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日本人的不满:对制服的抗拒与反思

日本人的不满:对制服的抗拒与反思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说支持制服在日本是大势,但反对声音从未断绝过,受自由之潮影响,近些年还有变成反对声浪的趋势,素来以“嘎忙”(忍耐)著称,逆来顺受地裹在制服里的反对制服的那些日本人,终于也发出了“不做‘制服’的奴隶”的呐喊。当时的校服制度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学校和国家对学生享有权利的问题,是日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把学生工具化的具体措施之一。

日本人的不满:对制服的抗拒与反思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些日本人感受到了制服对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个性发挥等的压抑、压制,就开始寻求反抗。

虽说支持制服在日本是大势,但反对声音从未断绝过,受自由之潮影响,近些年还有变成反对声浪的趋势,素来以“嘎忙”(忍耐)著称,逆来顺受地裹在制服里的反对制服的那些日本人,终于也发出了“不做‘制服’的奴隶”的呐喊

明治西化,服饰也洋化,整个日本就像热血青年般,吃牛肉锅穿洋装。洋装既然穿在身,心自然也不全是日本心了,于是保护传统服饰、反对洋装的声音就渐渐出现了。不过,有皇上皇后带头穿洋装,而且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皇家握有实权的明治大帝带头,慢慢地反对声音也就偃旗息鼓了。不过,也有立场十分坚定的,比如当时的作家、歌人、文化学院的创立者与谢野晶子就在1921年(大正十年,明治天皇去世10年后)的时候,公开站出来反对学生服装制服制。她总结了三点反对理由:一是校服埋没个人性;二是校服具有阶级的差别思想(这主要是就当时华美的华族学校制服与一般学校制服之差别而言);三是校服虐杀女子的容姿美。她认为,“学校既不是监狱也不是军队,是学生时代的青春女子生活学习的地方……从自由教育的角度来看,制服是旧式封建专制主义遗留下来的糟粕……”云云。因此,她在自己创立的文华学院里不设制服,所有学生都穿既美观有个性又轻快活泼的洋服,成为当时重视个性和美的一种教育模式。大正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15年,但大正前期可以说是继承了明治时代的遗产并维持了一个盛世的时期,而后期则受欧洲影响民族自决浪潮十分兴盛,民主自由的气息浓厚,文学气息清新,因此,大正时代后来还被称为“大正民主”。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才会允许与谢野晶子等人的率性之言率性发展,也才有了这种重视个性和美的学校教育模式出现。

经过了战时的一段服装发展的黑暗时期,战后,洋装开始一路顺风顺水,制服也随之渗透进各行各业,但同时也迎来了对制服的赞否之讨论。正如李长声老师的新书《瓢箪鲶闲话》中的“瓢箪鲶”那样,按下葫芦起来瓢,反对制服的声音又是此起彼伏,而且理由也都冠冕堂皇,诸如“扼杀了企业员工的个性”“制服使员工随众性增强从而导致创造性趋向泯灭”“不是审美疲劳而是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根本就无美可审”之类。但与制服的正面意义如“制服使人团体意识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增强”以及“制服使得组织成员的忠诚感增强”“制服使人的行为更加规范,增强向心力”等相比,反对理由明显不够充分,也因此使得制服得以风行,反对无力。

这期间学校制服也得以大力发展,一开始为追求运动方便而放弃和服校装,借洋化之风,那时只要是洋东西就都好,自然也就没多少人说洋服不好。所以在20世纪30年代可以说是学生主动要求穿制服,认为这是文明的象征,这正符合当时大多数校方的思虑,因此,学生的主动要求可谓与校方一拍即合,后经政府、大众认可,校服也自然走向了制度化。

当时的校服制度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学校和国家对学生享有权利的问题,是日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把学生工具化的具体措施之一。而当国家完成现代化之后,制服又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关联、社会潮流等。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学生制服已经几乎完全制度化后,却又掀起了反对制服的抗议活动,其实这就是衍生出来的社会现象的具体表现之一。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就在自传里写过,他的中学是最早反对穿校服的学校之一,而反对的理由和一些教育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还是制服压抑个性、束缚自由、昂贵又不能经常清洗等。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女学生为扮萌扮可爱而把水手服加以改造修饰,从而引动了那些具有“非正常制服情结”之流的异常恋物癖后,再加上女学生中间出现了以水手服为招牌进行“援助交际”的现象,甚至一些情色经营者们也都挖空心思利用水手服做文章以牟利,于是,泛泛意义上的反对制服声音被学校制服尤其是女学生的水手服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所吸引,反对者们开始对校服进行无情的鞭挞。

我们还是先听听校服的穿着者——反对派学生们的具体反对声音吧。

制服卖春女学生

有些学生是直接从历史上的制服功用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他们发声问道:“所谓的制服在过去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那是为了在战争中分清敌我而穿的,那么,为什么那种战争时代的产物现在还必须继承呢?”也有些反对制服的学生认为,作为职业人穿制服是完全应该的,但作为义务教育时期的学生必须穿制服和黑皮鞋、白袜子,而且不能做发型、抹头油、打发蜡、戴耳环等,被管制得太过分了,因此不能忍受。况且作为中学生,正是身体成长最快的时期,这样的时期每日必须穿着那种僵硬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校服,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总而言之,这种“强制”的东西本身就不可理喻。还有学生说:“我从一开始就讨厌制服,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穿校服不行?我也不明白是谁以什么理由制定了学生必须穿校服的校规,这不是从义务教育时期就剥夺了学生的个人表达自由吗?如果大家都认为校服抑制了个性,那么,共同来打破“校规”才是更有价值的事,最起码也要达到穿校服上学,进了校舍可以穿私服的最低标准等”。(www.daowen.com)

如果说上面的这些反对声音还很片面,也显得幼稚、不理性,那么,以下反对校服制的学校总结出来的理由就不得不让人正视了。他们对校服持否定立场的理由是:第一,因日本是岛国,季节、天气变化既快又大,所以以固定的校服难以灵活地应对季节的推移和天气的瞬息万变,特别是在季节、天气转换之际,冷暖瞬变,校服不能起到及时的应对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服是非常不方便的;第二,因制服缺乏自主性,每天穿着同样的衣服,这让学生难以发挥个性,当然也不能以舒服的衣着接受授业,久而久之,学生的自由想象能力都会受到抑制,那么,结果就是培养出的都是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学生;第三,从经济效果上来看,校服都是学校指定服装商定制的,自然价格不菲,而且还需要定制适合季节的数套制服,而这种价格不菲的校服毕业后就不能穿着了,这不仅会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而且还不利于节约。综上,校服的穿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校服被严格的校规所保护,而这种规则是以一种从上而下、俯视孩子们的角度来制定的,那么,校服的存续方式,就应该以更灵活一些的应对方法去重新考虑。

不想裹在制服里的日本人

《日本校服的社会文化论》更加具体地记述了持不同观点人士从经济性、平等性、便利性和精神性几方面的具体论述。

赞成论者认为:首先,从经济性来看,只要购买了校服,接下来可以一直穿三年而不用再买很多衣服,可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从这个角度来看,校服是很经济的。其次,大家都穿制服,就避免了因服装不同而显露出的贫富差距意识。同样,因大家衣着相同,从外观看也就不会产生诸如羡慕、嫉妒等心理,使得学生们能和平相处。而且还因自己就是校服族,所以,学生在家里也不会因兄弟姐妹们参加工作有了收入以至穿着有流行感而感觉自己与别人有差别,产生自卑感等,这是唯有校服才能带来的平等感。制服赞成者们还认为,校服有无可比拟的便利性,穿上它去参加活动时,不用纠结于穿什么衣服去才得体而又不失礼这些烦琐事情,可谓是“冠婚葬祭”所有仪式通用。而且,穿上它,还能一眼识别出是哪所学校的学生,另外还会让别人时刻意识到这是作为被保护对象的学生。从这些意义上看,校服简直就是“神器”。最后是制服的精神性,赞成者认为,穿上制服,学生自然就提高了自觉性,在学习上也可以集中精神。正因为制服在身,压制住了学生的个性,才使得学生能够在心静的氛围里进入学习状态。此外,制服在身,还会使得学生们在集体活动中能自觉遵守纪律,保证秩序,同理,也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一体感和连带意识。而且,由于制服的简素美,还能给个人的行动带来自制效果,并能使学校的教育环境维持在一个良好状态中。当然,因为学校主要是进行集体活动,赞成者认为,让学生穿上制服,也有借校服的各种优点来让学校整体的教育活动效率得以提高的期望。

那么,反对穿校服者在这四点上又是如何认为的呢?

首先,他们认为校服是品牌生产,因此价格相当高(日本学生制服一套要三四万日元,折合人民币2 000元左右),而且,毕业后就不能穿了,既贵又不能久穿,当然不具备经济性。其次,因每个人的体形、个性都不同,所以,校服对学生来说有合适的,也有不合适的,说穿同样的制服能显示出平等,简直是大脑短路的想法。而且,不能表现出个性的制服,是无视穿制服之人的自主性,这在真正意义上来说,根本谈不上平等。第三,校服不能经常清洗,因此不卫生,又不能根据季节的变化起到灵活应对的作用,尤其是要连续穿3年,这根本不适应发育期学生的体型变化。当然,从自由民主的权利上来看,穿上制服,也就丧失了自由行动的权利,所以,制服谈不上具有便利性。最后的精神性,反对论者认为,制服使得学生不能发挥个性,是把学生自主的眼睛摘掉了,让学生变成了瞎子,妨碍了喜欢潇洒装束、有自我表现欲的学生的人权。被制服管束,被纪律所束缚,不利于学生的精神卫生,而且一穿就是3年,就像让你在3年的时间里每天都吃一盘炒白菜,肯定腻了,当然也就难以做到良好的心情转换。穿上制服,还要被作为团体成员管理,不许展现个性,这会在学生心里留下不满。穿上制服也就等于把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的创造性扼杀,成为没有个性的被统一心灵的人。

总而言之,校服赞成论者也罢,反对论者也罢,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明显的是,制服赞成论者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一个简单的理由就是如果学校废止了校服,允许学生自由着装之后,学生又会费心于穿什么、怎么穿,这就又产生了新的烦恼,特别是女生为每天的服饰搭配绞尽脑汁,在这种情况下,制服反而减轻了选择压力。而且,事实上,进入21世纪,不仅反对校服制的学校有些已经穿回了校服,而且,受制服的衍生产品影响,现今的社会上竟然出现了“仿制服”的潮流,在着装自由的校园,女生们自愿穿上了制服,把市场上的服装、仿制服、其他学校的制服混搭在一起,校服似乎已经走上了五彩缤纷的新路。记得1989年在联合国的儿童人权委员会开会期间,日本的学生曾经随日本代表团一起赴日内瓦参加会议,但会议期间,没有任何征兆地,日本学生向联合国儿童人权委员会提出了“废止制服”的申请,不过联合国儿童人权委员会不客气地把申请搁下了。开什么玩笑,这个世界上穿不上校服的国家比比皆是,你们竟要脱掉校服,简直就是在这儿捣乱。一时间,日本学生的动议成为世界范围的笑柄。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日本的制服反对者们妄想让学生脱掉校服,还其自由,那实则近乎于开玩笑了。虽然也曾有名人如教育家与谢野晶子和东野圭吾之辈赞成废除校服,但纵观日本人整体的制服情结,这还真是任重而道远的艰难之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