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混悬剂质量评定及检测方法

混悬剂质量评定及检测方法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非均相体系,混悬剂的不稳定性是在处方、生产和贮存中经常需要关注的重要质量问题。混悬剂从液面到沉降界面的下降高度和时间为函数关系。用量筒来测定絮凝比率,其值为沉降体积与原始混悬剂在给定时间内的体积比,其用于测定絮凝的相对程度及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不应将电解质加到混悬剂的外相中,以定pH,中性电解质会干扰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分别在混悬剂制备完成后第0、7、14、21和28天测定混悬剂的zeta电位。

混悬剂质量评定及检测方法

作为非均相体系,混悬剂的不稳定性是在处方、生产和贮存中经常需要关注的重要质量问题。

1.外观

在带刻度的玻璃量筒或透明玻璃容器中观察混悬剂的外观并注意以下四个问题:①沉降物在平衡状态下的颜色和外观是否均匀?②是否有裂纹和空气存在于沉降物中?③是否有凝聚的物料吸附在容器的内壁?④沉淀物上方的残留液是不是最少,是否均匀?

2.颜色、气味和味道

对于口服混悬剂来说,这些特性特别重要。颜色的变化通常提示粒径大小有差异和(或)粒径分布不好。活性组分味道的改变,一般归因于粒径、晶癖及粒子分散的变化。颜色、气味和味道的变化也提示着其化学不稳定性。

3.光学显微镜检查

可以将显微镜用于估计和测定粒径分布和晶体形状的变化。在进行显微检测时,所用的稀释液应该为上清液相而不是纯水,而且应具备足够的视野和样品量。合适的电子仪器可以精确地检测出单一粒径分布。

4.沉降体积、沉降速率、沉降容积比、絮凝度和重新分散性

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可用简单价廉、有刻度的量筒(100~1000mL)来测定絮凝和非絮凝混悬剂的沉降速率及平衡时的沉降高度。混悬剂从液面到沉降界面的下降高度和时间为函数关系。在储存期间定期重复测定沉降速率。平衡时的沉降体积应足够大,通过温和搅拌即可让其均匀再混悬。批与批之间的平衡沉积体积应该是相似的并且可重复。

用量筒来测定絮凝比率,其值为沉降体积与原始混悬剂在给定时间内的体积比,其用于测定絮凝的相对程度及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由于容器表面与混悬粒子间的黏附力作用,小量筒有支持混悬倾向,所以量筒的直径应足够大,可以克服“壁效应”。

5.密度

混悬剂的密度或相对密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密度减小通常表明在混悬剂中引入了气泡。密度的测量应该在给定的温度条件下使用混合均匀的混悬剂,使用精密的比重计会使该测量变得更加方便。

6.黏度及流变学特性

使用流变学设备黏度计来测量沉降行为和混悬剂的结构,也可用来表征絮凝剂的性质和稳定性。应对黏度计进行校正,以测量混悬剂在给定的温度下平衡时的表观黏度,以确立混悬剂的重现性。同pH一样,表观黏度是一个指数关系术语,因此表观黏度的对数是报告结果的一种合理方式。

7.pH(www.daowen.com)

应在一定温度下且仅在沉降平衡后进行水性混悬剂的pH测定,以减少“pH飘移”和混悬粒子包覆的电极表面。不应将电解质加到混悬剂的外相中,以定pH,中性电解质会干扰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

8.冻融循环

如果选择冻融循环或升温来测定物理稳定性,应该选择混悬剂市售产品作为对照,因为混悬剂通常不是设计成能耐受储存期间极端的温度(最好15~30℃)。

9.微粒大小

可用于粒子大小测定的方法包括显微镜法、库尔特计数法、浊度法、光散射法、漫反射法、光子相关图谱法(PCS)、单个粒子光学检测(SPOS)、激光衍射(LD)和超声衰减(UA)等,从这些方法中可获得的信息包括平均粒径、粒径分布、粒子浓度、粒子形状、分子质量估计、多分散性、流体动力学相互关系和凝聚机制等。

10.溶出测试

该技术仍在发展中,目前较好的方法是将少量的已知量的混悬剂像“袋茶”一样浸在浆法设备中合适的溶出介质中。必须进行实验条件的优化(搅拌速度、介质的体积和类型、温度等),才能得到可重现的结果。

11.含量均一性

对于以体积作为“使用单位”的混悬剂,或从混合均匀的分散容器中取样,或从混悬剂的上、中、下部取样等情况来说,含量均一性是重要的测试项目。

12.zeta电位

用移液管将大约1mL的混悬液转移到塑料比色皿中,并用蒸馏水稀释。使用zeta电位测定软件进行测量。参数设定为温度25℃和折射率1.33。分别在混悬剂制备完成后第0、7、14、21和28天测定混悬剂的zeta电位。

13.其他项目

应该在与传统液体溶液相似的条件下进行效价、与主要容器瓶塞系统的相容性、防腐剂效果、模拟使用测试、开瓶扭矩等,也要保证取样前充分混匀容器内容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