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呈现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未来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标准化与独特性相统一等六大特征。
(一)实用性与艺术性统一
一般来说,工业产品设计分为物质实用和精神审美两大功能。产品设计不同于艺术设计的关键是产品设计是为了满足某种实用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但实用目的的满足不是产品的全部。国内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很早就提出产品不仅要追求功能美,也要追求工艺美,要从产品本身的功能定位、结构形式来平衡功能与审美,重视材质美和结构,功能性与艺术性不可偏废。[15]功利性特征是商品审美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没有功利性商品审美也就无从谈起。[16]除非是纯粹的工艺品,一般工业产品的美学价值不是独立的,这也就决定了一般产品的设计创新必须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至于实用性多还是艺术性多,这就需要看产品的类别、针对的人群以及使用环境等条件来定。产品美学价值设计创新既是一项科学活动也是一项艺术活动。
(二)主观性与客观性统一
产品美学价值的创造需要充分发挥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设计者是在一定目的驱使下针对某种社会需求进行的创新活动,个人的审美观念、创新能力、创造手法直接影响产品美学效果和社会价值,这也是许多企业或组织愿意花大量的资金聘请知名设计师的原因。设计创新毕竟不是纯艺术创作,任何创造活动也必然会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比如文化观念、资源条件、资金设备投入状况等,因此设计师被认为是“戴着镣铐的舞者”,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必须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三)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
一般设计创新的主体是设计师个体或者团队,而设计创新的客体——产品,则是面向社会大众。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是相对个体化的设计师创造出满足社会消费需求价值的过程。为了尽量满足大多数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设计创新往往需要设计研究。设计师或企业不能把目标对象包含的所有人群进行研究,而是通过抽样调查等方式了解目标群体整体情况。人物模型设计和目标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就是为了适应设计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设计创新要求。为了将两者结合起来,一般选择的个体对象要非常具有代表性,同时在设计创新过程中注重用户参与、头脑风暴等形式,以及大数据的分析。
(四)未来性与现实性统一(www.daowen.com)
设计创新不是机械复制和一般脑力劳动,它的创新性更需要体现社会发展趋势,甚至引领社会创新潮流。时尚设计就是通过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引领社会潮流,不断创造新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关注的焦点正在由关注产品本身向关注产品背后蕴涵的人与事,产品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方向发展(如图2-3)。未来的生活永远是人们期待的,许多消费者也许对未来的生活有一定的构想,但是由于审美经验和设计知识的局限,很难设想和创造出自己未来真正需要的产品,而这正是设计师需要发挥价值的地方。因此,把握当下,解决消费者现实需要是设计师的职责,憧憬未来,为消费者设计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更是设计师的天职。
图2-3 设计的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在开发和设计具有前沿引领性的产品时,一些创新型公司是很少做用户调查的。比如,苹果公司就是一家几乎不专门做用户调查的大型公司。他们虽然不做问卷调查,但产品设计绝不是闭门造车。如何以专业眼光透过表面消费需求洞察潜在趋势才是设计创新的优势所在。所以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就是设计创新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对趋势的预测将引导公司的设计走向和产品创新重点。重视创新的企业对未来五年至十年的社会发展都会有自己的预测,无论是三星还是苹果公司每一次产品创新都对消费趋势有预测。苹果2007年推出的iPhone就被乔布斯定义为引领创新至少五年的产品。
(五)标准化与独特性统一
工业产品设计一旦落实到生产,就不得不考虑标准化,这也是工业产品与手工艺产品的最大区别。美国数学家G.D.伯克霍夫在1932年就提出了审美度的概念,他将审美度(M)定义为秩序(O)与复杂性(C)之商:M=O/C。秩序利于人们识别,产品越是含有秩序就越容易引起使用者或观者的愉悦。产品设计风格从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简洁,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不是一般重复性劳动,每个新方案的设计最大的忌讳是重复。因此,在标准生产要求与设计创新之间,就需要找到合理平衡。正是因为这样,虽然设计和新的设计方法会减少设计创新的劳动时间,但与一般生产制造相比,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活动的学习曲线[17]不会很明显,见图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