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价理论与模式的分析与优化

水价理论与模式的分析与优化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美国,对居民生活用水,一般采用完全成本定价模式,对灌溉用水则采用“服务成本+用户承受能力”定价模式。美国西部水资源十分紧缺,则多采用完全市场定价模式。在英国,各种用途的水价均是在充分考虑用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完全成本定价模式。根据工程水生产成本较高的特点,考虑引洮工程受水区各类用户的承受能力,选择“完全成本+用户承受力+政府补贴”的定价模式。

水价理论与模式的分析与优化

(1)确定水价的理论基础

水资源的稀缺性与水资源价值论被认为是水资源价格的理论基础,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用于交易的水商品,水价应该可以抵偿水的生产过程所耗费的成本,而且成本应该是完全成本。但在实践中,水的用途不同,工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尚可达到以上目标,农业灌溉用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较少能够收回完全成本,政府对供水企业需要给予某种程度的财政补贴

(2)确定水价的理论模式

国外乃至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水资源禀赋差异,决定了水资源定价模式呈现个性化色彩。从国际上看,主要有完全成本定价模式、用水户承受能力定价模式、投资机会成本定价模式、边际成本定价模式和完全市场定价模式。

在美国,对居民生活用水,一般采用完全成本定价模式,对灌溉用水则采用“服务成本+用户承受能力”定价模式。美国西部水资源十分紧缺,则多采用完全市场定价模式。在英国,各种用途的水价均是在充分考虑用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完全成本定价模式。在法国,实际上也采用了“完全成本+用户承受能力”定价模式。(www.daowen.com)

水价由供水成本(包括水资源费)、费用、税金、利润和排污服务费等5部分组成。但是由于水价模式的不同,各组分会有取舍。

根据工程水生产成本较高的特点,考虑引洮工程受水区各类用户的承受能力,选择“完全成本+用户承受力+政府补贴”的定价模式。在有些情况下,政府财政资源调节水价是水资源公共性的具体体现。由于政府补贴及对水价的干预,所以现实中的水价就是政府管制下的可承受水价。

徐书宝对承受力及价格承受力的解释为国内学者广为引用。[168]承受力指人们在某种信号刺激下仍能保持常态的容忍能力,承受力存在着一个变化着的最高限,如果超过该高限,消费者的心理及其行为会出现异常变化。对价格的承受力,包括心理的和物质的两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对承受力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对徐书宝关于承受力的概念稍作扩展,含义则更为明了。承受力是特定主体对某一信号的反应,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目标(如普通公民对某物价格的承受力指消费方面;企业对某物价格的承受力指生产方面)。所以,引洮工程水价的承受力指的是灌区农户、工业企业和居民对水价能够接受的范围。显然,影响水价承受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用途的水资源对应不同性质的用水主体,不同的用水主体自身状况的差异导致承受力不同。农业生产者的水价承受力一般较非农业生产企业为弱。此外一般还有:第一,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对居民而言,收入水平越高对水价的承受力就越强,收入水平越低则越弱;对灌区农户和用水企业而言,主体的盈利水平越高则对未来越有信心,未来的或有收益反映在当前的选择上就是愿意承受较高的水价。反之,盈利水平越低则承受力越弱。第二,生产规模越大,一般产生规模效益,则对水价的承受力越强。第三,生产经营主体所处的行业。从事优势产业的主体要比从事弱势产业的主体承受力强,在同一产业内部细分行业的主体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承受力。第四,用水者的用水量。用水量越大,水费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高,水价对用水者的压力就越大,承受力越会受到考验。总之,水价承受力的核心在于: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决定了居民对水价的承受力;盈利状况和盈利潜力决定了生产者或经济主体对水价的承受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