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十古来稀”。作为一个年逾古稀的老引大人,回想自己的人生历程,最大的感慨莫过于在县引大指挥部服务于灌区移民,帮扶他们走向幸福安康新生活的轰轰烈烈的事业。
我的老家在秦王川腹地的西槽乡赖家坡村,对家乡的挚爱使我对秦王川开发和引大工程建设前景充满了憧憬。1983年,我从当时的龙泉寺乡人民武装部调至东山乡人民政府任副乡长,分管计划生育、农业生产与东干渠扩灌、植树造林和农田基本建设。1988年任东山乡党委副书记,1989年当选为东山乡人民政府乡长。1992年,随着引大入秦主体工程即将胜利的脚步声临近,永登县在秦王川掀起了灌区平田配套的高潮,规模空前的万人大会战的主战场在秦川乡、古山乡和西槽乡全面铺开,全县各部门单位和其他乡镇都投工投劳,主动参与到十万亩的平田配套工程建设中。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旌旗猎猎的场面使我深深地感动了。作为灌区内乡(镇)党政机关的领导,激动之余深感责任重大又责无旁贷,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农田基本建设的人民战争之中。
1992年11月,我接到县委的任命通知:将我调至永登县引大平田配套工程建设指挥部移民处工作。和我同时调进的还有秦川乡人民政府的乡长王玉章同志,他任处长,我为副处长。从此,我俩开始了十余年的引大工程移民工作的生涯。
移民工作是永登县引大灌区建设指挥部的一项主要工作。引大入秦工程的效益很大程度上通过迁移贫困地区农户来实现。移民工作无论对县引大灌区建设指挥部的领导还是我和王玉章处长而言,都是一项从未从事过的全新事业。随着引大工程总干渠通水日程的临近和平田配套工程的高强度推进,移民安置工作被省、市、县人民政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同步跟进推动。我俩刚到工作岗位,就在县引大指挥部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夜以继日地干了起来,任务接踵而至,时间紧迫,忙得焦头烂额。县人民政府县长梁增琇在察看调研移民工作时对我说:“老赖啊!我看这移民工作你得干一辈子,你就好好干到退休吧!”当天晚上,我回味着县长的鼓励,一夜未眠,移民安置工作这场硬仗,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一朝一夕完结不了。于是我下了决心,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把自己交给引大,交给充满希望的热土秦王川。
我和妻子商量,决定把家从西槽搬到县城。我们在东关租了两间房子,给三个孩子联系好了学校,就把家务全部交给了妻子,我就打点行囊到移民处办公的地方,一心扑在工作上。
根据永登县人民政府的指示,县引大指挥部移民处加挂了永登县人民政府移民办公室的牌子,灌区内的八个乡(镇)也相继成立了移民工作站,由乡(镇)分管移民工作的副乡(镇)长任站长,同时配备两个办事员。我们的工作很快步入正规,开展起来了。
移民需要土地。县人民政府对此做出了具体规定:灌区内农户按现有人口每人留有2.5亩土地,其余土地作为国有土地供安置移民或引进重大经济开发项目使用。该规定发布以后,移民用的土地就有了着落。但是,一些乡(镇)村社利用本乡(镇)该上交的土地优亲厚友,擅自将自己的亲戚朋友往这些土地上安置。我们发现以后,当即通过县引大指挥部领导向县人民政府作了汇报。县人民政府发出专文,对未经移民部门同意私自安置移民的错误做法提出严厉批评,并要求今后凡是申请前往灌区的移民,一律由县引大移民处统一审批、统一安置。
县上党政领导的支持,给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加快了移民工作的规划和实施的步伐。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的安排,永登县在引大灌区需完成7万移民的安置,其中宕昌、榆中、天祝、东乡等县4万人,永登县内3万人,县内移民涉及东山、树屏和在秦王川地区有插花地的红城、龙泉寺、苦水以及县上西北片贫困乡的村社,而我们移民处只有4个人。于是,白天黑夜连轴转,加班加点工作成了我们的家常饭。我们深入到相关乡(镇)的村社,访问移民对象,和他们了解搬迁的实际困难和生产生活的愿望以及迁驻地的意向,宣传省市县有关移民的政策、措施和办法,有针对性地了解迁前、搬迁和之后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我和同事们都很细致,将相关的问题以及搬迁户的情况详细记录,分门别类归档,及时汇报给指挥部领导和中共永登县委、县人民政府进行协调处理。(www.daowen.com)
规划工作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事情。大到村庄定址的确定及绿化,水、电、路、电话、电视“五通”、支柱产业培育与生产力提升、村级阵地建设、学校、文体活动场所、卫生所布局等,小到农舍与田地间距、农户院落分布、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等,尽量做到群众生产生活就近方便,让大多数新迁来的县内外群众基本满意。由于我们夜以继日的高效工作,全县移民规划做得详实、完备,符合上级政策和接近群众意愿,为以后的移民安置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我的同事张权红曾感嘅地说:“我们简直就是秦王川里的规划师,指点江山,为灌区的蓝图增彩添光,20多个移民村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镶嵌在秦王川大地上,成千上万的移民群众摆脱贫困,走上了幸福的快车道。”
在移民安置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比想像的要复杂得多。按照“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解决温饱”的目标要求,我们抓住土地划拨和家园重建这两个关键环节,配合开展持久的思想教育来推进工作。1995年至2004年,是工作成效最显著的时候,也是困难和矛盾最多的时候。我和同事们几乎没有节假日更没有双休日,住在秦川乡五道岘和西槽乡何家梁两个临时指挥所现场解决问题,随时协调关系,解决矛盾,开上“三马子”奔波于20多个移民点之间,白天一身泥土,晚上一身臭汗,成年累月地实干。
移民有来自外县的,也有县内的。有汉族,也有回、藏、东乡、撒拉等少数民族,但相同的是,他们大多是当地极度贫困的群众,家庭积累薄,运过来的建房木料和物品几乎用不上,吃住都很艰辛。大多数迁来的群众都有“水土不服”的心理障碍和难以融合到当地群众中的思想情绪。这些群众从山区搬迁过来,原来从事的粗放型旱作农业要改变成水浇田的精细作业,种子、化肥、农药要买,水费要交,人工成本大,生产花费多,他们都难以接受,好多人都有回去的想法。我们便挨家挨户地做工作,算账对比看前景,帮他们解决具体困难,能够使他们“稳定”下来。有时我们还要亲手帮助他们平整土地,教他们种水地庄稼。在搞水、电、路、阵地建设等公益事业和划拨分配宅基地等方面,协调难度大,我们就近住在工地上或群众的临时窝棚里做工作,想群众之所急,召集相关部门现场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当地和迁来群众两方面的利益。
我们出于公心的务实工作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理解。特别是河桥镇两村一社(独山、边墙村、菜子山社)移民搬迁和插花地移民(红城、苦水和龙泉寺)安置中,我们顶风冒雪、风餐露宿,咬着牙坚持在工作一线,随叫随到,现场办公调处矛盾,解决问题,和当地老百姓和村社干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做到了当年搬迁、当年入驻、当年生产受益,群众人心安定,把全县的这件大事做得很“漂亮”,移民处受到中共兰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中共永登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表彰。
蔬菜大棚
在县引大移民处的岁月是难忘的,也给我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遗憾。我妻子甘成莲是西槽乡赖家坡村的农民,贤惠而能干,在我的心里她的确是一位坚强负重而善解人意的“无名英雄”。在我投身引大建设移民工作的八年时间里,她用瘦弱的身体,独自撑起家务的重担,抚养教育孩子,照顾内外亲友,没有丝毫的怨言,让我安心无挂碍地工作,令人感动。她患有多种慢性病,冠心病长期折磨着她。对于这样一个病号,应该让她好好休养才对。但是因为我成年累月在外忙碌,让她在家独自一人操劳。病情逐年加重,又没有及时治疗。2004年,她永远离开了我和孩子们。她在世时勤俭持家,有病只能撑着,每天三个孩子的衣食饱暖和功课学业就让她精力透支殆尽。我自己常年在秦王川,忙得“三过家门而不入”,有时路过家里,拿上些换洗的衣服就奔赴工地,去了现场。她和孩子们有个头痛脑热,我几乎就没有过问过,更谈不到照顾。那时候通讯也不方便,我也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孩子们有怨言,妻子就劝说他们要支持我。妻子的去世,给我和我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悲伤。失去爱妻,就像卸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孩子们失去妈妈,形同孤儿。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是咬紧牙关,在引大移民的岗位上和同事们一道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地工作。岁月如梭,光阴荏苒。当我回想起在县引大移民处工作的日日夜夜里,总有一种欣慰在心头萦绕,那就是那些远道迁移而来的父老乡亲们已经摆脱了贫困,焕发了创业致富的热情,充满了对新生活的自信和美好向往,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走向了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
(赖兴存口述 路兴国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