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近代纺织技术的新发展

近代纺织技术的新发展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棉纺织业的起步虽然晚于缫丝业和毛纺织业,但是一经出现,便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主干。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9年开始投产,成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棉纺织厂。近代纺织工业中,纺织与印染形成了较手工业更为密切的协作关系,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印染业的起步和发展。

近代纺织技术的新发展

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手工纺织机器的工作机件经过一系列改进,使得利用各种自然动力代替人力驱动的集中生产成为可能,纺织技术开始进入大工业化时期。在纺纱方面,1764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式多锭纺纱机(即“珍妮机”),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解决珍妮机上纱锭增多而动力不足的问题,钟表匠阿克莱特于1769年发明了使用水力驱动的纺纱机。珍妮机纺出的纱精细但易断,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质地结实却显粗糙,1779年,纺织工人克伦普敦综合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长处,发明了新型走锭纺纱机(也称“骡机”,取骡子兼具马和驴的优点之意)。1828年,美国发明了更先进的环锭纺纱机,到20世纪60年代几乎完全取代了走锭纺纱机。纺纱机的发展演变如图1.3所示。在织造方面,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初步改变了手工穿梭织布的落后方法,使织布工效提高了两倍。1785年,乡村牧师卡特赖特在参观阿克莱特的棉纺厂后,受水力纺纱机的启发,发明了水力织布机,织布工效提高了约40倍。1895年发明了自动换纡装置,1926年发明了自动换梭装置,织机进一步走向自动化。

与其他发达国家类似,美国的纺织工业也是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工业行业。1790年,北美历史上第一家水力纺纱厂的建立,标志着美国踏入了工业化时代。从发展之初移植英国的纺织工业化技术,到通过改造、创新成为世界重要的纺织工业化国家。可以说,纺织业作为美国工业化进程的母亲行业,不但为美国强大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美国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1.3 纺纱机的发展演变(www.daowen.com)

中国的纺织业历史十分悠久,手工业曾经达到辉煌的水平,但是机器纺织工业起步于19世纪70年代,与英国相比晚了一个世纪。动力机器在中国纺织业中的使用,使得过去手工小作坊的分散形式逐步演变成集中式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形式,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生产力的飞跃,从而逐步发展为近现代的中国纺织工业。1872年,越南归侨陈启沅在家乡广东南海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家中国人投资的使用了机器动力的缫丝厂。缫丝业成为中国纺织业最早实现动力机器生产的行业,也是整个近代中国工业中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鸦片战争之后,经过30多年的孕育,中国开始引进西欧国家的纺织技术装备,仿照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方式兴办近代纺织工厂。1880年投产的甘肃织呢局是典型代表,既是中国最早的毛纺织工厂,也是近代中国纺织工业最早的工厂。近代棉纺织业的起步虽然晚于缫丝业和毛纺织业,但是一经出现,便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主干。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9年开始投产,成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棉纺织厂。与棉纺织密切相关的动力机器轧棉业也初步成型。最早的轧棉厂是直隶候补道严信厚创办的宁波通久源轧棉厂,成立于1887年,投产早于上海织布局。针织行业是比较新兴的纺织行业,1850年,广州归国华侨从国外带回德国制家庭式手摇袜机,成为针织机械传入中国的开端。而中国工厂引进国外针织机器设备始于19世纪末期,最早的针织厂是1896年成立的上海云章袜衫厂。

1898年,张之洞从德国引进包括脱胶、纺纱、机织工艺的整套纺织设备,建立武昌制麻局,从此,中国纺织工业开始走进机器生产时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近代纺织工业体系。在我国早期的染整业中,最先使用动力机器的是丝光染纱业。20世纪初,丝光纱线的市场几乎被日本垄断。1912年,从日本学习染织专业归国的诸文绮在上海创办启明丝光染厂,这是中国最早的染纱厂。近代纺织工业中,纺织与印染形成了较手工业更为密切的协作关系,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印染业的起步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