷是发展经济和节能的重要举措。
2.空冷与水冷相比较
随着工业的发展,水冷不但使能量消耗量不断增加,而且淡水的消耗量明显增长,大量地提供冷却淡水遇到了困难;此外水冷还存在着设备的腐蚀问题,如矿物质沉淀、水锈蚀等。更重要的是水冷会给环境带来污染,特别是化工中,一旦化工产品泄漏入水体,会造成严重危害,如松花江被污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即使是热水排入江河湖泊,也会造成所谓“热污染”。它会使水温升高,导致水中含氧量减少,妨碍鱼类生长,加速藻类繁殖,从而堵塞航道,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水冷的运行费用也越来越高,因为它包括供水、过滤、废水处理或冷却水回收等费用。
为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空冷技术应用,它包括采用间接空气冷却方式来回收冷却水,或采用直接空气冷却方式冷却设备。
总结起来,空冷的优点如下:
(1)对环境没有热污染和化学污染;
(2)空气可随意取得,只需很少的辅助设备和费用;
(3)选厂址不受限制;
(4)空气腐蚀性小,不需要除垢和清洗,使用寿命长;
(5)空气的压降仅有10~20 mmHg(1 mmHg=133.322 Pa),故空气的操作费用低;
(6)空冷系统的维护费用,一般情况下仅为水冷系统的20%~30%;
(7)一旦风机电源被切断,仍有30%~40%的自然冷却能力。
空冷的缺点如下:
(1)由于空气比热容小,且冷却效果取决于干球温度,通常不能把工艺流体冷却到环境温度;
(2)大气温度波动大,风、雨、阳光,以及季节变化,均会影响空冷器的性能,在冬季还可能引起管内介质冻结;
(3)由于空气侧传热系数低,故需要的空冷器面积大;
(4)空冷器不能紧靠大的障碍物,如建筑物、大树,否则会引起热风循环;
(5)要求用特殊工艺制造的翅片管和风机;(www.daowen.com)
(6)有一定的噪声。
水冷的优点如下:
(1)水冷通常能使工艺流体冷却到低于空气温度2~3℃,且循环水在水塔中可被冷却到接近环境湿球温度;
(2)水冷对环境温度变化不敏感;
(3)水冷器结构紧凑,其冷却面积比空冷器冷却面积要小得多;
(4)水冷器可以设置在其他设备之间,如管线下面;
(5)用一般列管式换热器即可满足要求;
(6)无噪声。
水冷的缺点如下:
(1)对环境污染严重;
(2)冷却水往往受水源限制,需设置管线和泵站等设施;
(3)特别对较大的厂,选厂址时必须考虑有充足的水源;
(4)水腐蚀性强,需要进行处理,以防结垢和脏物的淤积;
(5)循环水压高(取决于冷却器和冷水塔的相对位置),故水冷能耗高;
(6)由于水冷设备多,易于结垢,在温暖气候条件下还易生长微生物,附于冷却器表面,常常需要停工清洗;
(7)电源一断,即要全部停产。
3.中国的水资源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6%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6的人口,即10亿多人缺水。专家估计,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将超过25亿。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1012 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4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2013年全国总用水量6.1834×1011 m3。其中,生活用水占12.1%,工业用水占22.8%,农业用水占63.4%,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7%。
2013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2634×1011 m3,耗水率(消耗总量占用水总量的百分比)为53%。各类用户耗水率差别较大,农业为65%,工业为23%,生活为43%,生态环境补水为80%。201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75×1010 t。废污水排放总量是指工业、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等用水户排放的水量,但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
2013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56 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109 m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