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国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耐久性监测成果汇编:案例分析与专著》

《德国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耐久性监测成果汇编:案例分析与专著》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是德国1990—2010年间保护效果耐久性监测成果的汇编,也是目前能够读到的德文版的唯一一本针对耐久性监测的专著。本书无论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者、业主,还是设计师、监理、施工方等均具有参考意义。特别是从事保护修复领域的实践者可在案例分析中得出德国二三十年前采用的保护修复措施哪些是被时间验证为有效的,而哪些又是值得商榷的。

《德国文化遗产保护效果耐久性监测成果汇编:案例分析与专著》

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体现在材料与精神结合的物质载体,保护工作的最高目标是保存本体。为保存本体,人类一直尝试各种方法,特别是近40年来,大量的高科技手段,如防风化剂应用到本体上,试图永久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真身。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美,政府及民间机构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但是,一直有人提出疑问:这些措施的效果真如我们期待的那样吗?花的这些钱是否值得?所以在30余年前,欧洲开始进行保护措施效果的耐久性监测(monitoring),并将研究成果作为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的基础。本书是德国1990—2010年间保护效果耐久性监测成果的汇编,也是目前能够读到的德文版的唯一一本针对耐久性监测的专著。

需要说明三点。第一,这里所说的monitoring,直译为“监测”,和我国目前理解的文物保护“监测”不是同一概念。欧洲工业标准DIN EN 15898对监测一词的解释为:对文物的材料特性和环境影响因素的长期测量。本书中,监测的任务包括调查、记录、评估文物建筑和文物造型艺术作品上天然石材的状况、状况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和保护措施的效果。本书中所指的“监测”和文物建筑的环境监测、结构沉降监测等无关。

第二,Naturstein的德文意义和英文的natural stone对应,我国一部分人将natural stone等同于“石质文物”;但从材料学角度看,这实际上指的是历史天然石材或文化石材(cultural stone) 。我们理解的Naturstein是指经过人加工的文化遗产的载体,这类石材既可以是具有重要历史与艺术价值石雕艺术品,也可以是历史建筑石砌体,还包括了镌刻在自然崖壁上的题刻,但是不包括自然遗产的石材,所以本书将Naturstein翻译成“石质文化遗产”,而有些段落也翻译成“石质文物”。

第三,中文的“导则”包含引导、规则的意思,一般由国家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发布,用于规范工程咨询与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在德国,“导则”对应的词是Leitfaden,大多数是由民间组织或一个专业团体或权威个人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的方法、流程、判别标准等,其内容简洁,行文自由,没有固定格式,也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大多数的专业人员会自觉参照这类导则开展研究工作,或做出状态评估,直到发现更好的方法或技术。德国的部分技术导则在经过大量研究论证后会经过德国标准化协会(DIN,也是民间组织)提炼并推荐成德国或欧洲工业标准。鉴于此,本书仍然采用中文语境中的“导则”这一术语。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描述的是适用于监测的测量方法及评价指标等,但是不单在导言,甚至在整本书中均表达出一种思想,将其归纳后体现在五个方面:①由于所有的保护工作均需要经费的支撑,所花经费是否值得是需要评估的;②监测工作流程非常重要;③强调在监测基础上的小修小补,反对大规模的修缮工程;④保护需要适度,避免保护过度;⑤牺牲性保护越来越多地被接受用作砖石遗产的保护技术手段。

本书无论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者、业主,还是设计师、监理、施工方等均具有参考意义。特别是从事保护修复领域的实践者可在案例分析中得出德国二三十年前采用的保护修复措施哪些是被时间验证为有效的,而哪些又是值得商榷的。

本书的研究对象尽管是天然石材,但是其基本思想与理论、检测技术方法等对我国大量的砖质文化遗产、粉刷等饰面,以及木材等均具有参考价值。(www.daowen.com)

戴仕炳

德国自然科学博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主任

2016年12月于上海

2019年8月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