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读关中干旱:干渴之困再次上演

解读关中干旱:干渴之困再次上演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关中之渴再度凸现,1995年60年一遇的罕见干旱再次震惊全省。其实,这一问题早已显现,以至1991年4月6—19日来陕西视察的水利部原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发出了“抢救西安”的强烈呼吁,并为之迅速行动,很快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促成了石头河水库向西安市供水的应急供水工程建设,进而促成了西安市黑河供水工程建设,使西安市度过了极度缺水的一个时期。

解读关中干旱:干渴之困再次上演

这里曾经是“天府之国”一词的发源地,这里曾经是13个王朝历时1100余年的建都地,这里东西横亘着中国的父亲山——秦岭主峰,流淌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长子渭河,这里也曾经多次因干旱而饿殍载道、民不聊生,这里也因此有了和都江堰、灵渠一样历经数千年的郑国渠。十年九旱是她的基本特点,善治秦者先治水是她千年的结论——这就是陕西关中

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关中之渴再度凸现,1995年60年一遇的罕见干旱再次震惊全省。从前一年的12月初到当年的7月中旬,连续220多天未下有效降雨,尽管西安全市的消防车每天几乎全部出动,从四面八方向西安拉水,尽管全省的矿泉水都在向西安集中,但全市每天的供水量仍不及需求量的一半。部分学校因缺水放假,一些农村人口因缺水被迫投亲靠友,不少企业因缺水停产,农业也因此严重减产。但旱灾的影响还不止于此,还有地下水严重超采,西安市区地面因此沉降加快,地裂缝活动加剧,大雁塔成为“斜塔”,严重的地质灾害危及西安。其实,这一问题早已显现,以至1991年4月6—19日来陕西视察的水利部原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发出了“抢救西安”的强烈呼吁,并为之迅速行动,很快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促成了石头河水库向西安市供水的应急供水工程建设,进而促成了西安市黑河供水工程建设,使西安市度过了极度缺水的一个时期。

6年之后的2001年10月,钱正英副主席又率由两院院士、专家和国家发改委、建设部、水利部、环保部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考察团,对陕西省渭河流域进行了全面考察。随后全国政协《关于渭河流域综合治理问题的调研报告》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要求将渭河综合治理列入重要议程,充分论证,做好规划,统筹考虑环保和生态问题。按此精神,陕西省在水利部和黄委会指导下,组织有关部门,于2002年12月编制出台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www.daowen.com)

时间到了2003年,从8月24日到10月6日,渭河连续发生6次大洪水,3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部分灾区还出现了一些社会稳定问题。在洪水刚刚退去的10月中旬,水利部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渭河综合治理规划,还是钱正英副主席,本该做最后总结性讲话的她,第一个站出来充满深情地说:“我是怀着对渭河、对陕西人民负疚的心情,以中国唯一一个没有本科毕业证的院士的身份发言:渭河治理必须尽快实施,不但要解决渭河的洪水问题,还应考虑关中13亿方的缺水问题。”(13亿是在关中水的使用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强化了各种节水措施后的最低缺水量,占关中当时实际生活和工业用水的约80%,笔者注。)她说,在不足400千米的地段上,聚集了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这么多的大中城市,其城市、经济、文化上的密集度,在世界上屈指可数,堪与欧洲的罗纳河流域相媲美,如能很好地解决水的问题,其发展前途不可估量。在她的心里,水成为关中发展的最大问题。

“在粮食、能源与水资源三大战略资源中,陕西省能源资源丰富,粮食基本自给,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时任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在制定全省“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对陕西省情的基本判断,也正是基于这个基本判断,当年他亲自挂帅和分管副省长王寿森带队调研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其“找水”成为调研成果提出的解决陕西水资源问题的五大(节水、保水、治水、找水、管水)措施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