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抛石分布检测技术优化方案

抛石分布检测技术优化方案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表明,护岸段的抛石分布范围和石料分布均匀性,与历年工程施工记载基本相符。此外探查结果还表明,沙市、郝穴二护岸段河床组成基本为沙质,抛石近乎平行于岸线分布,均较为规则。1981年汛后,由长江科学院牵头,会同长江委勘测处物探队水声组、长江委荆江河床试验站和湖北省荆州地区长江修防处,利用物探队自制的CK-1型水声勘探仪对郝穴护岸河段块石分布情况进行探测,共施测了16个横断面和3 个不同位置的纵断面,测区全长4.7km。

20世纪50~60年代,曾用潜水员直接摸探和使用摸探打印器探测等方法探测护岸工程的块石在床面上分布情况。这种探测方法,只能显示当时水下局部河床的表面情况,并且工作量很大,精度也较差。特别是到了中枯水期,护岸段河床开始回淤,常在已抛的块石上覆盖一层泥沙,使摸探往往得出一些假象;同时,护岸段一般都是水流湍急,摸探操作也较困难。因此,这种方法难以判断块石覆盖物的范围、厚度以及坡度等。

1976年,长江科学院在荆江大堤护岸段试用日本产SP-2型浅地层剖面仪探测水下块石分布[79]。结果表明,护岸段的抛石分布范围和石料分布均匀性,与历年工程施工记载基本相符。探查结果还显示,沙市河段有的岸段抛石裸露界面明显,有的岸段抛石上部有厚薄不一的泥沙沉积物覆盖。郝穴河段抛石形体完整,多数剖面上抛石裸露,仅个别剖面的抛石上面覆盖少量沉积物,还有少量卵石存在,反映了全线受冲刷的情况。此外探查结果还表明,沙市、郝穴二护岸段河床组成基本为沙质,抛石近乎平行于岸线分布,均较为规则。(www.daowen.com)

1981年汛后,由长江科学院牵头,会同长江委勘测处物探队水声组、长江委荆江河床试验站和湖北省荆州地区长江修防处,利用物探队自制的CK-1型水声勘探仪对郝穴护岸河段块石分布情况进行探测,共施测了16个横断面和3 个不同位置的纵断面,测区全长4.7km。结果表明,在CK-1型水声勘探仪的记录纸上,卵石层反映为相互有一定间隔的平行条纹,而遇抛石层则有明显的层界面。根据龙二渊矶至郝穴码头的实测结果可看出,沙层、卵石层和抛石区范围与已往施工记录基本吻合[7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