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精神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引大灌区建设管理工作新局面——杨学礼同志在永登县引大灌区建设20年工作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会议,回顾总结二十年来永登县引大灌区建设成就和经验,展望灌区建设发展新形势,目的是激励建管处干部职工在新形势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为灌区建设做出新贡献。在此,我代表建管处领导班子向长期关心支持灌区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向多年以来为灌区建设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老领导、老同志和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引大入秦工程是国家为改变甘肃中部地区贫困落后面貌,解决群众温饱而投巨资修建的一项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实事,是永登县40多万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希望工程”。引大灌区建设是引大入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效益的关键。
永登县引大灌区建设始于1989年。1992年市上决定将灌区建设任务交由县上完成,同年12月永登县引大灌区建设指挥部成立,拉开了全县引大灌区大规模建设的序幕。工程直接受益乡(镇)12个,另外6个乡(镇)通过移民等方式间接受益,全县所有乡(镇)都投入引大灌区建设。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共永登县委、永登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举全县之力,全力以赴,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热爱引大、关心引大、支持引大、建设引大的行列中。历经20年艰苦不懈的努力,累计完成引大灌区平田配套面积53.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6.5万亩、安置移民4.4万人、新建调蓄水塘1146座,容量348.5万立方米,完成工程建设资金近5亿元。
随着灌区建设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经过引大人20年的不懈努力,引大灌区建设管理工作显现新的局面。灌区水利基础更加夯实,有效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田间工程管理进一步完善,水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水利基础。引大入秦工程的建成和灌区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历史性地改善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历史性地改善了灌区人民生活,历史性地安置了贫困地区移民,历史性地改善了灌区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明显,整个灌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千古荒塬秦王川变成了万顷绿洲和米粮川,为兰州新区开发建设创造了基本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年灌区建设工作回顾
——攻坚克难,平田配套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引大灌区平田配套是发挥引大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所在。1992年底移交县上后,面临着1994年总干渠、东一干渠通水灌溉20万亩的艰巨任务。全县上下全面动员,采取一系列的特殊举措,全力推进。县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和指挥部领导参加的总指挥部,下设一室七组,具体抓好工作的落实。县上还与有任务的乡(镇)和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县级领导分片包乡(镇)完成任务责任制。在有平田配套任务的乡(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指挥的指挥部,层层落实目标,明确职责,开展突击活动。动员灌区广大群众、县直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参战,坚持“两为主,四统一”的工作措施(起砂平地以机械为主,田间配套以专业队为主,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筹资)。灌区广大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积极投身到平田配套工程建设之中。县直各部门、各单位进村入户,帮助村社完成任务,形成全县上下齐动员、男女老少齐参战的轰轰烈烈的大会战动人场面。突击活动高峰期,参战人数日均达8000多人,车辆700台(次),高峰期(1993~1997年)完成平田配套任务31.4万亩,1997年度达到10.5万亩,创造了引大平田最高纪录。截至1999年底,全灌区累计完成平田配套面积42.3万亩,其中旱土地平整7.5万亩,旱砂地平整24.4万亩,老水地复整10.4万亩,田间配套工程完成斗、农渠2868条,长2170.9公里,其中衬砌658.3公里,修建各类建筑物6.92万座。完成土方工程量5726万立方米,砼工程量12.3万立方米,投入机械21.3万台班,劳动工日848万个,累计投入资金0.71亿元,其中国家投入0.36亿元,群众投入0.35亿元。据县统计部门的统计,工程建设使全县水地面积由1992年25万亩(统计数)增加到49.2万亩(统计数),粮食总产量由1.12亿千克增加到1.98亿千克,实现了全县农民人均1亩水浇地目标,为永登县粮食安全和农业增收做出了贡献。
会战场面
——连续作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奋力推进。引大节水灌溉工程是农业灌溉的一场革命,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大工程效益发挥的重要工作。1999年在主灌区实施万亩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工作,2000年开始,在全灌区实施以斗、农渠防渗衬砌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采取平田配套工作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衔接协调和工程项目的争取,积极与省引大和省、市有关部门联系,争取节灌任务,落实配套资金,精心组织安排,现场指挥协调,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施工程序,强化技术服务,落实质量标准,广泛发动群众,全力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截至2006年底,完成节水灌溉面积45.62万亩,其中新增节灌面积11.6万亩,节水改造34.02万亩。新建、改造斗、农渠2888条,总长2041.6公里,其中衬砌1640.7公里,建筑物6.2万座。完成土方工程量243.6万立方米,砼工程量26.2万立方米,投入机械5.3万个台班,劳动工日96万个,累计投入资金0.76亿元,其中国家投入0.55亿元,群众投入0.21亿元。工程建设提高了灌区新平土地灌溉效益和水利用率。据测算,斗、农渠衬砌后,亩节水50~60立方米,全灌区年节水2300万立方米,灌区年节约水费345万元。
——加强协调,移民安置工作稳步推进。移民安置是引大灌区建设的重要工作。按照移民安置与平田配套同步进行的原则,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于1995年全面实施。为了加强对移民安置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移民土地划拨领导小组和移民办公室,由县政府分管领导负总责,县土地局、民政局、县引大、教育局、公安局、广电局、计生局等部门和灌区有关乡镇分工负责,统一规划,统一安置,深入动员教育,实行边迁入、边接收移交的措施办法,齐抓共建,并动员社会各界大力相助。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累计建设移民点65个,新建和扩建中、小学36所,安置县内外移民11214户43838人,划拨耕地87674亩、宅基地和公用地11214亩,累计投入各类资金0.43亿元。引大灌区移民为贫困山区群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基本实现了“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到四年解决温饱”的目标,同时也减轻了移出地的人口压力。永登县西北部贫困地区移民后,人口总数比原先减少34%,人均耕地由4.2亩增加到5.8亩,人均社会占有粮超过千斤,群众的温饱得到了稳定的解决。
协调推进
——改革创新,水塘调蓄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利用引大秦王川灌区原有砂坑改建调蓄水塘是引大灌区建设的一大创举,是促进灌区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发挥引大效益的重要举措。工程项目于2007年开工建设,2009~2011年被列为中央财政小型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突出重点、规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及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示范带动、社会参与、共同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充分发挥群众建设水塘的主体作用,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全力以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调蓄水塘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设水塘1146座,蓄水容量348.5万立方米,年调蓄容量可达到600万立方米,完成工程总投资0.6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0.47亿元,群众自筹0.22亿元,蓄水容量相当于新建了四个尖山庙水库,水面面积达2170.5亩,可解决1.5万亩设施农业、3万亩露地蔬菜和经济作物补充灌溉。通过多年的水塘建设,已探索出“水塘(多座相串联)+泵站+管道+滴灌”集中联片供水和“水塘+水泵机组+软管”分散供水节灌模式。“引大灌区小型水利调蓄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获2012年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初步缓解了引大灌区季节性供水与灌区高效农业常年需水的矛盾,为灌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不断探索,田间工程管理工作有了新起色。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和“建管并重”的指导思想,我们不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以完善县乡田间工程管理体系为抓手,加快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逐步建立用水户自主管理的田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全灌区拟建农民用水户协会79个,现已组建协会47个,用水小组215个,用水户21420个,91836人,涉及灌溉面积22.3万亩,使田间工程管理工作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同时发动群众多方争取资金,对影响灌溉渠道、建筑物进行维修,灌水难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永登县引大灌区实灌面积已达35万亩,为灌区灌溉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千方百计,全面完成县上安排的项目建设任务。在抓好引大灌区主要目标任务的同时,我们按照县上安排,积极参与县上项目建设工作,先后完成了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永登县2000年上水工程建设任务、兰州市耕地占补平衡永登大同土地开发项目、河桥碳化硅新建项目场平、中川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吉利汽车场地平整、红玉村搬迁宅基地平整、排洪沟改建、大得利制药厂西片场地平整工程、兰州新区2011年生态水利等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6亿元,为灌区绿化工程建设、东山丘陵区削山造地以及兰州新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统筹兼顾,抓好队伍建设。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抓好灌区建设的同时,抓好党建、精神文明和队伍建设,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二十年来,县引大指挥部(建管处)党组织先后发展党员40多名。培养农民技术员90名,农民推土机驾驶员400多名。目前,建管处现有党员47名,其中在职34名,占职工总数的48%,具备高级职称人员7名,中级职称15名,初级职称8名,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42%,为灌区建设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十年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领导重视是关键。引大灌区建设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群众性、政策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工作,搞好搞不好的关键在领导。引大灌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通力协作,县上每年都把引大灌区建设作为全县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组织开展突击活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开展督查、总结、评比和表彰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开展,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www.daowen.com)
发动群众是基础。引大灌区建设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发动灌区群众投身工程建设是完成任务的基础。在灌区建设中,中共永登县委、永登县人民政府把广泛宣传和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及筹资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包户包任务的责任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平田配套、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主灌区群众普遍放弃一茬农田耕种,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常年投入平田配套工程建设。由于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保证了灌区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
资金筹措是保障。引大灌区建设为“民办公助”工程,国家只提供材料补助,起砂、平田大量土砂方工程量需群众投工投劳和筹资完成。主灌区群众人均投入起砂、平田、配套建设资金在650元左右,户均在2000元~3000元。引大灌区平田配套、节水灌溉、水塘调蓄三项工程,灌区群众共筹措资金近1亿元。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县上领导“跑部进厅”,争取了国家农业部和省、市专项资金580万元,县上投入700万元,县直各部门、有移民任务的乡镇投入资金约500万元,有力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精细平整
技术服务是前提。引大灌区建设任务量大面广,指挥部主要承担测量放线、技术指导、机械平田、预制件生产供应和验收兑现资金等技术服务工作,面对全县突击活动的形势要求,指挥部领导全部靠前指挥,在主灌区设立现场指挥部,在有任务的乡镇设立指挥所,实行技术人员包村、包渠道责任制,制定起砂、平田、配套、节灌、水塘施工等一系列施工程序、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全面推行合同管理制度。各项工程建设都与村社签订施工合同,保证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按技术要求和施工程序开展。强化督导检查,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奋力开创引大灌区建设管理工作新局面
回顾二十年来引大灌区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灌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和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全体引大建设者一代接一代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和扎实工作的结果,是他们的辛勤工作为引大灌区今天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回顾和总结二十年来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灌区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东山丘陵区田间工程设施配套标准低,大部分斗、农渠未衬砌,灌水困难;二是引大灌区水资源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利用,工程效益未得到全面发挥;三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力度不大,田间工程管理责权不明晰,管理运行不规范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四是引大主灌区秦川、中川两镇由兰州新区托管,永登县引大建管处工作范围受到限制,给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和改进。
水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民生、惠及子孙的伟业。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加快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管理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2011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要求“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对农田水利的补助资金逐年加大。从国家政策走向来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是国家今后一个时期投资的重点。水利事业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机遇难得,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振奋精神,勇敢地承担起灌区建设发展的重担,团结一致,知难而进,顺势而上,扎实苦干,全力以赴投身到引大灌区建设管理各项工作中去。以“建一流工程、创一流效益、建一流队伍”为目标,以服务灌区群众为宗旨,以加快灌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以加强工程管理和小水改革为手段,以灌区挖潜和高效节灌为抓手,全力推进灌区建设管理工作。
第一,充分发挥引大工程效益,努力增加灌溉面积。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引大入秦工程供水结构调整方案,永登县庄浪河沿岸和东山丘陵区尚有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另外在引大总干渠原规划七山支渠、民乐支渠,总干渠留有水资源。因此,我们要抢抓永登县被列为甘肃省六盘山集中联片特困地区的条件,力争通过5~10年努力,在引大灌区新发展5万亩灌溉面积,保障永登县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第二,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努力发展高效节灌面积。2012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甘肃省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实施方案》,项目范围涉及河西走廊5市和沿黄地区的兰州、白银2市13个县(区),项目总投资91.7亿元,共发展灌溉面积727万亩。其中兰州市85万亩。项目实施为永登县引大灌区开展节灌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因此建管处和灌区有关乡(镇)要抢抓机遇,积极动员灌区群众发展高效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争3~5年内在庄浪河沿岸、东山丘陵区发展4万~6万亩高效节灌面积。要及早着手编制引大灌区东山丘陵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方案,从根本上改变引大东山丘陵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
第三,改革创新,努力探索适应永登县引大灌区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2011年,举国上下把“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制、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作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重要任务和措施。水利部将甘肃省列为全国加快水利改革省级试点,这为我们加快灌区管理改革创造了良好机遇。我们要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引大灌区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新办法,理顺管理体制,探索以渠系为单位建立农民用水协会措施办法,大胆试、大胆改,努力创出一条适应引大灌区田间工程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第四,抓好项目建设。引大灌区发展主要靠项目来支撑。我们要抢抓中央、省、市加大水利投资机遇,积极做好项目衔接争取工作。要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严格落实项目建设“四项制度”改革,努力打造精品项目,创建一流工程。
第五,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技术精良、作风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必须做好强基固本工作,要加强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奉献意识,使广大干部职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投身到灌区建设与发展事业。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探索水利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新举措,建立完善各项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形成靠制度约束,努力做到“职能明确、队伍精干、工作到位”,全面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素质,为新时期灌区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永登建设“陇上强县”、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稳步推进灌区发展的重要一年。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县委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中央加快农业和水利改革发展带来的转型跨越新机遇,紧密结合省、市、县水利“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和“永不停步,敢于攀登”的永登时代精神,继续发扬老领导、老同志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引大灌区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奋力开创引大灌区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陇上强县”和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最后祝各位领导、同志们身体健康,新年快乐,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12年12月2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