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水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是适宜于旱作农业的一种低产出结构,随着调水工程的建成,相当数量的旱地将变成水田,提高灌溉效率是横在农民面前的一道鸿沟。以压缩低产出、低效益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扩大高效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高效畜牧业及高效林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由此形成水资源与高效农业产业的高度耦合。
(1)种植业结构调整
以压缩夏季作物扩大秋季作物、压缩粮食作物增加经济作物为原则,将部分粮食作物用地用于发展中药材、绿色蔬菜等经济作物和饲料玉米等产量和效益较高的饲料作物,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三元种植结构。该调整思路可以较充分地利用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将有限的调水资源用于春季至夏初缺水季节。安定区在内官、香泉和凤翔等乡镇进行粗菜和精细菜搭配种植,发展设施种菜与保护地和大田种菜结合的绿色蔬菜产业;在内官、高峰、香泉、李家堡和石泉等乡镇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在城郊和西川园区种植食用菌等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发展食用菌产业。粮食作物中,将种植小麦的部分土地转种脱毒马铃薯等效益高且与定西作为中国薯都的产业定位契合的项目上。陇西县在渭河沿川一线重点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南部山区发展中药材、专用型马铃薯等高效经济作物;北部山区发展淀粉型商品马铃薯和小杂粮等旱作农业。临洮县境内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调入洮河水资源后,应保证马铃薯、蔬菜和花卉3 大种植业优势产业。在水川区发展蔬菜、花卉、观光农业和设施园艺农业;南部二阴区发展小麦育种和中药材种植;东北部干旱山区和半干旱山区发展马铃薯和中药材种植。渭源县应减少小麦、豆类等低产低效农作物,扩大全膜覆盖玉米、马铃薯和秋杂粮等作物播种面积。将中药材和马铃薯作为支柱产业,小杂粮作为特色产业培育。会宁县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开发绿色产业具有独特优势,但农业用水效率不及工业高,应将马铃薯、玉米、杂粮和籽瓜等抗旱能力较强的作物作为重点。同时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稳定旱地间作套种面积,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榆中县农业用水效率也较低,应充分利用区内资源优势,以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为主,实施双垄沟播全膜覆盖种植。川区以扩大蔬菜、果品和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主,发展高原夏菜;北山在扩大马铃薯、百合和药材播种面积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扩大饲草面积;南部山区扩大药材、百合和冷凉型蔬菜播种面积,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
(2)林业结构调整(www.daowen.com)
林业应考虑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根据受水区各县(区)特点,采取不同发展模式,逐步扩大经济林比重。安定区采取林草、林果结合发展模式,以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为核心,引进紫花苜蓿和岷山红等优质牧草。草地对恢复地力、保持水土、改善微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草业带动下发展经济林,以干果经济林为主,干鲜果结合,栽植花椒、杏和苹果等经济林为辅,在水量充足区域,引种李广杏、红提葡萄、大樱桃、草莓、大枣和蟠桃等高档水果。陇西县和渭源县以水土保持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扩大牧草播种面积,结合退耕措施营造经济林,发展林果业。墚峁顶种植草灌,发展人工牧草地;谷坡中、下部位缓坡耕地兴修水平梯田发展粮林经济;陡坡耕地逐步退耕,发展优质牧草、乔木用材林和经济果林;高寒阴湿区种植当归等药材;川沿河谷区种植红芪、黄芪,干旱山区种植党参等中药材。临洮县作为全国花卉繁殖基地县,林业发展具有传统优势。应在林木资源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上,提高产业规模效益,发展温室蔬菜。会宁县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和建设项目,保持紫花苜蓿等优良牧草种植优势,改良退化草地,更新低产草地,缓解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等生态问题。榆中县应以生态林建设为主;南部二阴山区以天然林更新为主,扩大水源涵养林面积;中部地区重点营造农田防护林;北部山区营造保持水土为主的灌木林。
(3)畜牧业结构调整
畜牧养殖用水较少,农户对水价的承受力强,尚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将安定区、陇西县和临洮县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恢复临洮县和渭源县天然草地建设,安定区北部白碌和鲁家沟等乡镇以养羊为主;南部香泉和内官等乡镇以牛、猪规模养殖为主。会宁县发挥“中国肉羊之乡”的区域品牌优势,发展舍饲养殖,以中北部为重点建设优质肉羊养殖基地,以中南部为重点建设肉牛及奶牛产业化养殖基地。临洮县洮河沿岸,在饲草饲料、水资源丰富的玉井和洮阳等乡镇,建立奶牛养殖场;临洮县东北山区、陇西县北山和渭源县北部发展养羊业,建立小尾寒羊舍饲养殖基地。在临洮县、安定区、陇西县和定西全市沿川,发展无公害三元杂交规模养猪场和蛋鸡养殖场。榆中县川区建立“公司+农户”的奶牛养殖基地,为兰州等大城市居民需求提供优质奶源;北山扩大饲草播种面积,发展以舍饲养羊和肉役兼用大牲畜养殖为主的畜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