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们终于开始改变他们的穿衣方式,他们的穿着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随意性。男人们也要通过身上的衣服来证明自己有权选择服装穿着方式、个性表现方式和情绪表达方式。
平针面料成了男人们的最爱,他们把它贴在墙壁上、盖在家具上,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把它穿在身上。用这种面料做成的衣服不论在车里坐几个小时都不会变形。德国迪奥纶平针公司(Diolen Jersey)的广告说得好:“男人就该永远追求裤线笔直、西装笔挺。”虽说笔挺的西装把男人的上身裹得紧紧的,笔直的西裤把男人的两腿绷得直直的,可他们一天到晚穿着这身行头居然一点也不觉得难受。
做西装的高兴了,理发的却苦了,因为男人们都不爱剪头发了,理发业因此减少了50%的营业额。为了抵制男性顾客的背叛,理发师们掀起了一场广告战,隆重推出了一种新式服务:不用剪发的魔幻整型技术。实际上就是先用香波洗整再用吹风机定型,据说可保留10到15天。他们的广告是这样说的:“请保持良好的理发习惯吧,它会令您身心愉悦。自行处理只会让您的秀发受到损伤。”如此处心积虑,男人们却依然无动于衷。理发师们一筹莫展。
历史的发展不乏巧合,一向热衷于消费的女人们看上了芭铎走到哪戴到哪的那头假发,这种假发规格统一、不分男女,一共有六种颜色,每款120法郎。不爱理发的男人们这下可以从女伴那里借来假发扮酷了。为了一酷到底,他们开始蓄髭,并找理发师修出各种形状,后者依留髭多少收费70到100法郎不等。最时髦的是土耳其式短髭,这种浓密的短髭像毛毡一样盖住上嘴唇,让越来越像太监的男人们多少添了点男子气。蓄了短髭的男人趾高气扬,其实最得意的还是腰包见鼓的理发师。
1974年,瓦勒里·吉斯卡尔·德斯坦(Valery Giscard d’Estaing)登上了法国总统的宝座,同年,法国著名电影演员兼导演让-克劳德·布里亚利(Jean-Claude Brialy)荣获男士风采奖。这是由巴黎纺织界于1969年发起的一个荣誉性颁奖活动,乔治·德斯克里埃(Georges Descrieres)、艾迪·巴克莱(Eddie Barclay)、丹尼尔·塞卡尔迪(Daniel Ceccaldi)、多米尼克·帕图瑞尔(Dominique Paturel)等影视界的男明星都曾先后获此殊荣。按规定,任何人都可以参加颁奖仪式并与获奖者合影留念,沾点风采的光。尽管如此,男人们还是不感兴趣,他们不愿意让别人替自己的穿戴拿主意,更不愿意别人穿什么自己就穿什么。曾为戴高乐将军做过衣服的男装设计师、法国上塞纳省(Hauts De Seine,法兰西岛大区的一部分)议员、世界男装设计师联合会主席保尔·伏克莱尔(Paul Vauclair)一向主张穿衣要穿出时代感和社会感,他曾向德斯坦总统婉转建言:“瓦勒里·吉斯卡尔·德斯坦先生说过,要像我们大家一样地生活,那么他外在的穿着就要和他内在的思想一致起来。他应该从那种过时的、保守的古典主义风格中摆脱出来,他不宜总穿那些没形没款、颜色灰暗的衣服,应该表现出一点开放精神,把自己打扮得更年轻些。”其实,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在总统竞选时就曾极力主张恢复法国的活力,只是经济危机让这个国家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还是传统时尚占了上风。有人对此评价道:“为了营造73/74年冬季时尚,尽管成衣制造商们一心求变,但法国的时尚却依然缺乏新意、波澜不兴。总体而言,发布会上的新作设计平庸、色彩灰暗、抱残守缺、乏善可陈……”这边的法国固守传统,那边的英国更是回归到了四十年代。变革需要时间,人类社会正在为明天的辉煌积蓄能量。(www.daowen.com)
1976年,曾经大肆鼓吹牛奶美容的英国服装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和马尔科姆·麦克拉伦(Malcom Mclaren)在伦敦挑起了风靡一时的朋克(Punk,原为一种旋律简单、重复、激烈的摇滚音乐,后来发展成以反叛和无政府为特征的生活态度。——译者注)运动。他们以“性”为名开了一家服装店,专卖那些引发男性勃起联想的服装服饰,目的就是要狠狠刺激一下那些虚伪的中产阶级。电光石火般划过历史的夜空后,朋克运动便被人们对装束和物质的追求所淹没了。后来,纽约的时尚宗师和流行趋势开创者彼得·约克(Peter York)又在美国催生了一个新兴阶层:雅皮士(Yuppy: Young Urban Professional People)。顾名思义,雅皮士指的是城市职业青年,这些人虽然层次较高,但过于狂妄自大,而且一门心思只想赚钱。
1979年,法国高级时装的营业额达到了一百亿法郎,与此同时,巴黎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指数大涨了18%,而同期的纽约证交所股指仅上涨5%,东京则只涨了2%。同年,首届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从埃菲尔铁塔脚下开始了它的一万公里行程。“没有不可能的事。男人们终于开始改变他们的穿衣方式,他们的穿着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的随意性。像此前的女人们一样,男人们也要通过身上的衣服来证明自己有权选择服装穿着方式、个性表现方式和情绪表达方式。”这是达尼尔·赫施特为他推出的“自由式男装”所做的广告。它表现了男人对穿着自由的渴望。
男人渴望自由,女人更需要解放。据有关社会组织和人士揭露,全世界总共有五百万妇女遭受过割礼的摧残。迄今为止,这种“为使女人更完美而去掉其生殖器多余部分”的野蛮习俗依然在非洲大陆四处泛滥。不管在哪里,让人心疼的总是女人。对于西方女性来说,年复一年的流行趋势始终在逼迫她们“为赶上时代潮流而努力保持身材”。由法国生物学家斯黛拉·德·罗斯奈(Stella De Rosnay)和乔尔·德·罗斯奈(Joel De Rosnay)合著的一本养生书提出了越来越普遍的“恶吃”问题。此书一经问世便高居法国畅销书榜首,其销量最终突破了12万册。的确,我们吃得太多,太丰盛,甚至太恶劣了!营养学家和运动学家们每天都在告诫女人们(当然还有男人们)要少吃油腻、控制烟酒,时尚大师们更恨不得让每个人的身材都赶上模特。
法国伊兰纤姿(Elancyl)美体公司开始出售一种怪异的、靠按摩去除脂肪的减肥工具。这种工具用塑料做成,带两个把手,有一面像刺猬一样布满尖头。使用者先要在相关部位抹上配售的减肥香皂,再用这种工具去使劲按摩。这种“妙不可言”的按摩器立刻让化妆品制造商们发现了新大陆,他们突然明白了该如何满足人们对完美身材和完美外表的追求,如何引导消费者自己动手保持健美。而少数美国妇女(主要是一些女权主义者、女知识分子和女同性恋者)却拒绝靠人为手段来改变自己的身体,她们认为,自己的身体生下来什么样就该什么样,只有保持原样才是最美的(哪怕是患有多毛症的身体)。可惜,这种对器械的抵制却无人响应。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的身体应该变成什么样就必须让它变成什么样,所以需要给身体按摩、擦拭、排毒、润滑、吸脂,甚至动手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