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换热器的应用看,其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大批量的产品,如汽车散热器、发动机油冷却器、空调机用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等。另一类是化工和炼油行业用的换热器,它们的批量极小,大多是单件生产。对于前者,其设计是通过多次选型,反复试验,不断修改、完善、优化的结果。而后者的设计是一次性完成的,在工厂投产前基本上无法对该产品进行试验,为了保证产品满足工艺要求,必须精心设计。
换热器的设计准则如下:换热器应完全满足工艺需要,即在允许的压降内完成流体的热交换,而且在污垢存在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这种换热能力,直到下一个规定的检修期;此外换热器应便于维修、造价低廉、有预期的寿命。
设计换热器的全部工作包括热计算、结构布置、流动阻力计算、结构强度计算及绘图。换热器热计算有两种基本类型,即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设计计算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如下:根据指定的换热任务,一般是介质的种类、流量和进出口温度,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型式和流道布置方案,求出传热系数,进而确定所需的换热面积。校核计算则是针对已有的换热器,在已知换热面积的情况下核算它能否完成某项换热任务,即核算冷热流体出门温度是否能满足要求。
间壁式换热器设计和校核计算常用的方法有对数平均温差法(LMTD法)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E-NTU法)。其设计计算框图如图7-1所示。
图7-1 换热器设计框图
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时,间壁式换热器设计计算的步骤如下:
(1)根据给定工艺流体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度,确定流体物性及所需换热量;
(2)选定二次流体及进口温度,按热平衡关系算出其流量和出口温度;
(3)选定换热器型式,计算对数平均温差及其修正系数;
(4)假定传热系数K值;
(5)根据假定的K值,计算传热面积;
(6)布置换热面,初定换热器的几何尺寸;
(7)计算两侧流体的流速和表面传热系数;
(8)按求得的表面传热系数及污垢热阻计算换热器传热系数和换热量;
(9)如换热量大于所需的换热量,并在要求的余量范围之内,则此换热面的布置可用,否则应重新假定K值,再按步骤(5)(6)(7)(8)重新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10)核算两侧流体的阻力,如在允许范围之内,则换热面的布置可用,否则应重新布置,再按步骤(6)(7)(8)(9)重新计算。
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时,校核计算的步骤如下:
(1)根据给定工艺流体的流量、进口温度、物性及要达到的出口温度计算所需传热量;
(2)选定二次流体及其进口温度,按热平衡关系算出其出口温度及流量;
(3)根据工艺流体和二次流体的流量、物性和已知的换热器结构尺寸算出两侧流体的流速、表面传热系数和传热系数;
(4)计算对数平均温差;
(5)核算换热量;
(6)如所得的换热量与所需的换热量相差较大,应重新假定两流体的出口温度,再按步骤(1)至(5)计算,直到二者比较接近才为该换热器的真实传热量;(www.daowen.com)
(7)核算两侧流体的阻力。
若采用效能-传热单元数法,换热器设计计算的步骤如下:
(1)根据给定工艺流体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度,确定流体物性及所需换热量;
(2)选定二次流体及进口温度,按热平衡关系算出其流量和出口温度;
(3)计算热容流量比R和换热器效能E;
(4)选定换热器型式,并按对应的图线(或公式)确定传热单元数(NTU);
(5)根据NTU定义,确定KF值,然后假定K值,初步确定传热面积F;
(6)布置换热面,初定换热器的几何尺寸;
(7)计算两侧流体的流速和表面传热系数;
(8)按求得的表面传热系数及污垢热阻计算换热器传热系数和换热量;
(9)如换热量大于所需的换热量,并在要求的余量范围之内,则此换热面的布置可用,否则应重新假定K值,再按步骤(5)(6)(7)(8)重新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10)核算两侧流体的阻力,如在允许范围之内,则换热面的布置可用,否则应重新布置,再按步骤(6)(7)(8)(9)重新计算。
采用效能-传热单元数法时,换热器校核计算的步骤如下:
(1)根据给定工艺流体的流量、进口温度、物性及要达到的出口温度计算所需传热量;
(2)选定二次流体及其进口温度,按热平衡关系算出其出口温度及流量;
(3)根据工艺流体和二次流体的流量、物性和已知的换热器结构尺寸算出两侧流体的流速、表面传热系数和传热系数;
(4)计算NTU及R值;
(5)根据换热器型式,并按对应的图线(或公式)确定E值;
(6)由E定义式求得一种流体出口温度;
(7)根据热平衡关系式确定传热量及另一种流体的出口温度;
(8)核算两侧流体的阻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传热和流动理论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在换热器的设计领域开始推行优化设计。一些先进的优化方法也不断地被引入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中,如模糊优化设计方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换热器网络优化等。此外换热器虚拟工程放大技术也得到很大的发展。限于篇幅,本节只介绍换热器网络分析中的夹点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