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折叠
锻件一部分表面金属折入锻件内部,使金属形成重叠层缺陷,称为折叠。
折叠是金属在锻造过程中,变形流动金属与已氧化的金属汇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通常是由于材料表面在前一道工序中产生有突出尖角、耳子或凹陷(皮下气孔、擦伤、刮伤等),在随后的锻造中被压入金属基体所致。锻造时产生的尖角、耳子一般均较薄,冷却速度比基体快,易氧化而形成一层氧化皮,因而不能再与基体金属互相焊合而产生折叠。在锻件的截面突变处、枝杈结构处,由于金属的多向流动易于形成折叠。
形成折叠的主要原因有:铸锭或坯料表面存在缺陷(疤痕和不平整、粗大的刮伤、轧辊表面有磨损或剥落;模具表面缺陷);锻造前金属加热不良;锻模、轧槽设计不合理;锻造工艺或操作不当;冷拔工艺不当等。
锻件表面上存在的折叠,在很多情况下与裂纹等缺陷难以区别。因此,正确地判断与区分这些缺陷的性质,对失效件的分析和以后采取相应的工艺和措施以防止其产生,是极其重要的。
折叠从表面开始,其高倍特征是开口较大,两侧较平滑,有程度不同的氧化脱碳现象,尾端圆秃,内存氧化物夹杂,一般与金属表面呈锐角,或与金属流线方向一致。
对有色金属型材上的折叠进行微观分析时,在折叠缝内及其两侧,通常见不到氧化物夹杂,两侧无脱碳组织。这些缺陷的性质可借助于截面上金属纤维的分布情况来进行判断。
2.分层
锻件金属局部不连续而分隔为两层或多层称为分层。
该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金属中存在未焊合的裂纹、非金属夹杂物、缩孔、气孔等缺陷,在锻造后使金属局部不连续而分隔为两层或多层。
3.锻入的氧化皮
一般情况下,金属表面极易氧化,尤其在锻造加热过程中,极易形成表面氧化皮,如Fe、Si和Mn的氧化物,铝合金则形成Al2O3氧化膜。这些氧化皮(氧化膜)是在合金熔炼、浇注或锻造加热工序中形成的,并且在锻压之前或之中都不能消除。它的作用如同非金属夹杂物。其显微特征为沿金属流线呈点状或线状(条状)分布。
4.流线不顺
锻件流线不沿零件主要轮廓外形分布,严重时会形成涡流流线、穿流流线或紊流流线。
1)涡流流线呈漩涡状或树木年轮状。
2)穿流流线是指在锻件肋条或凸台根部被穿断的流线。
3)紊流流线是指呈不规则而紊乱的流线。
5.裂纹(www.daowen.com)
锻件的裂纹有:内部纵向裂纹、内部横向裂纹和龟裂等。
1)内部纵向裂纹在锻坯横断面上呈十字形(所以也称为十字裂纹)或条状,有的裂纹甚至穿透锻坯中心延伸至表面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有的裂纹没有暴露在锻坯端部,因此不与大气相通,开裂面未被氧化。由于在锻造过程中开裂面之间存在摩擦,当剖开时可以观察到开裂面有磨光和发亮的情况。
内部纵向裂纹产生的原因是锻造温度低,锻坯拔长时,沿着切应力最大的对角线上产生了交变应力。当锻坯中保留着粗大柱状晶时易导致裂纹形成。高速钢由于内部组织中存在着莱氏体共晶、网状及块状碳化物或疏松等缺陷,在锻造过程中易出现此种裂纹。
2)内部横向裂纹主要位于锻坯中心部位,裂纹断面呈粗糙状,属沿晶断裂性质。
内部横向裂纹产生的原因是毛坯在加热或锻造过程中,由于加热不均或工艺参数不当,其表层金属的变形(如伸长)大于心部金属的变形,而导致心部受到了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材料自身的抗拉强度时,心部将出现横向裂纹。
3)龟裂是指锻件表面呈龟壳网络状的裂纹,也称网状裂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热、过烧、渗硫、渗铜等。
锻件加热温度过高,引起晶粒粗大或过烧,氧沿晶渗入生成氧化物,削弱了晶粒间结合力,降低了塑性,或热疲劳使锻件局部强度降低,应力增大,以致在锻造加工时沿晶界出现表面龟裂。
钢材或燃料中含硫量过高,引起晶界渗硫,在晶界上形成低熔点的FeS和Fe的共晶体。其共晶温度为985℃,在正常的锻造温度(1100~1200℃)下,晶界即被熔化,经锻造后形成龟裂(称为热脆)。
镍及其合金在煤气炉中加热时,由于炉内气氛含有硫,硫会扩散到金属中,与镍形成低熔点共晶体(Ni+Ni3S2)。其熔点为645℃,主要分布于晶界,造成镍及其合金的热脆性,锻轧时容易开裂。
锻件含铜量过高[w(Cu)>0.2%],并在氧化气氛中加热,在钢的表面氧化皮下,富集一层熔点低于1100℃的富铜合金,在锻造加热温度下即熔化,并浸蚀表面层的晶界,锻造时形成龟裂(称为铜脆)。在加热炉中含有残存的铜杂质时,也会因熔融的铜沿晶界渗入而引起龟裂。
6.过热与过烧
锻件加热温度超过始锻温度,或在高温下长时间保温,致使奥氏体晶粒迅速长大,或终锻温度过高而剩余变形量(剩余锻造比)又小,这时高温引起的晶粒长大,不能由剩余变形量对晶粒的破碎作用所抵消,因而形成粗晶粒组织的现象,称为过热。过热钢锻件的断面粗糙灰暗,属沿晶断裂。
锻件加热温度接近熔点温度,或长时间在氧化性气氛的高温炉中保温,不仅使奥氏体晶粒极为粗大,而且炉中的氧以原子形式渗入晶界处,使Fe、S等元素氧化,形成低熔点的氧化物或共晶体,造成晶界早期熔化,破坏了晶粒间的联系,这种现象称为过烧。过烧的钢锻件在锻造时一触即裂,裂口宽大,裂纹沿晶扩展,两侧严重氧化脱碳,沿晶界形成网状氧化物夹杂及脱碳组织。
7.脱碳与增碳
锻件在加热过程中,其表层的钢与介质中的O2、CO2、H2O等发生反应,引起表面碳含量减少或完全失去的现象称为脱碳。
碳含量较低的锻件,在加热过程中引起表层碳含量增加的现象称为增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