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裤和裤装一样都是包裹下半身的服装,而且在结构上采用的是裤装的结构形式,但它和裤装在后腰线的结构处理却是相反的,采用的是裙装后腰线的结构处理形式,原因与人体构造和服装的功能性有关。
裙装呈圆筒状或圆锥状包裹住人体下半身,圆筒或圆锥下口敞开,里面没有任何牵绊,全部重力都靠裙腰部支撑附着于人体腰部,裙腰线只有落在人体的自然腰围线上[人体的自然腰围线(腰部最细处)是一条前高、后低的斜线],裙装才能很好地包裹在人的下半身,否则,裙装将不能很好地悬垂,侧缝将摆向前片,裙摆将出现前翘、后贴等现象。因此,在平面纸样结构处理上,后中腰线要下落,使其呈前高、后低的斜线状态,这样才可达到均衡包覆人体和使裙摆水平的理想穿着效果。由于裙下摆的敞开和裙筒内没有牵绊,当人体弯曲或下蹲时,臀部纵向伸长量将由裙下摆的上移来提供。而裤装由于有裆缝结构,使得裤装在大圆筒内有了腰臀和下肢分离开的内部结构裆弯,裆弯线使得裤装前中线经臀沟到后中线形成一个半封闭圈状,这条半封闭圈线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裤装前后、上下与人体的平衡关系。越合体的裤装,这条前倾的椭圆形半封闭圈越接近其所处人体部位形状,即紧身型的裤装的裆宽和裆深都较宽松型裤装小、后中线的倾斜却较宽松型裤装大。裤装的机能性越强,前裆直线、裆底、后裆直线越顺体势附着于其所处人体部位,裆缝的前后、上下调节性越弱,下肢裤筒往上移动受到的限制越强。因为人体弯曲和下蹲时,后身的纵向伸长量主要靠横裆以上部位来提供,因此为了使裤装有良好的穿着机能性,在结构设计上将裤装的后中腰位设在人体水平腰围线以上,使裤装腰线呈后高、前低状,给臀部纵向功能一个需要长度。所以在裤装平面纸样上,出现了后中腰线上翘的结构处理。
裙装和裤装腰线呈前高、后低和后高、前低两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主要受裆弯对人体牵制程度的影响而变化。随着裆宽度不断改变、后裆直线倾斜度的增减而相互转化。当裆宽度不断增大,后裆直线倾斜度逐渐降低时,裆弯所形成的半封闭圈与身体的贴合程度越来越小,所产生的前后、上下的牵制作用越来越低,裤装越来越向裙装的筒状结构发展,裤筒上移运动越来越不受阻碍,直到裆弯的牵制作用消失,成为实际的裙装结构,裙裤后中腰线不仅不上翘,而且还要像裙装一样下落,完全是裙装的内在结构形式。同样,裙装若加上与裤装一样的裆弯结构,当裆宽度不断减小,后裆直线倾斜度不断增大直至与人体状态一致时,裤装越来越合体,裆弯的牵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体臀部前屈运动的后身纵向伸长量越来越依赖后中腰线的上翘量来供给,因此,裆窄,后裆直线倾斜大,上翘度也大。
裙裤结构设计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后中腰线下落量
以上分析了裙裤后中腰线下落的原因,其下落量根据裙装后中腰线下落量进行设计,数值在0.5~1cm 之间变化。
(二)上裆
上裆值通常比一般西裤大2~4cm,以满足上体前屈的运动。(www.daowen.com)
(三)裆弯设计
当裙裤臀围发生较大变化时,裆弯结构相对稳定,可在一般型裙裤裆弯宽度取值的基础上稍微调整,因为人体两腿内侧的距离是一定的,裆弯宽度过大会影响穿着的舒适性,前后裆弯角度的设计通常大于或等于90°角,不会小于90°角。
(四)裤口增加方法
裤口的设计不必像其他裤子一样在裤烫迹线两侧的裤口宽必须完全对称,在设计裙裤的裤口时,可以利用纸样的切展方法,增加的宽度在外侧和中间尽量多些,在内侧增加的幅度要小,否则,两腿内侧会堆积过多的褶,影响穿着的舒适和美观。
(五)腰线曲度与脚口的关系
裙裤腰线曲度的变化类似裙子,通常裤口越宽,腰线的弯曲程度越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