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灌区渠系相当部分为土质材料,灌溉模式仍为大水漫灌。根据灌区实测资料,有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8 左右,在田间水利用系数0.8 的情况下,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8,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但与其他节水灌溉模式相比,耗水率仍然偏高,经济效益仍然较低。该项技术在甘肃省中部地区集雨节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管道输水灌溉的斗渠以下渠系水利用系数可达0.93~0.97。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目前灌区渠系相当部分为土质材料,灌溉模式仍为大水漫灌。根据灌区实测资料,有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8 左右,在田间水利用系数0.8 的情况下,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8,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高效作物配以先进的灌溉技术模式,对水价的承受力则更强,如“渠灌+粮食作物”的水价承受力只有0.32元/m3,而“微灌+经济作物”的水价承受力高达15.00元/m3。灌溉模式取决于引洮灌区水源条件、地形坡度、作物生长期风速、蒸发量、土壤的渗透性和保水性、土壤含盐量、作物品种及农户田间管理水平等因素,经过实地调查,选择渠灌、管灌、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模式。

(1)渠灌模式

渠灌模式在甘肃省多地已推广使用多年,突出的特点是田间固定渠道(斗、农渠)采用混凝土“U”形槽或者弧底梯形衬砌,田间施行的小畦灌,输水损失小。根据对拟拓展引洮新灌区的邻近老灌区春小麦全生长期灌溉定额实测,0.5 亩左右地块平均为240 m3/亩,1 亩左右地块平均为270 m3/亩,2 亩左右地块平均为340 m3/亩,所以引洮灌区全面实行沟、畦和小块灌溉,节水效果比较显著。同时渠系的施工和运行均不受气候和地形等条件影响,施工技术简单易行,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方便,管理成本较低。当地农民有传统的施工和管理经验,易于接受。但与其他节水灌溉模式相比,耗水率仍然偏高,经济效益仍然较低。

(2)管灌模式

管灌模式是在田间各级渠道,利用低压管道输水,田间施行小畦灌。该项技术在甘肃省中部地区集雨节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情况下,是利用灌区地形的自然落差,不进行二次加压。因为引洮灌溉支渠工程相当比例的渠系位于沟谷中上游或沿山脊穿行,至田间有较大落差,部分地段落差达50~200 m,具备自压的良好地形条件,可避免二次加压增加的能耗和管理费用。管道输水灌溉的斗渠以下渠系水利用系数可达0.93~0.97。管灌施工及运行同样不受气候影响,易于施工,输水损失比渠灌还小,但投资略高。

(3)喷灌模式(www.daowen.com)

以半固定式喷灌为主的喷灌模式在引洮工程受水区老灌区也有一定的推广,主要用于具有一定规模的马铃薯种业和中药材的种植,节水和经济效益显著。喷灌设施投资一般高于渠灌和管灌设施投资,不宜应用于大田粮食作物。同时,喷灌受风速和水汽蒸发量的影响较大,也就是说,风速大、蒸发量大的气候环境反倒增加无效耗水,起不到节水效果,故不适宜施行喷灌技术。引洮灌区虽然日平均风速为1.3~2.9 m/s,小于喷灌规范规定的3.4~5.4 m/s 的要求,但年蒸发量高达1400~2000 mm,区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这就要求灌溉定额高,轮期缩短,灌水次数增多,这样运行管理费用加大,增加能耗。因此,喷灌适宜在城乡接合部或降水量相对比较大的沟谷区进行推广。

(4)微灌模式

微灌模式包括大棚蔬菜滴灌果树滴灌、微喷灌和中药材微灌,除对水源、水质和土壤含盐量控制要求比较严格外,该模式气候条件要求比喷灌为低。该灌溉模式对灌溉用水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做沉沙处理,设施的初次投资较大,对农户而言具有一定的投资压力。引洮灌区微灌区应优先选择海拔在2100 m 以下,风速小于3 m/s,且具有自压条件的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区推广。

总之,管灌和喷灌主要根据地形坡度自然加压布置,主要安排在油料、中药材、瓜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上;微灌一般布置在市郊和城镇周围设施农业生产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