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给出施工用的线圈图样,并据此准确地修正结构图中绕组所占据的空间,以便使绕组与相关的零部件间有合适的间距。同时,也据此给出导线较准确的用量。
(一)定子散嵌线圈(见表2-2插图)
线圈匝长或半匝长由直线及端部两部分构成,直线部分lB=l+2d1(d1=10~30mm);端部尺寸由线圈形状确定。图2-17为三种散嵌线圈绕线模形状。端部形状可按工厂习惯、线规的大小、绕组端部排列情况确定。若导线较细,端部又不交叉,端部尺寸(即fd)可以适当小些。下面以梭形端部为例计算平均半匝长lc。
单层时lc=lB+Kcτy(cm);
双层时lc=lB+2Cs(cm)。其中,Kc为经验值,2极时取1.16;4、6极时取1.2;其他极数时取1.25~1.3。(cm)。τy=π「Di1+2(hs0+hs1)+hs2+R」β/(2p)。
图2-17 散嵌线圈绕线模形状及线圈尺寸
a)梭形 b)梯形 c)圆形
对于单层同心式或交叉式线圈β取平均值。
cosα=(1-sin2α)1/2,sinα=(bs1+2R)/(bs1+2R+2bt1)。
绕线模的工艺圆角在计算匝长时可以忽略不计。
线圈端部投影长fd=Cssin α。其他形状线圈可由线圈展开图(见图2-17)由做图法求出,以上线圈匝长计算中除lB、以外其他尺寸fd、Cs等也可由做图法求得。
(二)定子成型线圈计算程序
1.需要的已知数据
取自电磁计算功率、电压、极数、定子内径、定子槽数、铁心长l、节距、每槽导体数Ns1、每圈匝数、定子槽形、绝缘规范(见第三章)、线规——a×b(绝缘导线为A×B,见图2-19)每圈匝数Nc1,单层时Nc1=Ns1,双层时Nc1=Ns1/2。
2.线圈尺寸计算(见图2-18~图2-25)1)。
2)设W=Ws+Xi,Ws为端部绝缘后宽度,对半开口槽,为同槽两个线圈端部绝缘后宽度之和再加上0.5mm。
图2-18 线圈各部分名称
1—鼻端 2—斜边 3—端部 4—直线部分 5—引线
图2-19 绝缘导线截面代号
图2-20 线圈端部尺寸图
图2-21 线圈端部斜边尺寸图
图2-22 线圈端部斜边尺寸图
图2-23 梭形示意图
图2-24 拉轴示意图
图2-25 线圈平均匝长示意图
Xi为相邻两线圈斜边间隙,参照表2-11选取。Xi值选得小,可使fd减小,定子轴向长亦随之减小,并节省铜线。但Xi过小,不利于端部散热及嵌线。当线圈高大于50mm时,可将Xi按表中的相应值分别增加20%。
表2-11 Xi数值
3)设φ为一上层线圈斜边部分所张开的角度,则
4)用做图法求斜边平均长、线圈高及其两边的距离。
①参考图2-20,确定下列数值。
H——下层线圈的上边到槽口距离。
j——线圈鼻端到定子内圆的最短距离。其数值应使鼻端抬高不小于6~10mm(指放在平台上的成型线圈,鼻端至平台的最小距离),其值可按表2-12选。当线圈与机座之间的空间较充裕时,j值应尽量选得大些,以利于散热及嵌线。
U——拉轴直径,低压时选φ 20mm;高压时选φ 30mm。
表2-12 j值选取范围
注:外径大、极数少时,选较大的值。
②作图步骤,见图2-20。
(I)以R=Di1/2为半径,做gi。(II)在O点做任意直线,使其与gi相交于V点。(III)作两直线,使各与成α/2角度,并各与gi相交于Q和S点。(IV)在上,取值,取=(未绝缘线圈高度)。在上,取值,取=(未绝缘线圈高度)。再在上,取 =j值。
(V)连接K,并做。
(VI)在上,取,值,再连接EF,并做。
(VII)以Y为中心,,使成10°的角度。
(VIII)连BE、B1E和EY,并做,。
(IX)测量:B1E——两线圈边间的平均距离。
——成型后,线圈放在平面上的高度。
——端线抬高后的最高点到定子内圆的垂直距离。
(X)再量出,及P值(P值为与gi间的最短距离)。
5)设斜边全长及其两端弯曲部分的一半的有效伸长(见图2-22)之和为D。
则(2、4、6极应以弧长BK带入)
6)斜边延长伸到其两端弯曲部分中点的平均总长度(见图2-22)
,实际上斜边为一弧形。
7)设斜边两端的弯曲部分的有效伸出长之半为θ/2=(θ1+θ2)/4 ,
且,
其中,r1、r2为弯曲半径,见图2-22,一般取r1=25;r2=U/2。
则或
8)设或
则或
式中的θ/I及K/ I之值查表2-13。
9)线圈斜边投影总长:(线圈如为大鼻子要再加U/2)
Δf一般可由表2-14选取。
表2-13 θ/I=f(θ)及K/I=f(θ)
表2-14 Δf值 (单位:mm)
10)梭长(见图2-23)。
M=2T+l+2d1+(K-2ε)
其中,ε为轴中心线和夹头中间线间的垂直距离(见图2-24)。
如为小鼻子则ε=U/2,中大型2极及高压电机考虑用大鼻子,此时ε=0。d1为直线部分伸出铁心长,其值参考表2-15。
11)设线圈成型后,拉轴中心到直线部分的距离为F(见图2-23),则
12)线圈平均半匝长(见图2-25)。
(www.daowen.com)
13)导线用量。
mcu=ClcNsZ1Ac1Nt1γ×10-5 (kg)
式中C——考虑导线绝缘和引线的系数,可近似取1.1或按实测值;
γ——导线材料密度(g/cm³),铜为8.9 g/cm³,铝为2.7g/cm³;
Ac1——每根导线截面积(mm²)。
表2-15 直线部分伸出铁心长d1 (单位:mm)
(三)插入式转子线圈计算
1.需要的已知数据
取自电磁计算:转子外径、极数、铁心长l、转子槽数Z2、线圈节距、转子槽型、绝缘规范及线规a×b。
2.线圈计算(见图2-26~图2-28)
1)整距线圈:两线圈边所在的槽所跨机械角度的一半
式中y2——整跨线圈节距。
相邻两线圈斜边导线间的距离为
W=Ws +Xi
式中 Ws——线圈端部绝缘后宽度;
Xi——相邻两线圈斜边间隙,Xi=1~2mm,极数少、端线长、功率大时选用较大值。
图2-26 导线及线圈尺寸
上层线圈端部一边射线之弧长为
式中R1——转子圆心至上层线圈端部导线的平均半径。
下层线圈端部一边射线之弧长为
式中R2——转子圆心至下层线圈端部导线的平均半径。
上层线圈端部展开时与铁心端面直线所成的平面角度由ΔD1′E1′F1′(见图2-27)可得
式中
所以。
图2-27 插入式线圈
下层线圈端部展开时与铁心端的直线所成的平面角度
上层线圈斜边射线之弧长为
K1=L1-M1
式中
设r1=r2
所以m1=m1′。式中r1——从直线部分转向斜边的弯曲半径,其值取10mm;
r2——从斜边转向线圈端部的弯曲半径,其值取10mm。
下层线圈斜边射线的弧长为
K2=L2-M2
M2=(2r1+a)(1-sinφ2)
a1值系由ΔD1N1O1中求得
因为r1=r2所以a1=C1。
a2值系由ΔD2N2O2中求得
Cx1值系由ΔD1E1F1中求得;
Cx2值系由ΔD2E2F2中求得;
Cx2=tanφ2
上层线圈斜边展开长T1由ΔD1E1F1,
下层线圈斜边展开长T2由ΔD2E2F2,
上层线圈由于r1所接之弧长为
下层线圈由于r1所接之弧长为
上层线圈平均长度为
lc1=l+2(d1+T1+2e1+d2)
下层线圈平均长度为
lc2=l+2(d1+T2+2e2+d2)
式中d1——直线部分伸出铁心长;
d2——接头部分伸出长,d2=(并头套宽度)+(5~10)mm(一般d2取30~35mm)。
导线用量为
mA1、mcu=(lc1+lc2)Z2Ac2Nc2γ×10-5(kg)
式中Ac2——每根导线的截面积(mm²);
γ——导线密度,铝为2.7g/cm³,铜为8.9g/cm³。
线圈端部总伸出长=C1+Cx1+a1+d2=C2+Cx2+a2+d2
2)短距线圈:计算方法同1)。
在用两端出线(绕组相首引出线与相尾引出线分别安排在铁心的两端)的绕组接线系统中,为了保持端部线头在圆周上的均匀分布以便于操作,在计算线圈几何尺寸时可采用计算节距(y2-1)。对非成型端端部,仍与整距线圈的非成型端端部完全一样。
3)分数槽线圈:计算方法同1)。应注意绕组前后节距不同,端部展开长度也不一样。
4)跳层线圈(见图2-28):长度l1、l2应参考上层及下层线圈数据决定。
图2-28 跳层线圈示意图
(四)转子散嵌线圈计算
转子散嵌线圈的计算与定子的类似,见八(一)。所不同的仅是τy的求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