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的内部组织缺陷
(1)疏松 铸铁或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诸晶枝之间的区域内的熔体最后凝固而收缩以及放出气体,导致产生许多细小孔隙和气体而造成的不致密性称为疏松。
(2)夹渣 夹渣是被固态金属基体所包围着的杂质相或异物颗粒。
(3)偏析 合金金属内各个区域化学成分的不均匀分布称为偏析。
(4)脱碳 钢及铁基合金材料或制件的表层内的碳全部或部分失掉的现象称为脱碳。
2.组织缺陷的检验方法
气泡、裂纹、分层、白点等也是常见的内部组织缺陷。对内部组织(晶粒、组织)及内部组织缺陷的检验方法常用的有:
(1)宏观检验 利用肉眼或10倍以下的低倍放大镜观察金属材料内部组织及缺陷的检验称为宏观检验。常用的方法有断口检验、低倍检验、塔形车削发纹检验及硫印试验等。
1)断口检验:根据材料的断口检查材料在冶炼或加工过程中所引起的缺陷,如气泡、缩孔残留、夹渣、分层、裂纹、粗大晶粒及白点等。
2)低倍检验:将试样进行过酸(或碱)蚀后,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对其表面进行观察。低倍检验主要用来检查组织的偏析、疏松、气泡、裂纹、白点、夹杂、缩孔残留等缺陷。
3)塔形车削发纹检验:为了暴露材料内部的发纹缺陷,把钢材按一定尺寸车削成具有三个阶梯的圆柱形试样,然后用肉眼或10倍以下的放大镜观察试样上的发纹,根据其条数和长度等来评定质量。这种检验方法一般只用于有特殊重要用途的钢材内部缺陷的检验。(www.daowen.com)
4)硫印试验:目的是直接检验硫,间接检验其他元素在钢中的偏析或分布情况。检验方法:将处理好的溴化银相纸与擦拭干净的试样表面紧贴1~2min,定影后观察。
(2)显微检验 显微检验又称为高倍检验,是将制备好的试样,按规定的放大倍数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测定,以检验金属材料的组织及缺陷的检验方法。显微检验一般用于检验夹杂物、晶粒度、脱碳层深度、晶间腐蚀等。
(3)无损检验 无损检验最早是指在不损伤原材料和工件工作状态的前提下进行的有关技术参数的测定,如测温、测压、测流速等。近年来,无损检验已成功地应用到保证产品质量的领域中,使其概念增加了新的内容。目前,无损检验已构成检验技术的一个分支,其内容涉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各项测定,如构件的内压力测定、强度试验、内部缺陷测定等。用于发现原材料和构件内部缺陷的无损检验又称为探伤。无损检验不损害材料,并且检验速度快,对管理部门进行材料缺陷检验来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无损检验包括磁力探伤、荧光探伤和着色探伤等。
磁力探伤也叫磁粉探伤,是用于发现钢铁等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一种探伤方法。磁力探伤是用磁力探伤机来进行的。将材料置于探伤机的强大磁场中使之磁化,然后将氧化铁粉与汽油或酒精混合的悬浊液涂抹在待查材料的表面,这时,由于有缺陷的部位产生局部磁场而形成磁极,因此氧化铁粉被吸引集聚在缺陷部位,通过对氧化铁粉集聚部位和数量的观察(用肉眼或放大镜),即可判明缺陷位置及其严重程度。所以,通过磁力探伤可以发现钢铁等铁磁性材料接近表面的裂纹、夹杂、白点、折叠、缩孔、结疤等缺陷。磁力探伤后的材料中有剩磁,因此必须进行退磁处理。
荧光探伤是一种利用渗透原理进行探伤的方法。将发光物质和荧光粉等与具有很强渗透能力的煤油、变压器油、航空汽油、酒精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涂在被测材料表面上,由于毛细作用荧光液将渗入裂隙中,过一段时间,将表面其余荧光液除去、擦干,再将MgO、MgCO2等显像粉,(作用是增强缺陷部位的发光强度,它具有很强的毛细作用和吸附力,能将渗入缺陷内的荧光液吸至表面)涂于材料表面,最后,将试样拿到暗室中在紫外线照射下观察。渗入缺陷中的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辐射作用下发光(呈黄绿色),缺陷则被发现。
以上两种方法用于无磁性材料如非铁金属、不锈钢、耐热合金表面细小裂纹及松孔的检验。
着色探伤的原理和上述荧光探伤一样,所不同的是使用着色剂而不是用荧光粉,不需要在紫外线照射下观察。
(4)超声波检验 超声波检验是用于检验内部缺陷的无损探伤方法,又称为超声波探伤。它作为低倍组织的预检,已被纳入标准中。超声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直线性传播,但在不同的物质界面上便会出现部分或全部反射。因此,当超声波遇到材料内部的气孔、裂纹、缩孔、夹杂时,在金属的交界面上发生反射。异质界面越大,超声波的反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这样,内部缺陷的部位及大小就可以通过探伤仪荧光屏显的波形反映出来。常用的超声波探伤有X射线和γ射线探伤。
X射线是波长为0.006~1019Å(1Å=0.1nm)的电磁波,能穿透80mm厚的钢件。γ射线的波长比X射线的短,具有更大的穿透能力,可检查厚度为300mm左右的材料。但是,它们对不同物质的穿透能力是不同的。因此,X射线或γ射线穿射被检材料时,若有裂纹、缩孔、夹杂等缺陷,则穿过材料剩余射线的强弱便不相同。让透过的射线在胶片上感光,可得到强弱不同的影像,由此就可观察到内部缺陷的部位、大小和形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