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岸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河势控制和河道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道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护岸工程布置包括工程位置、防护长度和治导线的确定,是关系到护岸工程整体布局和成败的关键性问题。关于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布置,以往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汲取的教训。例如,有的护岸工程实施后,由于河势的变化而发生淤积现象;有的地段的护岸由于守护长度不足,护岸段上游发生崩塌,严重的甚至造成“抄后路” 而破坏已护工程;或护岸段下游发生崩塌,以致形成突出的矶头,造成局部冲刷严重;有的地段由于标准偏低,护岸后不久即遭受破坏。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实施的护岸工程,限于当时的财力、物力,不同程度的存在“顾此失彼”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并考虑到护岸工程具有动态工程的特性,护岸工程布置宜遵循以下原则。
(1)护岸工程布置应以河流防洪规划、河道整治或河势控制规划为依据。护岸工程是以防洪、控制有利河势、稳定岸线为重要目标。在长江中下游,其崩岸线很长、护岸工程量巨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情况下,必须在河流防洪规划、河道整治或河势控制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护岸工程总体布置,分期实施,既抑制当前崩岸,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能兼顾河势控制的长远目标,使护岸工程充分发挥控制河势的综合效益。
(2)护岸工程布置要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应有利于各部门综合利用长江水资源对岸线稳定的要求。
(3)护岸工程布置应考虑首先抑制河势恶化和保护堤防工程安全,先重点后一般,远近结合,分期实施。
(4)护岸工程治导线的确定,应综合考虑防洪、河势、岸线平顺及工程量等因素。确定的治导线应力求比较平顺,但因此往往使削坡工程量增大,而保持崩岸后的岸线状况,则岸线又不平顺,有的可能过于凹进或凸出,以致影响河势和护岸工程本身的稳定。因此,治导线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
(5)护岸工程位置和防护长度应根据河道演变分析成果和规划的治导线分析确定。河道演变分析是护岸工程布置的基础,应收集分析工程河段河道演变观测资料,弄清工程河段河道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崩岸规律和崩岸原因以及河道演变趋势和崩岸发展趋势。护岸工程长度要留有一定富余。在护岸工程首尾两端必须布置裹头,这是保证工程稳定的重要措施。(www.daowen.com)
(6)重要河段河势控制或问题复杂的护岸工程布置方案应以河工模型试验结果为依据,进行综合论证确定。
[1]资料来源:余文畴,曾静贤.长江护岸丁坝局部冲刷和防冲研究.第二届中日河工坝工会议论文集(中方分册),1986。
[2]资料来源:朱诗好,藕池河砍矶平护效果.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论文集(第四集),1989。
[3]资料来源:李朝枢.对长江嘶马弯道整治的探讨.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论文集(第三集),198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