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王川引水工程:推进节水农业

秦王川引水工程:推进节水农业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4年10月10日,风风雨雨,起起落落,惠及百姓而又浩大艰巨的引大工程建成通水,秦王川饱受干旱之苦的23万农民开始向灌溉要效益。节水灌溉已成为水利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引大节水示范工程是灌区建设面临的崭新课题,对于今后引大灌区乃至全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节水灌溉,意味着农业灌溉从粗放经营管理转向集约经营管理。节水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

秦王川引水工程:推进节水农业

1998年5月30日,引大灌区甘露池2000亩喷灌工程试喷水成功,从天而降的引大圣水,滋润着田野里青青的麦苗。

甘露池村72岁的共产党员甘宗仁老人站在地头说:“这是千秋万代的大好事,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引大工程,我们梦都梦不来。”

广袤而又干旱的秦王川,从(清)光绪三十四年陕甘总督升允委任皋兰籍绅士王树中率员查勘松山草原的黑马圈河,到今日实行节水灌溉,经历了正好九十年的风雨。

节水灌溉是农田灌溉及农业用水发展史上意义深远的一场重大变革,严格一点说,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

1994年10月10日,风风雨雨,起起落落,惠及百姓而又浩大艰巨的引大工程建成通水,秦王川饱受干旱之苦的23万农民开始向灌溉要效益。

传统的农田灌溉都用土渠输水,水的利用系数为0.5左右,有近一半的水在进入田间之前就已损失了。由于采用大水漫灌,进入田间的水又有近一半渗漏、蒸发了,真正被农作物利用的只是灌溉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花很大代价,流汗流血兴建的水利工程没有充分发挥效益。

自流灌区灌水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渠系渗漏严重,灌水定额偏大,亩次灌水超过100立方米以上,水的利用率只有30%~40%。而灌溉水费的低廉,致使农户长期以来根本不把节水放在心上,造成了大水漫灌、串灌等长期落后的灌溉方式,既浪费了水资源,又恶化了生态环境

解决农业干旱缺水问题,除兴修必要的水利工程外,其根本出路在于节水。

近两年,国家计委水利部对节水灌溉工作特别重视,提出国有大中型灌区新改造配套必须以节水为中心。国家计委领导在考察甘肃引大入秦工程时,发现引大工程依然采用传统自流漫灌模式,于是决定将引大工程作为试点,实施节水灌溉,将灌溉面积由原来的80万亩扩大到120万亩。

普及节水灌溉的意义不仅仅是节约灌溉用水和提高作物产量。千百年来,灌溉一般都是挖渠、筑埂,最多用砖石构建简单的建筑物进行。农民用铁锨凭经验灌水,对水的控制能力很低。现代节水灌溉,特别是喷、滴灌技术,大量采用高分子材料,自动控制、计算机数据处理等先进科技和设备,能够科学、有效地控制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水均匀程度等,大大促进了农田水利的科技进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水灌溉已成为水利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节水灌溉的最终目的是以最少的水量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最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节水灌溉是农田水利工作的主阵地,是团结和带领广大农田水利工作者完成新时期历史任务的一面旗帜。

引大节水示范工程是灌区建设面临的崭新课题,对于今后引大灌区乃至全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

该工程按灌区内海拔、土壤、土层厚度等具体情况、新老灌区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先选出四个示范点。总控面积10521亩,选用了4种节水类型10种节水方式以及国内外15个厂家的产品和设备。其中喷灌6678亩,微灌557亩,管灌2643亩,短畦灌643亩,总投资935万元,其中群众自筹135万元。示范区涉及古山、秦川、西槽三乡4个村9个社及省引大、县水电局、县引大指挥部等单位农场106398人,劳力3215个。

为不违农时地抓好这项工作,中共永登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节灌协调领导小组,并在何家梁设立节水灌溉项目现场指挥部,积极主动与省、市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强化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乡镇多次召开乡、村、社干部会议,讲形势、作比较,提高了群众对节灌工程的认识,增强了群众投工投劳和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2月4日,节水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工地,7天时间,就将四个示范点的线路查勘完毕。负责秦川乡石门沟管灌区施工的技术员张友生吃住在农户家,每天要在太阳下晒10个小时,不停地安装管材,手上起了水泡,磨出了厚厚的老茧。(www.daowen.com)

一天,李鸿云处长刚把一车管材押运到张友生工作的地头,天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他俩赶紧就和民工一道搬运管材,等卸完货时,两人已成了“落汤鸡”。雨过天晴,太阳下山,两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住处时,张友生才想起今天孩子满月,他只能在石门沟为儿子遥遥祝福了。为了不影响冬灌,李鸿云向领导立下了“军令状”:不完成任务绝不回家。他没有休息日,家里新分的房子钥匙交到了妻子手里,妻子捎信让他回来安排粉刷装修的事,他只说了声“知道了”,又驻进了石门沟,每天往返十几公里,他没叫过一声累,硬是在冬灌之前将管道安装完备,试水成功。

甘露池喷灌工程是首批节水工程,省、市、县各级领导都很关注。节水技术总设计彭维康几乎天天都在控制中心搞设计,他和江阴化工塑料厂技术员老张一起,白天冒着酷暑设计线路,安装管材,夜晚在村委会简陋的办公室里研究图纸,经过20多个不眠之夜,确保了所有喷灌设备的正常运行。

甘露池村党支部村委会把节灌工程作为翻身工程和致富工程对待,村党支部书记曹发刚主动请缨,率领全体村干部义务挖运了泵站的土方,开挖了最长的一段管沟,以最积极、最吃苦、最能干赢得群众的一致称赞。

县引大指挥部副指挥杨学礼基本上常住在何家梁村的现场指挥部。每天,他都要到四个施工点去走一趟,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一次在甘露池工地因高血压病加重险些晕倒,大家劝他到医院看医生,他吃了几片降压药说:“老毛病,没关系。”工作人员发现,杨副指挥房间的灯,12点前从没熄过。

建成一批工程,致富一方百姓,建立一种机制,培训一支队伍,形成一套成果。引大人,再一次把“爱岗敬业、奉献青春”的引大精神书写在秦王川里。

节水灌溉,意味着农业灌溉从粗放经营管理转向集约经营管理。节水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

土渠输水,地面灌溉,跑冒滴漏严重,几个小时水还进不了地,现在闸一合,水就进地了,缩短了浇地周期,过去二三十天才能浇一遍,现在7天就能轮一回,对电灌工程而言还节省了电费。过去男劳力昼夜在田间沿渠巡视畦口,现在不拘男女都可胜任,甚至可以由喷灌专业队代劳。腾出手来的劳力安心外出经商务工,节水的优势体现为社会效益。

1998年9月,中共甘肃省委主要领导在引大灌区调研时指出,大力推进节水工程,充分发挥引大效益,把灌区建成一个高效益、农村经济发达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区。

引大工程建成后,每年引水4.4亿立方米。如果全部运用节水措施,可灌溉100多万亩土地,每年生产粮食1.44亿千克,经济作物及蔬菜1.93亿千克,果品3600万千克,肉类1300万千克,牛奶670万千克,鸡蛋546万千克,农、林、牧总产值3.84亿元,年净收入2.8亿元,可以安置中部干旱山区贫困移民8万人,同时解决5万人、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中共永登县委主要领导、县人民政府县长苏振祥不止一次地讲过,节水灌溉是解决我县农业干旱缺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灌区的广大群众改变着几千年来的“灌溉是浇地,灌溉要灌足、灌饱”,“天旱不如薅,下雨不如浇”的旧观念、旧习惯,正在向灌溉不是浇地而是浇作物的方向转变,逐步树立灌溉要讲科学、讲节水和科学用水促高产的意识,他们说:“现在农业种子良种化,耕地机械化,肥药化学化,耕地覆膜化,农业再想上台阶,就要靠水利喷灌化。”

引大灌区,将形成高效农业为主的开发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将得到发挥,荒山荒坡的开发,周边环境的绿化使灌区生态良性循环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县引大指挥部正在为灌区的明天勾画着一幅幅绚丽的蓝图:大田喷灌化、果树微灌化、温室大棚滴灌化、输水管道化和衬砌化,天高地远,山川秀美......

这个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墨名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