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四探针单电测量法是将四根金属探针排成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探针之间的距离s 通常情况下为1 mm。其中外侧探针1、4 与恒流源连通,样品中通有恒定电流I,此时在内侧探针2、3之间会产生电压降U。下面将讨论不同情况下单电测量法的数据处理过程。
图1 常规单电测量法原理图
(1)半无穷大样品
当四根探针同时压在半导体平整表面上,样品尺寸相对于探针间距s可视为半无穷大。假如材料表面均匀,并忽略电流在探针处的少子注入,由探针流入样品的电流I可视为点电流源,此时所产生的电力线具有球面对称性,即等势面为一系列以点电流源为中心的半球面。样品中距离点电源r处的电流密度j和电场强度E分别为
其中σ 和ρ 分别是样品的电导率和电阻率。以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若电流I 由探针1流入样品,探针4流出样品,则有
根据电势叠加原理,在探针2 处的电势U2是探针1 处点电流源+I 和探针4 处点电流源-I贡献之和
同理,探针3处的电势为
式中的S1是探针1和2之间的距离,S2是探针2和3之间的距离,S3是探针3和4之间的距离。所以探针2、3之间的电势差为
当S1=S2=S3=s时,(6)式简化为
由此可求出样品的电阻率为
公式(8)就是常规四探针单电测量法的电阻率计算公式,可见只要测出流过探针1、4的电流I,探针2、3之间的电势差U23以及探针间距s,就可以求出样品的电阻率。
上述这些公式是在半无穷大样品的基础上导出的。实际上只要样品的厚度、边缘与探针之间的最近距离大于4 倍探针间距s 时,(8)式就具有足够的精确度。若这些条件不能满足,由探针流入样品的电流就会被样品的边界表面反射(非导电边界)或吸收(导电边界),结果会使探针2、3 处的电势升高或降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的电阻率值会高于或低于样品电阻率的真实值,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一定的修正。修正后的计算公式为(www.daowen.com)
式中B0为修正因子。
(2)薄膜样品(例如ITO薄膜)
相对于探针间距s,如果薄膜样品的厚度t 可视为无穷小,而面积可视为无穷大时,薄膜可看成是二维平面。此时,从探针1流入、探针4流出的电流I,其等势面可近似为圆柱面,薄膜样品的电阻率为
可知,对于薄膜样品而言,在等间距探针情况下,探针间距s与测量结果无关,但是电阻率与样品厚度t成正比。薄膜样品的方块电阻为
R□的单位为欧姆/□或Ω/□表示,代表一个正方形薄层的电阻。值得注意的是它与正方形边长的大小无关,所以取名为方块电阻。
实际上无限薄的薄膜是不存在的,只要薄膜样品(如ITO)的厚度t≪s/2 时,可视为无限薄的薄膜。例如ITO 薄膜厚度t只有几个微米或更小,而探针间距s一般为1 mm,所以无限薄层的条件是能够满足的。
如果薄膜的表面不能视为无穷大,就要对(11)式进行修正。此时薄膜的方块电阻公式就变为
式中C0 为修正系数。
在使用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电阻率时,要求探头边缘到样品边缘的距离远大于探针间距,一般要求在10 倍以上。在无振动条件下进行测量时,根据被测对象给予探针一定的压力,否则探针振动会引起接触电阻变化。
注意:本实验所用RTS-9型双电测四探针测试仪,可使用RTS-8控制软件对样品进行常规单电法测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