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包豪斯到20世纪初,是全球广泛推进工业化的时期,也是以电气应用、自动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产生广泛影响的时期。科学在设计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基本原理”被广泛运用于实践,“应用科学”取代“应用艺术”成为设计教育的基本理论。新包豪斯的设计基本理论模型如下:设计往往被认为是应用科学,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在设计学校,如果能很好地陈述问题(例如,如果初步的科学研究已经彻底和功能标准进行了精确建立),解决方案将几乎自动随之而来。受应用科学的影响,被广泛接受和训练的设计程序的逻辑结构如下:
1)识别需要或问题,情境A。
2)想象和描述一个最终的目标,或解决方案,情境B。
3)设计行为是情境A转化为情境B的因果联系。(www.daowen.com)
对“科学”的追求还表现在设计对象的视觉外观和美学评价方面。例如格罗皮乌斯在194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问:“设计科学存在吗?”虽然他坚持设计创造性的不可制约性,但是,他还是将设计过程构建在“客观”的科学背景下,即视觉感知的心理学和视觉信息的组织科学背景下。
到了乌尔姆时期,“各种在作坊中开发和制作模型的技术”被“决定着工业生产操作过程和能够越来越精确地决定最终产品的科学和技术知识”所取代。科学和技术取代手工艺和艺术成为设计的基础,工业设计与手工艺和艺术传统彻底决裂,设计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培养高高在上的艺术家,而是工业生产决策过程中的团队中的一员。行为主义、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这一时期最主流的科学理论进入了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系统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符号学等学科理论在这一时期走进了设计教育,设计活动从依靠“直觉”走向“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到了20世纪70年代,通过将人类知识分成“自然科学”和“人工科学”两个主要领域,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提出了设计是“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The Sciences of Artificial Things),设计方法论、设计认知论、设计过程等“设计科学理论”逐渐进入设计的教学体系。设计作为“人工科学”(Artificial Sciences),不再是处于科学从属地位的“应用科学”,“设计自身就是一种科学活动”。显然,这种观念是有争议的,尽管设计方法学在工业设计领域继续发展,但科学的设计方法在日常设计实践中却很少成功。科学是分析性的,其目的是“发现”;设计是建构性的,其目的是“发明”。众多设计方法学者与设计师都认为,设计活动本身不是,也永远不会成为一项科学活动。设计作为人工科学的学术讨论众多,但在设计教育中并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