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加工过程包括前处理、成形加工和后处理三个阶段,其中,前处理是获得良好成形产品的关键所在。
1.前处理阶段
在打印前准备打印文件,主要包括三维造型的数据源获取以及对数据模型进行分层处理。
1)三维建模
由于3D打印系统是由三维CAD模型直接驱动的,因此,首先要构建所加工工件的三维CAD模型。该三维CAD模型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reo、Solidworks、UG等)直接构建,也可以将已有产品的二维图样进行转换而形成三维模型,或对产品实体进行激光扫描、CT断层扫描,得到点云数据,然后利用反求工程的方法来构造三维模型。目前,所有的商业化软件系统都有STL文件的输出数据接口。
2)模型导入与数据处理
将建模输出的STL格式文件导入专门的分层软件,并对STL文件进行校验和修复。由于产品往往有一些不规则的自由曲面,加工前要对模型进行近似处理,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工作。STL格式文件简单、实用,目前已经成为3D打印领域的标准接口文件。STL是用一系列小三角形平面来逼近原来的模型,每个小三角形用3个顶点坐标和一个法向量来描述,三角形平面的大小可以根据精度要求进行选择。STL数据校验无误后,就可以摆放打印模型位置。摆放时要考虑到安装特征的精度、表面粗糙度、支撑去除难度、支撑用量以及功能件受力方向的强度等。
3)模型切片处理(www.daowen.com)
根据被加工模型的特征确定分层参数,包括层厚、路径参数和支撑参数等。层厚一般取0.05~0.5 mm。层厚越小,成形精度越高,但成形时间也越长,效率也越低,反之则精度低,效率高。分层完成后得到一个由层片累积起来的模型文件,将其存储为所用打印机能识别的格式。
2.成形加工阶段
打印设备开启后,启动控制软件,读入前处理阶段生成的层片数据文件,在计算机控制下,相应的成形头(激光头或喷头)按各截面信息做扫描运动,在工作台上一层一层地堆积材料,然后将各层相黏结,最终得到原型产品。
3.后处理阶段
打印结束后,从成形系统里取出成形件,进行去除支撑、打磨、抛光、二次固化,或放在高温炉中进行后烧结,进一步提高其强度。
从整个打印过程可以看出,所有的打印方法都必须先由CAD数字模型经过分层切片处理。因此,打印前必须对数据进行前期处理,数据处理的结果直接影响打印件的质量、精度以及打印效率。图1-6所示为3D打印的数据处理流程。
图1-6 3D打印的数据处理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