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阿波罗时代:女性开启太空探索之旅

阿波罗时代:女性开启太空探索之旅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7年10月24日,克里斯汀·迪奥死于心肌梗塞。1962年1月,伊夫·圣洛朗面向全世界女性展出了他以自己公司名义设计的作品。当然,这里所指的女性不是贵妇和淑女,而是追求性感、奔放不羁的青春女性。每天,店内的演员明星络绎不绝。一向孤高自傲的巴黎时装公会对他的行径大为光火,威胁要开除这个卑贱的叛逆者。与此同时,卡丹还在策划生产一种大众化、实用化的女裙,那就是用一种特殊合成面料批量生产、每条只卖100法郎的卡丹娜裙。

时尚毕竟不属于未来,它只存在于过去,而且喜欢永无休止地把过去的东西翻新再翻新。

1957年10月24日,克里斯汀·迪奥死于心肌梗塞。他的过早陨落意味着某种富于连续性和历史性的设计思想从此走向衰亡。几个月后,一位年仅21岁,“裤腿细长、奇瘦无比,总是睁着两只大大的近视眼不说不动”的年轻人接过了迪奥家族的设计接力棒。新闻媒体不遗余力地对他的横空出世表示着欢迎:“伊夫·马蒂厄·圣洛朗(Yves Matthieu Saint Lorent)拯救了法兰西!”最初,圣洛朗经常使用简单的直线来表现法国奢侈业时尚的经典与传统,越往后,迪奥家族就越不能容忍他这种日益大胆、日益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很快,他就被更加听话的另一位设计师马克·伯翰(Marc Bohan)顶掉了。1962年1月,伊夫·圣洛朗面向全世界女性展出了他以自己公司名义设计的作品。当然,这里所指的女性不是贵妇和淑女,而是追求性感、奔放不羁的青春女性。伊夫·圣洛朗与她们年龄相仿,他绝不想去招惹她们的母亲那一代人。相比之下,圣洛朗为时装界带来的青春气息让其他设计师一下子就变得老气横秋,只好赶紧步其后尘,希冀用同样的青春疗法来自保。

有时,风尚与习俗的开放并不一定是通过舆论自由实现的。伊夫·圣洛朗一向心如止水,但在他的良师益友皮埃尔·贝尔热(Pierre Berge)的鼓动下,他开始与玛吉·鲁夫、朗万(Lanvin)、格莱丝夫人、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姬·龙雪(Guy Laroche)、雅克·海姆(时任巴黎时装公会主席)、尼纳·芮奇等高级定制设计师一起转变设计风格、求新求变。这一来,就像在新闻界投下了激起千层巨浪的一块石头。面对纷至沓来的抄袭与众说纷纭的批评,这些设计师越来越怒不可遏,他们拒绝接受媒体的评头论足,更无法容忍各家女性报纸支持成衣、贬损高级时装的狗屁文章!因此,从那时直到1967年,他们开始联手对媒体封锁消息,只是在新作品发布会的前一天才给一些由他们精心挑选的记者发出通知。对于这些设计大师来说,唯一应该报道的时尚就是由他们这些时尚之王推出的时尚,而成衣简直是对高雅时尚的侮辱,有什么资格享受报道的优惠!而1964年11月8日的《巴黎竞赛画报》(Paris Match,创刊于1949年——译者注)则发表了这样一段言论:“法国媒体对他们给予了回击,它们说,它们的读者买不起5000法郎(这里指的是1960年1月1日开始使用的新法郎,它与旧法郎的比值为1∶100——译者注)一条的裙子,如果没有媒体的支持,很多设计师可能终生都将默默无闻。而美国媒体更表示,如果巴黎时装界和它们赌气,它们就去别的地方报道,不来巴黎了。”

面对来自多国媒体的威胁,这些惯于独霸时尚界、且销售业绩一直不错的设计师们似乎并不想妥协,他们的报复就是把自己封闭得更死,尽可能减少与媒体的往来。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心齐,像迪奥、香奈儿、考莱哲、巴尔曼(Balmain)、巴杜、纪梵希和格里夫(Griffe)等高级定制设计师就始终没有和媒体断绝联系。

风水十年一转,脑袋十年一换。进入七十年代后,女性理发师开始大肆走红,在圣奥诺雷大街(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e,巴黎最著名、大牌最集中的商业街——译者注)开店的凯伊黛(Carita)姐妹名噪一时。每天,店内的演员明星络绎不绝。姐妹俩考究的服务让每位顾客都显得青春焕发,为业内争相效仿。

一个喜欢收藏记忆的社会对任何稍微有点年头的东西都舍不得放弃。由大众化设计的先驱丹尼斯·法约尔(Denis Fayolle)推出的“一价”式时装吸引了人们对低价时尚与简单色彩的注意力,而低价时尚正是美国运动装带给世人的时尚。小姑娘们翘首以待,希望设计师们赶紧推出适合学生的服装。她们穿够了短裙短袜,更讨厌那些连脖子都裹得严严的制服。太多的成衣品牌只是把高级时装的版型平移过来,不敢开创自己的风格。而高级定制设计师们自始至终都把自己关在象牙塔内,攀登着一座又一座设计高峰,不大理会大街上那些婴儿潮年代出生的孩子们面对新款服装(当然是便宜的)时渴望而惊喜的叫唤。(www.daowen.com)

皮尔·卡丹是一个极擅钻营的机会主义者,他窥到了销售奢侈产品的一条财路,那就是向生产商出售钢笔箱包、香水、内衣甚至家具浴缸的生产许可。一向孤高自傲的巴黎时装公会对他的行径大为光火,威胁要开除这个卑贱的叛逆者。呸!一门心思敛财的卡丹才不管那一套呢,他一意孤行地又推出了一组男式成衣,将其命名为宇宙服装(Cosmo-Corps)。这些“太空装”充分满足了当时人们渴望探索未来的好奇心,甫一问世便在欧洲600多个销售网点同时开卖。与此同时,卡丹还在策划生产一种大众化、实用化的女裙,那就是用一种特殊合成面料批量生产、每条只卖100法郎的卡丹娜裙(Cardine)。

无独有偶,来自贝亚恩省(Bearn,法国旧省名,位于法国西南,以盛产调味汁著名——译者注)的路桥工程师考莱哲(Courrege,即前文提到的法国高级定制设计师——译者注)也发明了一种未来式的服装“调味汁”:他把一个赛璐珞做的女人放到了月球轨道上。这款“酸甜口”的、由直线和斜线组合而成的杰作怎么看怎么像一件潜水服。它最终没有获得成功,因为时尚毕竟不属于未来,它只存在于过去,而且喜欢永无休止地把过去的东西翻新再翻新。然而,这个小小的意外却让一小撮昏聩的设计师感到莫名兴奋,他们开始恬不知耻地剽窃、抄袭这款被月食吞没的设计。一时间,因为有了这些“007”(英国影片中的著名间谍詹姆斯·邦德的代号——译者注)式的特务,法国时尚界居然又显出了几分难得的青春和活力。

永远英雄不死的特工007在《金手指》(Goldfinger)一片中着实把熨帖合体、不同凡响的英国男装展示了一把。法国,这个不可一世的英格兰竞争对手算是白忙活了半天——一场哈英浪潮开始席卷法国的大小商店。巴黎老佛爷商店(Galeries Lafayette)1965年的一则广告这样写道:“古典风范,伸展自如,张弛有度,永不变形,做工精美,穿着舒适,永远全新、全新、全新:这就是来自英国的‘爱福仕马’(Eversmart)西装,精梳纯羊毛面料,时尚男士的最佳选择,每套仅售425法郎。”春天百货的詹姆斯·邦德店还推出了007全系列服装,如灵克(Links)运动上衣、贝瑞塔(Beretta)西裤、福特·诺克斯(Fort Knox)外套夜总会(Night Club)套装等。看过《金手指》电影,你会觉得,穿着这些笔挺的高级服装丝毫不影响你去摸爬滚打,你还可以开着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英国顶级跑车——译者注)大玩追车比赛。就连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007的演员之一——译者注)这样的业余高手穿上这些时装登高爬低,也不会把衣服弄坏。

“美丽园丁”百货商店也适时推出了“量体如影随形、裁衣个性尊贵”的“度身”男装:“几天就能做好,比传统工艺少收费30%,精致的佩洛特衣褶永不变形,细腻的做工保证让您的衣服常穿常新。”穿着这套“禁得起风、淋得了雨”的干净西装,你可能随时会遭到挺着6.35口径巨型“炮弹”的辣妹们的忘情拥抱。

再说休闲装,用软棱纹布织成的式样极酷的T恤衫就像Shirt-Jac一样广受欢迎,可惜到了床上它们就不知道被扔到什么地方去了。女伴冒火的眼睛里看到的只有男人身上印着袋鼠标的内衣裤,要说T恤衫,那也只有“皮肤衫”以及不得不与之配套的三角裤——看,男人到了床上还在玩“时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