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引水工程可供水量的计算方法

引水工程可供水量的计算方法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水工程可供水量系指通过引水工程直接从江河、湖泊中自流引用的水量;提水工程可供水量则指通过动力机械设备提取的水量。

引水工程可供水量的计算方法

引水工程可供水量系指通过引水工程直接从江河、湖泊中自流引用的水量;提水工程可供水量则指通过动力机械设备提取的水量。

1.引水、提水工程供水能力的估算

如分区单元内有多处引水、提水工程时,可相加后视作一处考虑,计算公式为:

式中 W工程——引水、提水工程供水能力,m3

Q引,提——引水、提水流量,m3/s;

T——一个月内引水、提水时间,d;

t——1d内引水、提水时间,s,引水取86400s,提水工程1d开机时间一般为15~22h,取开机时间相应的秒数。

将式(11-4)求得的工程供水能力作为最大灌溉用水月份的供水能力。灌溉期其他月份的供水能力应根据灌溉用水月分配的比例缩小,这样求得的工程供水能力可以近似地反映灌溉用水过程的变化。

2.引水、提水工程可供水量的估算

引水、提水工程可供水量及供水过程,需要通过来水、引提水工程供水能力和用水量三者相互比较来确定。现结合实例说明。

【例11-1】某区域分上、下游两个单元,如图11-1所示,求各单元及全区引水、提水工程在频率P=95%时的可供水量。

图11-1 单元分区划分示意图

A1,A2—上、下单元水库控制区;B1,B2—上、下单元无控制区间

解 计算过程见表11-1,各栏数值说明如下。

(1)单元来水量计算。本区域由A、B两个控制区分成上、下游两个单元,每个单元中均有部分水库控制区(阴影面积)。在扣除本单元内的水库控制面积后,剩下的区间面积上相应的来水量为区间水量(见表11-1中第①、②、③栏)。区间水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表11-1 某区域引水、提水工程可供水量计算表(P=75%)(万m3)(www.daowen.com)

W区间=W天然-W库灌-W库损+W回归

式中 W区间——控制站以上扣除水库面积的区间来水量,万m3

W天然——控制站以上的天然径流量,万m3

W库灌——水库灌溉用水量,万m3

W库损——水库损失水量,万m3

W回归——水库灌溉用水的回归水量,万m3

本单元区间水量减去实际供水量再加上本区间引水、提水工程的回归水量则为下泄水量。上游单元的下泄水量应加入河下游单元的区间水量中,并供下游单元利用(第⑩栏)。逐段往下游计算,区域出口的出境水量(即表中第㉒栏汇总单元的下泄水量)为最下游单元的下泄水量。

(2)工程供水能力计算。设上游单元各工程总引水流量为23.0m3/s,总提水流量为2.43m3/s,合计为25.4m3/s。由式(11-4)计算上游单元5月份最大灌溉用水的工程供水能力为6811万m3(近似取t为24h),6月、7月、8月份的工程供水能力,按已知的用水(第③栏)比例缩小,填入表中第②栏。下游单元工程供水能力计算类似(本例上、下游单元用水比例十分接近,故下游单元用水比例直接采用上游单元用水比例;如上、下游单元用水比例不一致,应用各自的用水比例)。

(3)可供水量与实际供水量计算。灌溉期各月的区间来水量与工程供水能力比较,取两者中的较小值作为可供水量;而可供水量与用水量比较,取两者的较小值作为实际供水量。

3.区域汇总可供水量的计算

全区域汇总时,区间水量、工程供水能力、用水量及实际供水量等项均为上、下游两单元相应项之和。

上、下游两单元的可供水量可能重复利用,因此全区域的可供水量不能简单地由上、下游单元可供水量相加求得,而应按下式判别后取用。

式中 W区间、W回归、W可供——分别为区间来水量、回归水量和可供水量,脚注表示上、下游单元;

W可供,总——全区域的可供水量。

对于表11-1,8月份A=9151+6185+557=15913(万m3),B=2929+2769=5698(万m3),B<A,则W可供,总=5698(万m3),即等于上、下游两单元可供水量之和。5月份A=7500+2485+577=10562(万m3),B=6811+4160=10971(万m3),B>A,则W可供,总=10562(万m3),即下游单元可供水量重复利用了一部分上游单元的可供水量,重复利用水量为10971-10562=409(万m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