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永登县秦川镇移民村的春天

永登县秦川镇移民村的春天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星村地处永登县秦川镇西南部,马秦公路以南,距秦川镇8公里,是全镇十个纯移民建制村之一。附近的人们根据这个村的移民来自宕昌等18个县的特点,就叫它为“十八县”。日光温室1996年移民当初,红星村居民虽然来自18个县,但总共才有150多户人家。红星村的许多人,刚到秦王川,还弄不清砂地是怎么回事,以为来到了戈壁滩。那时正值春天,秦王川的大风吹得人心烦。红星村村委会的老主任左军每提及往事,心情总显得十分沉重。

永登县秦川镇移民村的春天

一幢幢小楼亭亭玉立,硬化的街道清扫得干干净净。路边的树木伸展了枝叶,一溜溜太阳路灯给村里平添了一份现代气息。老人们坐着小凳子悠闲地晒着太阳,几个小娃们围着爷爷奶奶跑来跑去——这就是笔者在初夏时节所看到的移民村的情景。

这个移民村就是秦川镇红星村。

红星村地处永登县秦川镇西南部,马秦公路以南,距秦川镇8公里,是全镇十个纯移民建制村之一。18年前,也就是这里的移民刚到来的时候,村子很快形成了,但没有名字。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附近的人们根据这个村的移民来自宕昌等18个县的特点,就叫它为“十八县”。后来,引大移民处和县地名办的同志才给它取了个红星村响亮的名字。

日光温室

1996年移民当初,红星村居民虽然来自18个县,但总共才有150多户人家。他们大多来自我省中部地区的安定区、会宁县、通渭县等十八个县份,原来生活在极度干旱的贫困山区。这些被干旱困扰实在无法生活下去的移民,拖儿带女,拉家带口,从大山深处奔出来,他们向往着幸福。千里迢迢来到秦王川。因为那里有一项宏大的引水工程——引大入秦工程在吸引着他们。一想到清溜溜的水、绿油油的庄稼他们就兴奋得睡不着觉。

红星村的许多人,刚到秦王川,还弄不清砂地是怎么回事,以为来到了戈壁滩。在原来的想像中,人们以为只要把地弄平,灌上水就能种庄稼。没有想到还要把一尺多厚的砂起掉,据一些移民讲,当年初来乍到,没有任何农用机械,甚至连一辆架子车都没有。而移民点一般都远离当地村落,既没有亲戚,又没有宽裕的资金,吃住都成了问题。稍有条件的人搭起了窝棚,更多的人把家安到沙坑里。晚上蚊虫叮咬,遇到大风天气,盖在砂坑上的床单席子被风刮跑,人就露天睡到天亮。面对此情此景,许多人心里打起了退堂鼓。那时正值春天,秦王川的大风吹得人心烦。人们整天起砂平地,好多人由于水土不服拉肚子,嘴唇上结起血痂痂。结果有几户人家就不辞而别,撤回老家。刚叫顺的十八县村名一下子不属实了,剩下了十四个县的移民。

但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这些移民,永登县政府、县引大指挥部、秦川乡政府各级领导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困难,给他们规划土地,划拨宅基地。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学校也同时动工修建;为了尽快的和周围村镇连接起来,镇上派推土机在县引大指挥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疏通道路;为了让移民点的群众尽快地通上电,永登县农电部门加班加点,很快将电线架到村口。每户仅仅收了30元的电表费,就让全村百姓通了电。

村西边的保家窑村、村东面的胜利村,人们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移民解决困难,特别是移民中的老人小孩暂时被安顿到保家窑和胜利村的人家里。保家窑村党支部书记达培森昼夜不停奔跑忙碌,给移民划地,又忙着给移民拉水,感动的移民们流下了泪水。“若要过幸福,先吃苦中苦”,红星村的老书记李珍这样说,“我们移民点的平田配套工程进展的十分顺利。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后路都没有了,还犹豫什么。我们定西人不怕吃苦,就怕缺水。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秦王川,奔的就是引大入秦工程。没有水,我们迁移来干什么?怕吃苦,我们定西人没有这说法。”(www.daowen.com)

红星村村委会的老主任左军每提及往事,心情总显得十分沉重。他说,刚迁移来的那些日子,实在有些坚持不下去。尽管出发前把困难想得比天还大,但当时的情景还是让他有些出乎意料。娘家在八百里秦川的妻子,她有着和诗歌一般美丽的名字,叫上官茶歌。一踏上秦王川,才知道秦王川和自己的老家八百里秦川名相似而实不相符。那天,她正好遇上沙尘天气,狂风肆虐,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她一脚踩空差一点掉到沙坑里。摔倒在砂坑边上的她,爬起来后心里十分懊丧,说什么也不愿意继续待下去了。她给丈夫撂出两句话:要么离开秦王川,要么分手。左军只好把妻儿老小先送回老家,他则一人在村里蹲了两年,孤军奋战,硬是杀开了一条血路,站稳了脚跟。上官茶歌也回来了,而且她现在已经喜欢上秦王川这个新家:“这里变化很大,虽然还比不上我的老家关中平原,但差距正在缩小。比我掌柜的他们老家要强上百倍!”

水到电通

人常说“故土难离”“破家值万贯”。但移民村里的人们似乎并不认同这个观念,他们更相信“树挪死,人挪活”这个老理。老左从他的两层小二楼把笔者引到庄前屋后的田野,“那里是新区北站,往南是我们村的耕地。现在我们红星村全村有四个村民小组,260户、960人,总耕地面积1200亩(原来1520亩),2013年因新区修建物流园征地320亩。”说到这儿,他又把笔者领到渠西边一大片耕地。那里种着玫瑰、杏树、中药材、苜蓿等经济作物。“现在我们移民的思想观念早发生变化了。”老左笑着说,“原来在老家缺水缺粮把人整怕了,刚来那几年,不是种麦子就是种胡麻,填饱肚子是头等大事,压根就没有想过发展什么经济作物。”

看着满川的庄稼,绿油油的麦子开始拔节起身,金黄色的油菜花散发着喷鼻的芬芳,连笔者都感到分外高兴。这就是当年砂坑遍地、荒草没膝的荒滩吗?“你看!”顺着老左的手势,在不远处竟有一处水塘,在阳光照射下池水粼粼,水塘边有几座温室大棚,有几个人进进出出,显得十分繁忙,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他们将刚采摘下的新鲜蔬菜准备装运出去卖。

眼前的所见所闻,真令人大开眼界,笔者突然想起八年前一件事,经省引大入秦指挥部的引荐,《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曾来到红星村。这些来自首都大媒体的记者实实在在的采访了“十八县”的移民,他们从开始探秘这些操着不同方言,为改变命运而聚到一块的人,到头来又被他们苦干实干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又看着他们被秦王川的狂风吹得黑黝黝的面孔,看着他们略带疲惫的神色,真担忧他们抗不下去。2011年,还是《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当他们再一次踏上这片让他们记忆深刻的土地,眼前的一切令他们甚为震惊:此前的砂坑变成了水塘,林荫下的农家小院安静整洁,人们使用的是干净的自来水,许多农户门前还停着崭新的小轿车。

《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回访当年接待过他们的父老乡亲,幽默地问:“现在你们还后悔吗?”村民们哈哈哈的笑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丁永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