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状
设备可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效益,如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原材料消耗、充分利用生产资源及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等,从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设备运行过程中也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1)购置费用越来越大 由于现代设备技术先进、结构复杂、设计和制造费用昂贵,大型、精密设备的价格一般都达数十万元之多,高级的进口设备价格更加昂贵,有的高达数百万美元。在现代企业里设备投资一般要占固定资产总额的40%~75%。
(2)正常运转成本日益增大 现代设备的能源、资源消耗很大,运行费用也高,同时设备维护保养、检查修理费用也十分可观,如我国制造企业的维修费一般占生产成本的8%~15%。
(3)故障停机造成损失巨大 由于现代设备的工作容量大、生产效率高、作业连续性强,一旦发生故障停机造成生产中断,就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如鞍山钢铁集团某公司的半连续热轧板厂,停产一天损失利润80万元;北京某石化公司乙烯设备停产一天,产值损失400万元。
(4)事故带来严重后果 设备往往是在高速、高负荷、高温、高压状态下运行,其承载的压力大,磨损、腐蚀也会大大增加。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5)设备工程社会化协作发展迅猛 设备从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使用、维修、改造、报废,各个环节往往要涉及不同行业的许多单位、企业,同时改善设备性能、提高人员素质、优化设备效能、发挥设备投资效益,不仅需要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而且也需要社会上有关行业、企业的协作配合,所以设备工程已经成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2.设备工程在企业中的地位
设备工程在企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中的计划、质量、生产、技术、物资、能源和财务管理,都与设备管理有着紧密的关联。
(1)工业生产运行的必备条件 一船设备占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60%以上,也是工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受员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影响,而且所使用的工具、设备的完善程度和设备技术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
(2)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随着生产的现代化发展,企业用在设备方面的费用(如能源费、维修费、固定资产占用费等)越来越多,搞好设备的经济管理,提高设备技术水平和利用率,对降低成本意义重大。另外,设备的技术状态也影响企业的能耗和有害物的排放、停产损失、产品质量、原材料消耗、产品工时消耗等,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有力保证。
(3)对技术进步、工业现代化起促进作用 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是劳动手段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往往迅速地应用在设备上,所以设备是科学技术的结晶;而新型劳动手段的出现又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新产品的发展都靠设备来保障。为此要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加强在用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力求设备每次修理和更新都使设备在技术上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现代设备管理对促进技术进步、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4)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 设备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产品质量直接受设备精度、性能、可靠性和耐久性的影响,高质量的产品靠高质量的设备来获得。但缺少设备的基础保证往往质量不稳定,并且效率不高。所以搞好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也就是为生产优质产品提供的必要条件。
3.设备工程方针与目标
企业的方针与目标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实行综合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企业领导通过制定的经营方针和奋斗目标,调动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它的要点是以预定方针和最优效果为目标,使企业的各部门、各层次、各项管理工作都围绕着企业方针目标的实现而统筹运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个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企业要实现其生产经营方针,达到品种发展快、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产品成本低、交货及时、服务优良的目标,就应实施方针与目标管理。
(1)制订方针 企业的方针是企业全体职工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的保证。企业方针包括“方针”“目标”和“措施”三个部分,具体如下。
1)方针。它应体现企业的经营目的,既要激励员工的雄心壮志,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2)目标。根据方针的内容、企业的现状或问题点,逐个对应地提出定量的目标与目标值,目标可以用生产计划指标或经营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表示,要突出重点,而不是生产计划指标的罗列。
3)措施。它应包括措施项目、负责实施的责任部门、协同单位和完成时间。措施要根据目标来制定,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制订设备管理方针、目标的实例见表4-6。
表4-6 制订设备管理方针、目标
(续)
(2)目标 企业的管理目标就是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实现规划的战略措施,它们的具体化、数量化就是企业的总目标。把企业的总目标按部门、按层次自上而下逐级加以分解,形成一系列分目标和子目标,层层落实直到个人,这个过程叫作方针目标展开。
建立设备管理目标体系。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物质技术基础,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工作的目标是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企业总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它有自身的具体目标。企业的经营目标可用目标树的形式表示,如图4-11所示。
图4-11 企业经营目标
设备的管理目标,除了保证实现企业不同时期经营总目标对设备管理工作要求的具体目标外,还包括企业设备正常工作的技术经济指标,它是衡量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尺度。某风电企业设备管理目标体系如图4-12所示。
(3)设备主要考核经济指标
1)主要设备完好率:
图4-12 设备管理目标体系
2)设备新度系数:(www.daowen.com)
3)设备故障停机率:
式中,设备故障停机台时包括事故停机台时。
4)设备大修计划完成率:
5)万元产值维修费用:
6)大修理质量返修率(保修期一律按3个月计算):
4.我国设备工程发展趋势
设备工程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设备市场化、服务社会化、技术规范化。
(1)设备市场化设备市场化是指通过建立完善的设备要素市场,为全社会设备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交易场所,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为全社会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运行提供保障,促使设备管理由企业自我服务向市场提供优质服务转化。
培育和规范设备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实现设备管理市场化的前提。根据当前设备市场发展趋势,主要有设备维修和专业修理、设备备品配件、设备租赁、设备调剂、设备技术信息、设备培训教育、设备展览、设备项目及咨询等多种形式,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设备市场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大。目前要通过全社会努力,进一步培育和规范设备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定设备市场进入准则。由国家有关部门设立设备市场管理机构负责资质等级的认定和资质证书的核发,通过试点逐步规划、规范统一资质条件、统一申报和审批程序、统一注册和颁发资质证书等,并对出现的问题、动向进行统一协调。
2)设备市场监督管理办法。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设备市场的管理条例,尽快制定设备市场监督管理办法,有计划地制定和编制设备维修质量标准、设备技术鉴定标准、设备竣工验收标准等。
3)加强设备市场的价格管理。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设备修理、设备租赁的收费标准,依此浮动收费;备品配件销售按合理差价收费;旧设备调剂原则上依据质量论价,重要设备应进行价值评估。
4)加强设备市场的合同管理。为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利益,稳定经济秩序,设备交易合同条款除质量、价格要求外,还应规定交货期、保修期、修后服务、违约责任及赔偿等内容。
5)进一步健全设备市场监督和仲裁机构。一方面预防和惩处市场中违法违纪行为;另一方面,开展服务质量鉴定、纠纷调解、仲裁等工作。监督机构通过鼓励或限制企业或个人的某些市场行为,解决市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促进设备市场的健康发展。
(2)服务社会化 服务社会化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组织设备运行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形成全社会的设备管理服务网络,使企业设备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由自给转变为由社会提供的服务,且由形成行业的专业机构来承担。把各专业化企业推向市场,遵循社会化的行为准则,成为合格的专业服务机构,并不断在社会化服务中发挥作用。设备管理的社会化是以组建中心城市(或地区)的各专业化服务中心为主体,与城市的其他系统一起形成全方位的全社会服务网络。
1)强化制造企业的售后服务体系。强化承担为用户提供有关设备的使用、维修、咨询和培训操作、维修人员的服务;在中心城市或地区设立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供应网点;制造企业应利用售后服务体系的各项业务活动,广泛搜集设备用户的信息反馈,以便积极改进产品的设计、制造水平。
2)规范设备维修与改造专业化服务中心。鼓励和培育在设备资产、技术状况、维修力量等方面具备条件的单位,组建中心城市各类通用设备、专业设备的维修与改造专业化服务中心,为社会提供规范化、标准化服务,尤其重要的是开展精密、数控、大型、稀有等设备的专业化维修及进口设备、备品配件的消化和创新工作。还要结合大修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质量。
3)发展设备交易中心。设备交易包括设备调剂、设备租赁、设备销售等服务内容。通过开展技术鉴定和资产评估,促进设备调剂、租赁等工作的规范化。建立和完善中心城市可调剂、租赁设备资源信息系统。企业资金短缺,可通过融资性设备租赁进行设备更新。目前,施工设备、运输设备、起重设备的租赁工作已在我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还需要进一步鼓励和培育,以及政策上的配套优惠措施。
4)推广建立设备诊断技术服务中心。在企业推广状态维修的进程中,各地区和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积极倡导和支持建立状态诊断技术的社会化服务机构。除为企业提供状态监测诊断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外,主要是为企业提供精密诊断技术服务。
5)逐步建立设备技术信息中心。提供大量设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设备和备品配件的供需、设备维修保养状态诊断,更新改造等国内外信息,并通过经营者的管理活动转化成生产力,使设备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企业参与设备技术信息中心的联网可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竞争能力。技术信息中心还可开展技术转让、信息咨询、信息检索服务及信息软件开发。中心应与其他各专业化服务机构、高等院校、企业集团的设备管理库联网并相互发挥效用。
6)发展设备劳务及教育培训中心。该中心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需关系,促进设备人才的合理流动;另一方面开展设备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设备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3)技术规范化设备工程技术现代化主要体现在绿色、智能控制、融合三个方面。
1)绿色。设备制造过程要消耗大量的钢材、有色金属、塑料及辅助材料;设备在运行中要消耗大量能源和各种生产原料;设备生产出产品或半成品后产生大量废料和废气、废水,并造成环境污染。
设备的绿色:一是设备设计、制造、用料要绿色;二是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对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及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四是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五是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志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减少过度包装。
2)智能控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监测监控与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企业设备工程水平日益提高。如通过ERP、EAM等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新开发智能控制的应用来优化设备运行和技术管理的各项流程。
3)融合。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持续调整和快速变革的关键时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工业生产组织体系,不仅为企业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且为应对资源环境的挑战提供了新的方式。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整合已经成为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途径。
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我国已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体和工业大国,但工业大而不强,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整合的主攻方向。
企业是两化整合的主体,是信息技术装备投入的主体、应用的主体及受益的主体。要坚持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两化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评估规范、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引导培育一批实现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引领行业发展的行业骨干企业。与此同时,要加快精益制造、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协同设计、供应链协同、服务型制造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