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答国家发改委的重大关切,省人民政府于2010年8月向国家发改委报送了《关于立项建设引汉济渭工程有关意见的函》。其重要内容如下。
(1)重申了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是引汉济渭工程将为关中经济区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保障。据预测,到2020年关中地区总人口超过3000万人,西安将建成1000万人口以上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加快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等中心城市和一大批城镇、特色优势产业园区的建设,城镇化率由现状的43%提高到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即使在全面强化节水和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水资源和非传统水源的条件下,到2020年关中地区年均缺水量仍有16.9亿立方米,一般干旱年缺水达24.1亿立方米。立足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建设引汉济渭工程是解决近中期关中地区缺水问题唯一现实可行的选择。二是引汉济渭工程将为渭河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创造基础条件。引汉济渭工程建成通水后,通过替代超采的地下水、退还生态水和增加达标排放水量等方式,将使渭河水量增加7亿~8亿立方米,可提高河流水质自净能力,遏制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增加了渭河入黄河水量,为黄河的治理做出贡献,同时还将通过减少地下水超采,减轻关中各大中城市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对城市环境的危害。三是促进陕北地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陕西省是国家规划的重要能源化工基地,但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建设引汉济渭工程,可增加入黄河水量7亿~8亿立方米,从而为陕西省争取较多地利用黄河干流水资源创造条件。
(2)承诺将进一步全面加强节水、治污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按照规划建设调水工程“三先三后”的原则,陕西省将不断加大节水、治污和水资源保护力度。农业节水将通过狠抓种植结构调整和抗旱品种推广,全面推行渠道防渗、暗管输水和田间节水措施,使关中地区12个大型灌区水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工业节水将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全面推广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5立方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为24立方米),主要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城市节水将大力推进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推广节水器具,鼓励中水回用,逐步提高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和自来水价格,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治污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省政府已制定出台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办法》(省政府令第139号)、《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试行)》(陕政办发〔2009〕159号)等政策法规,对污染严重的“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关停并转,停止在渭河流域新建造纸、果汁、化工等高污染项目,实行清洁生产,严格达标排放。同时建立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制度,并已对出境水质污染物超标的市扣缴了污染补偿资金,排污控制取得良好效果。关中地区的54个县(市、区)将实现每个县城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和一座标准化垃圾处理设施,城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60%以上,其中西安达到80%以上,其他中心城市达到70%以上,县城达到50%以上。通过以上措施,规划到2020年,关中地区水资源消耗和水环境污染显著降低,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渭河干流达到Ⅲ类水质,把关中地区建设成为全国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先进地区和西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示范经济区。
(3)抓紧同步规划实施引汉济渭工程输配水配套设施建设。鉴于引汉济渭工程规模较大,同时考虑关中用水量有一个逐步增长过程,陕西省将按照“一次总体规划、相继安排实施、分期增加供水”的建设原则,工程建设安排上首先完建汉江支流子午河上的三河口水库和秦岭隧洞,自流调取子午河水量,2020年实现供水5亿立方米,相继适时安排汉江干流上的黄金峡水库、黄金峡泵站和黄金峡—三河口隧洞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增加供水量,2025年实现供水1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最终供水规模15亿立方米。为保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尽早发挥效益,在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前期工作中,陕西省已对输配水工程进行了专题研究并编制了专项规划。总体方案是以石头河水库、黑河金盆水库向西安、宝鸡、咸阳供水工程为基础,增建黑河—西安—渭南—华县输水干线、黑河—咸阳—阎良输水干线以及武功—杨凌输水支线,基本上以自压供水方式覆盖全部供水对象,输水干支线全长373千米,并与城市和县城总体规划与城区供水管网建设做好衔接,构建安全高效的关中供水网络体系。在实施引汉济渭工程的同时,陕西省将统筹规划,分步适时启动实施新建输配水工程,在2025年前,先期建成黑河—西安段输水干线,全部建成黑河—咸阳—阎良输水干线和武功—杨凌输水支线以及相关城镇、产业园区的供水管网工程,满足供水10亿立方米的需要;在2030年前,全面完成剩余输水干支线和供水管网工程建设任务,满足最终供水15亿立方米的需要。
(4)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骨干设施,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和效益发挥的关键措施,是实现全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根本保障。为此,陕西省将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统筹水资源开发利用;二是严格控制开发地下水;三是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四是充分运用经济调节手段,促进水源结构优化调整,形成与保证引汉济渭工程良性运行、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相适应的水价体系。(www.daowen.com)
(5)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工程建设资金。在项目建议书阶段,省政府常务会议已专题研究了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在尽可能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融资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政府投资部分由省政府和受水区地方政府按分配水量共同筹集,地方政府可通过出让用水权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同时积极争取中央投资补助和利用外资。在项目下阶段前期工作中,陕西省还将进一步研究企业参与投资建设的可行方案。考虑到引汉济渭工程对陕西省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治理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发挥骨干作用,对黄河下游的治理也将做出重要贡献。陕西省政府请求国家按照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对引汉济渭工程投资给予补助。由于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工期较长,解决关中缺水问题又非常紧迫,如在项目建议书审批阶段难以明确中央投资补助数量,为加快开展下阶段项目前期工作,促使工程早日开工建设,陕西省承诺工程建设资金以陕西省为主筹措解决,中央投资补助问题待时机成熟时再行研究确定。
(6)构建引汉济渭工程良性运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引汉济渭工程特点,陕西省认真研究了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借鉴国内外大型调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建管一体”的基本思路。为加强对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领导,省政府已经成立了“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及其下设的办公室,批准了引汉济渭工程项目法人组建方案,目前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履行项目法人职责,负责组织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待国家正式批复工程项目后,将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基础上组建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管理局,负责工程的建设管理,工程建成投运后,转为引汉济渭工程管理局,负责工程的运行管理。在项目下阶段前期工作中,陕西省将按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水资源管理制度、水价管理制度改革,为引汉济渭工程的良性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7)就工程影响问题继续做好与湖北省的沟通协调工作。陕西省汉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年产径流量259亿立方米,现状年用水量仅21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程度很低。规划2030年陕西省汉江流域年用水量为30亿立方米,即使加上引汉济渭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共计年用水量45亿立方米,预留水量仅占年径流量的17.4%,折合陕西省汉江流域人均用水量为456立方米,仍显著低于汉江中下游流域人均用水量852立方米。为了不对汉江下游省份用水造成影响,已分别委托长江委设计院和长江水资源保护研究所,对汉江下游的用水影响和水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专题研究,得出的结是,引汉济渭工程年调水10亿立方米时,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年平均可调水量0.9亿立方米,影响汉江下游多年平均供水量0.37亿立方米,影响程度分别约为1%和0.2%;年调水15亿立方米时,除个别特枯年份外,造成的影响无明显变化。由于引汉济渭工程调水量占汉江下游水量比例很低,因而对汉江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是轻微的。为取得湖北省对引汉济渭工程的理解和支持,省政府分管领导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已与湖北省有关方面进行了沟通,并将进一步研究有关措施,把引汉济渭工程对汉江下游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并继续主动做好与湖北省的沟通协调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