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虑分汊河道中江心洲的宽度,只考虑各支汊宽度之和B汊,将B汊/S 与单一河道B/S 比较可知,顺直分汊型的B汊/S 和顺直单一型的B/S 都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其平均值M 分别为0.15和 0.21,均方差σ值分别为0.068和0.091;弯曲分汊型和弯曲单一型的M值分别为0.125和0.136,而且变幅也小,σ值分别为0.031和0.057;鹅头分汊型与蜿蜒型的M值分别为0.24和0.12,σ值为0.088和0.059。从河道整治的角度考虑,M值小意味着该河型单位河长的河宽较小,可以获得较大水深;σ值小则意味着该形态较为稳定。顺直的单一型和分汊型M值和σ值均较大,浅滩心滩较多,河泓不稳定,对航运尤其不利。鹅头分汊型M值在各种河型中最大,σ值也相当大,它们大多是多汊河段,既不稳定也不利于各部门的发展要求;蜿蜒型河道虽然B/S值较小,但河道曲折率S/L 最大,不利于泄洪和航运。只有弯曲单一型和弯曲分汊型,由于B/S或B汊/S小,可维持较大水深,σ值小说明平面形态中河岸、滩槽、江心洲均较稳定,曲折率S/L 较适中,其形态有利于开发利用。可以认为,这两种河型是较佳河型。
关于弯道的优良形态问题,早在1868 年,法格就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指出曲率半径在弯道起点时为无限大,沿流程减小,至弯顶达到最小值;河宽则沿程增大,弯顶处最大河宽为起点最小河宽的7/6~8/6倍;弯道曲线形式建议采用双扭线。法格原则在欧洲河流整治中得到广泛运用。20世纪50~60年代,利奥普、阿尔图宁、马卡维也夫、米洛维奇等学者相继进行了研究,获得的实验和经验结果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56]。80年代,加布莱希特又从理论上研究了弯道稳定的平面形态,推导出该形态应以双曲线表达,并大约得到S=(8~12.5)B 和R/S=0.4~0.45的关系式[56],这与本文中统计的单一弯曲型S=(3.85~16.6)B 和R/S=0.44~1尚较接近。(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