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深化学术讨论:泥沙研究期刊的实践建议

如何深化学术讨论:泥沙研究期刊的实践建议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泥沙研究》自1980年复刊后,专设“学术讨论”栏目,对专门问题的学术讨论较《泥沙研究》初创时期有了可喜的进展。值得欣慰的是,在此期间及以后围绕三门峡水库运用、潼关河床高程变化、渭河河床演变及整治,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治理途径等重要泥沙课题”,《泥沙研究》杂志以论文或短文形式发表了多篇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也发挥了“学术讨论”的作用。故主张“拆除生产堤,让滩地恢复行洪淤沙”。

如何深化学术讨论:泥沙研究期刊的实践建议

《泥沙研究》自1980年复刊后,专设“学术讨论”栏目,对专门问题的学术讨论较《泥沙研究》初创时期有了可喜的进展。在20世纪80年代,围绕在《泥沙研究》上发表的论文,诸如:“都江堰工程改建和卵石推移质问题”,“黏性泥沙在静水中沉降特性的试验研究”,“水库悬移质泥沙淤积的分析计算”,“矿浆管道水力输送的试验研究”,“高含沙水流长距离稳定输送的试验研究”,“龚嘴水库的运用和泥沙淤积”,“混合沙沉降特性的试验研究”,“对爱因斯坦均匀沙推移质输沙率公式修正的研究”,“论变态动床河工模型及变率的影响”,“岷江都江堰河段推移质输沙率和输沙量的分析”,“管道输沙的阻力”,“弯曲河道内水深和流速平面分布的计算”等论文的内容,刊登了有针对性的“学术讨论”文章20余篇。经过讨论和相互切磋,有关问题得到了进一步阐明。

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仍有针对“航道开挖后的淤积计算方法”,“密西西比河的治理经验及效果评价”,和以后的“1977~1996年黄河下游水文断面反映的河床演变”等少量几篇论文继续有“学术讨论”文章发表,但数量已较前明显减少。

值得欣慰的是,在此期间及以后围绕三门峡水库运用、潼关河床高程变化、渭河河床演变及整治,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治理途径等重要泥沙课题”,《泥沙研究》杂志以论文或短文形式发表了多篇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也发挥了“学术讨论”的作用。为了使有关问题通过学术讨论而逐渐更加明晰,似应避免各说各话,而多互相讨论,对说明同一问题所应用的基本资料和基本数据,宜本着严谨态度取之有据,则效果更佳。

现引文列举有关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及“生产堤”问题如下:

文献[1]指出:“黄河下游河道,因水少沙多,成为举世闻名的悬河。另外,由于滩地上生产堤的存在,使泥沙主要淤积在生产堤之间的主槽和滩地上,致使有些河段出现了生产堤临河滩面高于背河滩面,形成‘二级悬河’。目前,黄河下游治理方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窄河固堤’,主张把生产堤作为大堤加固……二是‘宽河固堤’,废除生产堤,加固原有的大堤。”

文献[2]说明:“1958年起在黄河下游两岸滩区修筑了生产堤,总长度约1000km,围了近80%的滩地。一般洪水漫滩只能在两岸生产堤之间淤积,而生产堤与大堤之间的滩地不可能淤积,因而局部河段就形成了生产堤之间的河床(即现在的黄河下游的二级悬河)高于生产堤与大堤之间的滩地。”故主张“拆除生产堤,让滩地恢复行洪淤沙”。

文献[3]指出:“在洪水漫滩期间,进入滩区的洪水,流速减少,沉沙落淤,相对清水回归主槽,稀释水流,供主槽冲刷或少淤,称为淤滩刷槽。”和“20世纪70年代以来,来水总的讲偏枯,发生大漫滩的年份少;加之1958年大洪水后,滩区修建了生产堤,进一步减少了生产堤与临黄大堤之间滩地的漫滩次数,发生淤滩刷槽的情况进一步减少,主槽淤高的速度快,滩地淤高的速度慢,生产堤与同岸临黄大堤之间的滩地淤积抬高的速度更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局部河段就出现了河槽平均河底高程高于滩地平均河底高程的二级悬河。”认为“滩区生产堤影响滩地落淤沉沙,在不利水沙条件下,又加速了‘二级悬河’的形成和发展。”(www.daowen.com)

文献[4]中引用了文献[5]资料,说明“1958年在提倡‘防小水,不防大水’原则下修筑生产堤,堤顶宽5m,高出1958年最高洪水位0.5m,至1959年底,河南省滩区修建生产堤长322km,山东省荷泽至长清修筑生产堤长161.2km。”“以后,几经变迁,到1993年全下游共有生产堤527km,破除264km。1993年后,不时有生产堤修复和新修现象。由于生产堤的修建,东坝头到高村河段,中小洪水行洪宽度缩窄到1.3km。”“河道缩窄,减小了河道可能容沙的空间。”文献[4]还特别指出:“值得对比的是1950~1960年间,黄河下游的年平均来水量480亿m3,来沙量17.95亿t,平均含沙量37.4kg/m3,是个典型的丰水丰沙系列,洪水频繁;漫滩洪水冲刷主槽以后,还可以加强主槽的冲刷。1958年还发生过黄河下游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22300m3/s。但是当时只有零星民埝,没有连续的生产堤,广大滩区都可以容纳泥沙堆积,有77%的泥沙淤积集中在滩地上。所以尽管同期黄河下游淤积了泥沙36.1亿t,但是下游各站3000m3/s流量的水位上升幅度小,速度慢;而艾山以下河段,由于艾山以上宽河段对泥沙的调蓄作用,加上进入艾山以下河道洪水较大,同期3000m/s水位基本不变。而在1964~1975年期间,生产堤的约束减少了宽河段内容许泥沙堆积的空间,减弱了宽河段对泥沙的调节,进入窄河段的泥沙增加。由此造成了3000m3/s水位全河段的持续抬高,成为黄河下游纵剖面变化最为强烈的时期之一。”认为“生产堤对纵剖面的影响程度甚至超过了来沙的影响。1975年以后生产堤的上述影响仍然存在。”

关于黄河下游“二级悬河”与生产堤问题,在文献[6]中,有以下论述:“二级悬河的形成,是在黄河游荡性河段来水来沙条件没有改变之前,采取了工程措施控导了主流的摆动范围,改变了天然情况下依靠主流摆动平衡滩槽高差的演变规律,从而使小水淤积的位置固定在河槽内,造成主槽逐渐抬高。滩地在洪水漫滩后,淤积形成具有横比降1/(2000~3000)滩面,且抬高的速度慢,久而久之形成目前二级悬河。”认为“生产堤已破除20多年,二级悬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说明主槽的冲刷与滩地淤积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可能通过‘淤滩刷槽’的规律解决二级悬河问题。”故而在文章结语中主张“应恢复生产堤”。

文献[6]中的上述论述,给读者的基本依据是“生产堤已破除20多年”意为黄河下游的滩地上已有20多年不存在生产堤了。而文献[1]~文献[5]的基本依据则是“黄河下游滩地上存在生产堤”,“1958年起在黄河下游两岸滩区修筑了生产堤”,“至1959年底河南省滩区修建生产堤长322km,山东省修筑生产堤长161.2km”,“到1993年全下游共有生产堤527km,破除264km”,和“1993年后,不时有生产堤修复和新修现象”。论证得出“滩区生产堤影响滩地落淤泥沙,在不利水沙条件下,又加速了‘二级悬河’的形成和发展”。

上述引文或可有助于说明,在“学术讨论”中;说明同一问题的基本资料和基本数据,宜本着严谨态度取之有据,则效果更佳。

《泥沙研究》2006年9月收到徐建华教授的“小浪底库区异重流潜入点判别条件的讨论”来稿,编辑室商请研究异重流多年的老专家范家骅教授欣允参予学术讨论;但需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有关测次的水文、泥沙数据及断面设置和测验方法说明等资料,以便分析研究有关问题。徐教授慨然向编辑室提供了有关的详细资料,有助于范教授的“关于水库浑水潜入点判别数的确定方法”得以顺利成文。

编辑室非常欣赏范家骅和徐建华二位教授积极认真参予《泥沙研究》学术讨论,并谨致谢意。按计划徐文和范文将在《泥沙研究》2007年第6期和2008年第1期分别刊登,欢迎读者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