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薄膜虽然只有一个原子层厚,但它具有良好的水氧阻隔性能。理论上,石墨烯π轨道形成一个致密的离域电子云,有效阻挡芳香环内的间隙,其产生的排斥场,即使在室温下施加1~5个大气压压差在其原子厚度上,最小的分子(氢和氦)也无法通过。石墨烯具有高强度(断裂强度为 42N/m)和高杨氏模量(1TPa),在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可承受6个大气压的压力差。如图6-28所示,理论研究表明芳香环周围形成的离域电子云没有空隙允许分子通过,石墨烯中C—C键的键长为0.142nm,考虑到碳原子范德瓦耳斯半径为0.11nm,其几何孔径为0.064nm,该几何孔小于氦和氢等小分子的范德瓦耳斯半径,因此从理论上讲,石墨烯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可用作OLED的封装材料。
图6-28 石墨烯晶格结构:sp2杂化的碳原子排列在二维蜂窝晶格中。虽然石墨烯对电子相对透明,但实际上在室温下它对所有分子是不可渗透的,同时,足够小的几何孔(0.064nm)也不会允许分子通过
Bunch等测试了几种气体通过石墨烯密封微腔的渗透性(图6-29)。首先通过抽真空产生-93kPa的负压差,抑制石墨烯起泡和拉伸,将微腔置于不同气体填充的大气压下,通过测量压力变化计算泄漏率,即
图6-29 石墨烯微腔的结构 (www.daowen.com)
(a)石墨烯密封微腔的示意图;(b)石墨烯密封微腔的侧视示意图;(c)具有dp>0的9nm厚多层石墨烯鼓面的AFM图;(d)石墨烯密封微腔的AFM图;(e)通过图(a)石墨烯膜的中心截取的AFM线迹
式中,N为原子数目;t为时间;V为微腔体积;p为压力;T为温度;kB为玻尔兹曼常数。
对于氦而言,测得微腔的泄漏率为每秒105~106个原子,该数值不随石墨烯层数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且同二氧化硅微腔泄漏率很接近,此现象表明气体渗透并非通过石墨烯膜而是通过微腔壁。研究人员还估算了氦原子通过石墨烯的透过率,其上限为10-11。如果存在8eV的沟道势垒,其透过率将会降低几个数量级,该测试从实验上论证了石墨烯的阻隔性能。
由于石墨烯的合成方法影响薄膜质量,其渗透性与合成工艺有极大关联。例如,由CVD法制备的石墨烯存在Stone-Wales缺陷,降低了扩散势垒,虽然这种势垒高度(6~9.2eV)的降低不足以让氦原子通过,但将导致氦的扩散更加容易。根据理论计算,缺陷可以显著降低氦穿透的势垒,例如空位缺陷555777双空位、858双空位、四空位和六空位分别诱导产生5.75~8eV、3~4eV、1~1.2eV和0.33~0.44eV的势垒,因此在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中应限制此类缺陷的产生,保证石墨烯优异的阻隔性能。
多层石墨烯因其层与层之间密集地堆叠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和空气穿过阻挡膜的路径数量,是封装大尺寸光电器件有源区的有效选择。相较于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纳米片及其复合物,最有前景的石墨烯阻挡膜类型是CVD法生长的大面积石墨烯,它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晶粒尺寸和更少的晶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