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的需求心理分析,很早就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比如,恩格斯在谈到消费问题时,把人的需要依次划分为生存、享受、发展和表现的需要四个层次。而日本学者宇野把人的生活需要,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以生活需要为中心,重点是实现对衣食住的满足;其次是以舒适为中心,重点追求生活质量;最后是追求精神生活。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著名的心理需求层次论。他将人的心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指对空气、水、食物和性等维持生存的需求;(2)安生需要:指希望受到保护免于灾害的需求;(3)归属的需要:指有人接纳,被爱护、关注和鼓励等;(4)自尊需要:指对于地位、声望、荣誉、支配、公认等欲望;(5)自我实现需求:指个人能够按照理想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他还明确提出认知和理解、审美两种需求,因为这两种需求相互之间有交集,以及从自尊和自我实现里很难剥离,就没有提出作为单独的层级。但一般学者认为可以构成介于自尊需要和自我需求之间的需求层级。马斯洛认为各层需求之间有一定的顺序,即只有低一层需求获得一定的满足之后,高一层的需求才会产生。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dher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将人的需求分为三种:(1)生存(Existence)需要,指可以理解为马斯洛的生理和安全层面的需要;(2)关系(Relatedness)需要,指发展人机关系的需要;(3)成长(Growth)需要,指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一理论也被称为ERG理论。该理念的核心在于提出了“受挫-回归”思想,即一个人在某一高层次需求受挫时,就会在某一较低层次增加需求以作为心理补偿,而且人的多种需求可以同时作为激励因素而起作用。ERG理论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揭示出人们内心对高层次需求的渴望,“受挫-回归”也表明人们理性地追求着高层次的需求。
不仅人们对生存发展有心理需求层次,而且对于产品设计创新消费者也有心理需求层次。日本狩野纪昭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KANO模型,将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分为三种类型:基本型、期望型和兴奋型。基本型需求是指产品在消费者的认知经验中必须拥有的属性或功能,没有这些属性或功能意味着产品存在缺陷或者设计落后;期望型需求是指产品在基本属性或功能的基础上消费者期望获得的属性,比如更具审美性和拥有更多功能;兴奋型需求则是指产品的某些功能或属性超乎消费者的想象,而且让消费者非常满意。一般来讲三种消费类型中后者比前者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三者的内涵会发生改变,原来令人兴奋的属性或功能会变为一般期望的属性,而期望的属性或功能会降为基本要求。在KANO理论基础上有学者将用户需求分为保健性需求、中性需求和激励性需求。
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和ERG理论揭示了人们在不同条件和环境下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虽然高层需求(包括审美)是人们期望得到的,但是人们会在理性中追求更多的幸福。KANO理论则进一步告诉我们消费者对产品的心理需求也分层次。产品设计创新需要在保证基本功能和属性的情况下,努力满足消费者更多的期望,给消费者带来令人愉悦的惊喜。两种心理需求层次理论给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至少有两点启发:(www.daowen.com)
1.在进行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时务必注意产品设计对象的消费层次,即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在实用性、美学性和成本之间衡量产品设计创新中美学价值的高低。
2.在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中必须确保人们一贯认知的外观造型的审美性,这是目前人们对产品审美属性的基本认知。只有在保证外观造型的审美性基础上,才能谋求产品美学价值更大的创新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