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业、美容业与奢侈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牢牢控制在两难境地之中:一方面把我们的胃口吊得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推出的产品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即。
1998年9月24日出版的法国大众消费周刊《LSA》提到了50岁家庭妇女的早亡问题,并援引了不同时代营销专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家庭妇女们每天在同一时间收看同一频道的电视节目,去同样的商场买同样的商品。我们一直以为她们是同一类人,其实她们各有不同,对她们彼此之间的差别,我们需要赶紧着手研究。”不无歉意的口吻表明,市场营销并不总是有理。写过《第三类女性》的哲学家利波维斯基说:“现在,家庭妇女的黄金年龄比我们的还短。”
女人对差异化时尚的追求最能表现她们的多样性,然而时尚却因为贸易与文化的全球化不得不走向统一。为适应这种全球化,铁里·慕格勒开始尝试打造一种完全数字化的虚拟模特,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把所有女性的优缺点集于一身,让每个女人都能从这个虚拟模特身上找到自己的身影。
与此同时,奢侈品企业纷纷玩起了找朋友游戏(游戏规则:准备10把椅子,让10位小朋友围坐一圈,由第11位小朋友在音乐声中沿同一方向转圈跑,音乐停止时转到谁的位置,谁便站起来接替跑圈的孩子,前者坐下;如音乐停止时转圈者正好转到二人之间,没有找到接替者则被淘汰,下一轮再选一位小朋友转圈,同时减掉一把椅子——译者注),大力发掘社会上有才华却被埋没的贤达高人来替代公司内的平庸之辈。LVMH集团率先行动,采取果断措施吐故纳新,高薪延聘、招贤纳士。作风务实的美国设计师在法国时尚界的找朋友游戏中备受青睐:马克·雅各布(Marc Jacobs)进入路易·威登集团,成为该集团有史以来第一个男、女成衣总设计师;纳西索·罗德里格斯(Narciso Rodriguez)接掌了劳尔公司服装款式主持人的帅印;迈克·高仕(Michael Kors)则入主赛琳箱包公司。而从来不会安分守己的英国设计师也榜上有名:约翰·加利亚诺去了迪奥,亚历山大·马克·奎恩进了纪梵希。法国时尚界对这种崇洋媚外、有损尊严的犯罪行径深感不安、痛苦万状。毕业于卡尚高等师范学院(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Cachan,1912年成立于巴黎,侧重技术教育——译者注)的纯种法国人让-保罗·高提耶据说一直倾心迪奥公司,但在世界级的奢侈品大佬贝尔纳·阿尔诺面前也不得不俯首称臣。其实贝氏对约翰·加利亚诺本无好感,之所以接受这个英国人,完全是手下人建议的结果。为兵敢谏、为将善纳方能百战百胜。喜欢乱说乱动的英国佬加利亚诺加入迪奥前一直在纪梵希公司,尽管他让公司的所有人都不得安宁,但公司上下却无不为其才华所叹服。精通用人之道的贝老板听到反映,再加上贝老板对几乎成为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私人设计师的纪梵希向来就不感冒,便赶紧把加利亚诺调到名气比纪梵希还大的迪奥任艺术总监,结果迪奥的营业额一下增长了三倍。(www.daowen.com)
除了LVMH,其他品牌也都感染了这股喜新厌旧之风,赌徒般地把宝全部押在重金请来的新人身上:爱马仕聘请了比利时的另类设计师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葡萄牙的克里斯蒂娜·奥蒂斯(Christina Ortiz)接替了浪凡现任设计师奥希马·维索兰度(Ocimar Versolato),法国人斯特凡·罗兰(Stephane Rolland)顶掉了让-路易·雪莱(Jean-Louis Scherrer)公司的伯纳德·佩里斯(Bernard Perris),另一个法国人尼古拉·盖斯奇埃尔(Nicolas Guesquiere)应邀入主巴黎世家,新加坡设计师鄞昌涛(Andrew GN)接掌了皮埃尔·巴曼(Pierre Balmain)设计帅印,智利人奥克塔维奥·皮扎罗(Octavio Pizarro)令昏昏欲睡的杰奎斯·菲斯(Jacques Fath)公司雄风重振,英国女设计师斯特拉·麦卡特尼(Stella Mc Cartney)加盟蔻依(Chloe)公司,纽约设计师阿尔伯·艾尔巴茨(Albert Elbaz)则令姬·龙雪公司声名大噪……
这场人事变迁就像甲级足球俱乐部的球星转会,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大牌们为争夺巨大的时尚市场而进行的金钱与心理豪赌。对一家注重形象的企业来说,其外在表现并不只限于简单的社会认可,它还体现在产品用户的使用效果上。服装、饰品、护肤品、化妆品,所有这些东西都是为了让我们通过大把花钱来遮盖自身缺陷,让缺少魅力的身体最终充满魅力,让经过修整的形象可以坦然示众。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除了真面目,我们每个人都有若干假面具,既能以伪装欺人,也可以假象自欺。”在逢场而做的施媚与渔色游戏中,伪装和假象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有人总结道:“既可以先予后取,又可以犹抱琵琶半遮面,还可以以假乱真、欲擒故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来,在时尚对男女间这种试探与勾引的极力渲染下,宣扬色情文学与色情艺术的黄书淫画开始泛滥成灾,平庸低俗的文字和下流不堪的画面令人作呕。
时装业、美容业与奢侈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我们牢牢控制在两难境地之中:一方面把我们的胃口吊得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推出的产品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即。人体包装不断花样翻新,诱使消费者越来越在意别人的注视和仰慕。“不论贫富、不分老幼、不管男女,所有社会成员都受到了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因为这种文化无孔不入,具有极大的侵略性。之所以无人幸免,主要是因为人们在享用这种文化产品时获得了某种快感。但这快感来得太容易,因而也就显得肤浅。”这就是消费社会学家的观点。社会姑息了时尚的为非作歹,认为时尚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翻不起大浪头”,然而,很快人们就会发现,凡事都有例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