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川乡平田的技术服务体验

秦川乡平田的技术服务体验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挥所的主要职责是为秦川乡起砂平地田间配套工程作规划设计、测量放线、工程预决算及施工技术服务工作。在秦川平田整地前期工作中,我们克服了技术力量不足的弱点,全所技术人员白天测量放线,晚上规划设计搞预算,从未出现过因技术服务方面的问题影响工程进展的现象。要求广大群众认识到引大平田配套工程是秦川人民的翻身工程、脱贫工程、致富工程的重大意义,并广泛地发动群众积极地投入到平田配套之中。

秦川乡平田的技术服务体验

斗农分流

永登县引大指挥部秦川指挥所成立于1995年初,全所共有11名技术人员,当时我为秦川指挥所技术负责人。指挥所的主要职责是为秦川乡起砂平地田间配套工程作规划设计、测量放线、工程预决算及施工技术服务工作。

秦川乡的耕地在引大东二干渠(9~17支)9条支渠控制范围内,全部面积均为旱砂田。县引大指挥部领导白成叮咛说:秦川是一片白纸,希望你能把它规划成一流的灌区。领导的信任和鞭策始终在我心头萦绕,我们按照指挥部规定的四统一(统一指挥,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施工)两为主(起砂以机械为主,渠道施工以专业队为主)的原则开展工作。打破乡、村、社界限,本着支渠已放线的走向及提供的斗口位置和高程来确定斗渠,然后按照地形设计农渠,确定了框架之后再规划条田以及条田的宽度。因为当时没有任何规划图纸和参考资料,干、支渠也处于放线阶段并没有开始施工,提前作起砂平田的规划有很大难度。每到一处放线,我们都要反复多次察看地形,也要反复测量、校对高程。在秦川平田整地前期工作中,我们克服了技术力量不足的弱点,全所技术人员白天测量放线,晚上规划设计搞预算,从未出现过因技术服务方面的问题影响工程进展的现象。同时严格履行施工程序,把好工作环节每一个关口,抱着为人民负责,为工作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以一流工程为目的、为灌区群众服务为宗旨,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体现了引大人的奉献精神。所以秦川的起砂平地规划设计方面得到了市、县领导的赞同和省水电设计部门的好评。

1995年的秦川,引大工程建设热火朝天,干、支、斗、农渠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我们作为田间配套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在每一条支渠放线时都要跟随省水电设计院放线队行动,争取对每一条支渠的走向和斗口位置了如指掌。在甘分干放线时,我们发现小横路段支渠走向在地形的低凹处。我就和秦川所专职副所长童僖副乡长、小横路村书记侯有义三人连夜前往放线队进行协调,说明了渠道走向不合理,并给田间配套特别是条田规划带来的不便,以及有可能出现渠低地高的情况,提出了渠道合理走向的建议。但放线队长不理会我们提出的问题,坚持原来的方案。我就将这一情况反映给到秦川检查工作的指挥部副指挥杨学礼,并带杨学礼同志到现场察看。经过反复观察和测算、反复对比,觉得原走向确实不合理。杨学礼同志当天就赶往兰州,向放线队的领导机关甘肃省水电设计院的领导作了汇报,并在万分之一地形图上标出了新的渠道走向以及条田的规划。设计院的领导看后觉得新的渠道走向合理,责令设计队将小横路段改线。这样既减少了斗渠的引水段,又使渠道处于合理位置,旱地全都变成了水地。这一件事,得到了小横路村民的赞同,村党支部书记老侯说,引大指挥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真是为我们人民群众办事的人。(www.daowen.com)

起砂平田规划设计完成后,紧接着就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及机械进入工地进行起砂,并每月按上、中、下旬上报各村的进度。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积极配合乡指挥所,勤检查,勤督导,当发现源泰、六墩两村进度滞后时,我们就及时向秦川指挥所专职所长、乡党委书记保元德汇报。保元德书记连夜在源泰、六墩召开村、社干部及十户代表动员会议解决问题。要求广大群众认识到引大平田配套工程是秦川人民的翻身工程、脱贫工程、致富工程的重大意义,并广泛地发动群众积极地投入到平田配套之中。紧接着,秦川乡政府牵头召开现场观摩会,让各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提高,及时解决工程进展和质量上存在的问题,调动了群众起砂平田配套的积极性,确保了任务的完成,实现了当年起砂平地配套、当年灌溉的目标。

起砂平田每完成一片后,乡指挥所立即组织人员及时验收。经过验收认为合格后马上安排渠道配套。按照规定,田间配套工程斗渠为防渗衬砌,农渠为建筑物控制(县引大指挥部只提供跌水、管理桥和分水口的材料),渠道为土渠。石门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孝忠经过详细算账对比,认为土渠水流速度慢,渗漏现象特别严重,加之渠道经过原砂坑地段不安全。针对这种状况召开了村、社干部及十户代表会议,讲明了自己的观点,从长远利益着想,提出了自筹资金衬砌渠道的建议。与会人员一致赞同党支部的建议,纷纷表示一定要积极筹措资金衬砌渠道。我将这一情况向指挥部常务副指挥白成作了汇报,白指挥听后非常高兴。因为在全灌区从来没有过群众自愿集资衬砌渠道的先例,当即表态支持村上的意见,安排指挥所做出两种预算方案,一种为全衬砌资金,一种为建筑物控制的资金,两种预算的差额部分为群众自筹资金。这样全村共需筹措资金31万多元,人均需集资200元。为了支持石门沟村群众的积极性,指挥部决定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同时将石门沟村确定为当年的主战场。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石门沟村共衬砌农渠33条,总长度达29100米。确实达到了渠、路、林、田四配套,并得到了市、县领导的好评。经过两年的灌溉运行,同其他村相比,石门沟村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群众降低的水费开支已经和当初自筹衬砌渠道的资金持平。石门沟村的这种做法在引大灌区起砂平田配套建设中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也为后来节水灌溉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赵世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