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时所形成的大量地面径流迅速汇入河流,使河流中流量激增,水位猛涨,这便形成了洪水。流域上每发生一次洪水,在水文站测流断面上就可测到一条相应的洪水流量过程线。当河槽的洪水流量超过某一河段的河槽宣泄能力(即安全泄量)时就会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损失。减少洪水威胁或根治洪灾,主要措施有两类。
(1)工程措施。采用一系列水利工程来防止或减轻洪灾损失,常见的工程措施有堤防、河道整治、水库、分洪滞洪区等。
(2)非工程措施。指防洪工程以外的各种防止和减轻洪灾损失的措施。由于我国洪水具有峰高量大以及突发性强等特点,要求通过防洪工程完全避免洪水灾害不仅不经济,而且有些工程不具备技术条件。所以在采用工程措施的同时,还要采用各种可能的非工程防洪措施。例如,制定防洪法律法规、开展洪水保险、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和防洪信息管理系统等。
为了解决一个地区或流域的防洪问题,需要作全流域的防洪规划,包括选定各种工程或非工程措施的布设方案以及每项防洪工程的规模尺寸,为此,在规划设计和运用管理这些措施时就会遇到一些水文问题。如流域有关断面将来可能会出现多大的洪水,可能的洪水遭遇组合情况怎样,洪泛区不同高程地段受淹没的风险是多少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分析当地的洪水特性,对流域有关断面的洪水情况进行预估。(www.daowen.com)
因此,总的来说,设计洪水计算的目的是通过对暴雨、洪水等资料的分析,寻求它们的规律,从而对未来长时期内的洪水情势作出切实可靠的预估,推求出在设计地点将来可能出现的符合设计标准的洪水,为水利水电部门以及其他如铁路、公路、桥涵、港口、城市等防洪措施的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水文依据。
对于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洪问题,可分作两类。一类是水库下游地区的防洪问题。一般要求水库的最大下泄流量不能超过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否则下游将发生洪灾。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水库的防洪高水位、防洪库容、溢洪道尺寸等。另一类是水库本身安全的防洪问题。水库建成后一方面为下游地区的防洪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本身却直接承受着洪水的威胁。因此为考虑自身的安全,也要进行防洪计算,以确定水库的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调洪库容和坝高等。两类防洪问题中设计洪水的计算实质上是相同的,只是洪水的标准不同而已。显然,后者的标准要高于前者(若是水库不能确保本身安全,将给下游带来更大的灾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