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泥沙集合体的命名方法简介

泥沙集合体的命名方法简介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粒径组成分各不相同的混合体,其命名方法可以采用沉积岩石学中的命名方法,即二元命名法和三元命名法。三元命名法以沙粒、粉沙粒、粘粒的百分比含量为依据,按表1-10分类命名。为方便起见,也可以用图1-6所示的三角图来命名,即以沙粒、粉沙粒和粘粒的百分比含量为三条边组成一个三角形,任一沙样中三者的百分比含量,用三角形内的一个点表示,对三角形内不同的区给出不同的名称,即可进行三元混合物的命名。

泥沙集合体的命名方法简介

表1-4中对各粒径范围内的泥沙规定了专用的术语,但实际中遇到的常常是各种不同粒径泥沙颗粒(地貌学所称的“碎屑沉积物”)的混合体,而且各种粒径组的比例变化较大。对于粒径组成分各不相同的混合体,其命名方法可以采用沉积岩石学中的命名方法(参见曹伯勋1995),即二元命名法和三元命名法。二元命名法主要是针对沙砾沉积物,以沙(粒径范围为0.05~2mm)、砾(粒径大于2mm)的百分比含量为依据,按表1-9分类命名。三元命名法以沙粒(粒径范围为0.05~2mm)、粉沙粒(粒径范围为0.005~0.05 mm)、粘粒(粒径范围<0.005mm,有时也用0.002mm、0.001mm)的百分比含量为依据,按表1-10分类命名。为方便起见,也可以用图1-6所示的三角图来命名,即以沙粒、粉沙粒和粘粒的百分比含量为三条边组成一个三角形,任一沙样中三者的百分比含量,用三角形内的一个点表示,对三角形内不同的区给出不同的名称,即可进行三元混合物的命名。

表1-9 以砂、砾含量为基础的二元命名法

表1-10 中国制土壤颗粒分级及质地分类表(www.daowen.com)

图1-6 国际制(ISSS)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图

国际制(ISSS)土壤质地分类三角图的依据是在1930年第二届国际土壤学会年会上通过的土壤质地分类,判断除去砾石后D<2.0mm的质地分类(参见Robinson1949)。由图1-6中可见分类以粘粒的含量为主确定(图中为一系列水平线),粘粒含量小于15%者为砂土(sandy soil)和壤土质地组(loamy soil),15%~25%者为粘壤土组(clay loam),大于25%为粘土(clay)组。若土壤含粉粒(silt)达45%以上,在各质地组前冠以“粉质(silty)”一词。当砂粒含量在55%~85%范围时,在各质地组前冠以“砂质(sandy)”一词,大于85%者称壤质砂土(loamy sand),大于90%者称砂土(sand)。对于带有砾石的原始土样,与二元分类法结合,可在最前面再冠以“砾质”或“含砾”等形容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