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在时空分布上有3个主要特点:
(1)崩岸沿长江中下游的分布随河岸地质条件呈不均衡性。
长江中游自宜昌至枝城,河岸主要由丘陵阶地组成,抗冲性强、河岸稳定,崩岸很少发生。自枝城至藕池口的上荆江河段,江口以上有阶地,以下河岸地貌为河漫滩,均由现代河流冲积物组成,卵石层大多埋入河床沙层以下,河岸上部为粉质黏土、粉质壤土和砂壤土等,下部为沙层,抗冲性相对较弱,历史上崩岸时有发生。但由于该河段内较早时期修建的护岸工程(其中荆江大堤护岸最早可追溯至1465年)和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加固,崩岸现象并不十分严重,主要崩坍段位于学堂洲、窖金洲和南五洲等几处高河漫滩河岸。近年来,在文村甲附近也频发崩岸。下荆江为蜿蜒型河道,形成了宽达20~40 km的河曲带,河床沉积物为中细砂,卵石层深埋床面以下,河岸大部分为现代沉积物,为二元结构,系河道自身摆动形成的冲积层,沉积年代较近、抗冲性弱,易因水流冲刷发生崩岸。在人工系统裁弯工程和河势控制工程实施前,下荆江是长江中下游崩岸最活跃的河段,其崩岸强度如上所述。城陵矶以下的中游部分为分汊型河道,河岸为二元结构,自然状态下的崩岸也较普遍,但其中黄石至武穴因两岸受山体控制,崩岸则较少发生。长江下游由于右岸分布较多的山丘和阶地,其间河漫滩呈狭长形,崩岸分布较少,崩岸强度较弱。但其左岸为冲积平原,河岸二元结构上部的黏性土层厚度较荆江河段为小,崩岸频繁发生。镇江扬州以下直至长江口三角洲地带两岸都易发生崩岸[5]。因此,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分布的不均衡性可以这样来表述:在自然状态下,崩岸由弱至强的长河段可依次概括为中游宜昌至枝江段、黄石至武穴段、上荆江、城陵矶至黄石段、武穴至九江段、下游九江至镇江段、镇江以下直至长江口段和中游下荆江。
(2)大洪水年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崩岸范围和强度呈明显增大趋势。
1954年属全流域性洪水、1981年为荆江河段较大洪水、1983年为城陵矶以下中下游较大洪水,这些均对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演变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显然,这些年份的崩岸都曾十分严重,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系统的崩岸调查统计。1998年为长江流域性洪水。根据有关部门对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进行的系统调查和统计表明(表2-1),在1998年大洪水的作用下,长江中下游河道共发生了330 余处崩岸险情,其中重大险情中游有17 处,下游有39 处[1],而且均为大尺度的窝崩。这一方面说明了大洪水年份的崩岸比一般水文年严重,崩岸处数大大多于20 世纪90 年代其他年份,另一方面也说明,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近半个世纪实施了护岸工程后,长江中下游的崩岸仍然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进一步表明下游的崩岸问题比中游更为突出。
表2-1 1998 年汛期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发生的主要崩岸险情统计表
续表(www.daowen.com)
续表
续表
续表
(3)崩岸年内分布主要发生在汛期和汛后退水期。
根据有关的调查统计[2],长江下游7~8 月发生崩岸的次数几乎占全年崩岸次数的50%;其次是汛后的9~10月,其崩岸次数占22%;枯期11月~翌年1月约占20%;而汛前发生崩岸相对较少。通过对嘶马弯道历年崩岸的情况进行统计可以看出(表2-2),在70次崩岸中,发生在洪水期7~9月的崩岸次数占57%。由此可见,长江下游河道崩岸大多发生在洪水期和汛后退水期。长江中游河道崩岸的年内分布大致也是这种情况。
表2-2 嘶马弯道历年崩岸次数统计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