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位、淤积、库容
1986年至2005年,库水位变化比较频繁,最低水位422.98米(2009年9月25日),最高水位438.26米(1994年7月19日),水库经历了两次高水位的考验。
1994年7月,老哈河流域普降大雨,老哈河及老哈河的两条支流羊肠子河和崩河的洪水几乎同时进入水库,造成水库水位快速上升。7月11日至7月17日,6天时间库水位从432.46米涨到438.12米,暴涨了5.66米,本次洪水也创造了截至2010年的历史最高水位纪录——438.26米;本年度在437米以上的高水位运行达139天。另一次是1998年。与1994年老哈河及其支流洪峰同时进入水库情况不同,各条河流洪峰错开流入水库,加上水库泄洪调节,本次水位较1994年上涨的速度要缓慢得多,从7月13日库水位433.88米到9月8日库水位438.19米,历时57天,涨4.31米,水库在高水位437米以上运行111天,最高438.19米,接近历史最高水位。
1999年以后,老哈河流域连年干旱,库水位逐年下降,2006年8月以后,绝大部分时间水库在死水位430.30米以下运行,2009年9月25日为422.98米,是自1965年水库工程竣工以来的最低水位。
红山水库位于辽河干流老哈河中游,是多泥沙河流,水库泥沙淤积严重,至1998年底,已淤积9.41亿立方米,占原设计库容的36.8%,现有总库容16.19亿立方米。1985年、1995年、2010年采用地形法对库容进行测量核定,其他年份均采用断面法测量淤积量对库容进行修正。由于1999年至2009年来水量非常少,淤积量不大,库容变化较小,按相关要求没有进行库容修正。
二、主、副坝工程
红山水库在1986—2010年25年间,经历了库水位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考验,通过观测资料分析,主、副坝工程在此时间段内运行基本正常,只是在高水位运行期间,坝下游排水沟仍有沙沸现象发生,处理后有所改善。
1.主、副坝表面变形情况正常。1980年累计最大沉陷量110毫米,1990年累计最大沉陷量142毫米,2000年累计最大沉陷量155毫米,2010年累计最大沉陷量178毫米。至2010年,累计水平位移量为124.9毫米,1986—2010年各观测点累计水平位移量接近于0。根据观测资料分析,坝体沉陷速度逐渐减慢,沉陷分布比较均匀;水平位移趋于稳定。主、副坝表面变形,符合土坝变形的一般规律。
坝体浸润线反映正常,根据多年观测资料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浸润线位置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2.坝基测压管水位,绝大多数反映正常,只有桩号为0+091.7的S6-1管和桩号为0+061.7的S7-1管的水位有突然上升或下降的情况,除险加固二期工程进行了灌浆处理,但是效果不明显。(www.daowen.com)
3.减压井出流情况基本正常,大部分能起到减压排水作用,少部分有淤堵情况,经冲洗处理后,恢复正常。
三、泄水建筑物
原有泄水建筑物包括输水洞、泄洪洞和3孔溢洪道。除险加固二期工程新增加了一座泄洪洞(2号泄洪洞),拆除了原3孔溢洪道,扩建为10孔溢洪道。
1号泄洪洞和原溢洪道工程自1965年正式投入运用,至2010年运行45年期间,实际最大泄量如下:1号泄洪洞最大泄量365立方米/秒,原三孔溢洪道最大泄量255立方米/秒。
到2010年,输水洞和1号泄洪洞已经投入使用40多年,电气和机械设备陈旧落后,需要经常维修,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不能保证灵活启闭,应进行更新换代。
原溢洪道于2002年冬季拆除,扩建为10孔溢洪道。新建10孔溢洪道,由引水渠段、控制段、泄槽段、消能段和尾水渠等五部分组成,溢洪道最大泄量1.65立方米/秒。新建溢洪道建成后,至2010年年底,水库水位一直没有超过闸底坎高程427.25米,因此,还没有进行过泄洪运行。
2号泄洪隧洞为圆形有压洞,隧洞全长175.65米,洞径7.0米。设计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0年一遇。设计泄流量557立方米/秒,校核泄流量590立方米/秒。
2号泄洪洞投入使用后,进行了多次启闭调试。工作闸门和事故检修门运行平稳,启闭过程中无卡阻、跳动、异常响声和异常震动等现象。电气设备及控制系统运行正常,能灵活启动、制动。液压缸密封和活塞杆密封良好,没有发生泄漏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