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河流形成的过程一般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堆积作用阶段;二是冲积作用阶段。就长江下游而言,全新世以来均为下沉地带,河谷内受长江巨量泥沙的充分堆积作用,堆积物包括早期的砂卵石沉积和后期在广阔河谷内的中细砂沉积,以至粉、黏土等细颗粒沉积;通过长期的堆积作用,在堆积的三角洲上逐渐形成许多汊河,在远离泥沙输移带的湖泊则形成湖相沉积。这就是第一阶段。在全新世晚期(距今约4000年)至秦汉时期前,长江下游仍以堆积作用为主。此后,长江下游逐步转变为以冲积作用为主的过程,也就是进入了第二阶段[1,2]。有汊河的存在,就开始有河流的冲积作用。应该说,汊河的发育发展、平面摆动、淤积归并以及河床内有细颗粒沉积形成的河漫滩相,都可作为河道形成与发育进入第二阶段的标志。在这个阶段中,汊河的数量逐渐减少而形成一些主要支汊,河漫滩逐渐淤高和扩大,主要支汊河床的冲刷作用不断加强,于是河流在冲积作用中开始了塑造自己河型的演变过程。随着冲积作用的增强,加之人类开发利用,如堵塞穴口、塞支强干、围垦滩地、兴建堤垸等,河流的造床过程就被限制在河床束窄的边界范围内,河流的径流和泥沙的输移运动也被限制在该范围内而加速了河型的塑造过程。此后,在一定的来水来沙与边界条件下,逐步形成各长河段不同类型的河道形态和江湖关系形态。还需要指出的是,各长河段不同河型的河道平面形态都是由河漫滩构成河道轮廓的。
关于河漫滩的概念,地貌学是这样定义的:河漫滩是由河流自身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在大汛时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地带,是河流在堆积和造床过程中先由粗颗粒泥沙堆积继而由垂向细颗粒泥沙堆积而形成的[3]。在冲积平原河流形成一定河道形态后的河床演变中,当河道较为稳定、平面变形不大时,河漫滩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通过长年累月细颗粒的继续淤积,滩面高程一般均较高,滩槽高差较大,河槽约束水流的能力较强;在河道不够稳定、平面变形较频繁的情况下,受到冲刷的河漫滩不断冲蚀,而处于淤积部位的边滩则不断淤长成新的河漫滩,由于演变周期较短,河漫滩相堆积的年代相对较短,滩面高程一般均较低,滩槽高差较小,河槽束水功能相对较弱。河漫滩的滩面横向具有一定的横比降,临河槽的滩沿部位称为滩唇,高程一般较高,甚至形成自然堤,这是因为洪水期漫滩的输沙水流首先在该处产生淤积所致。
河漫滩与河岸具有密切的关系。长江中下游河道的边界除断续有山体、丘陵、阶地直接濒临江边外,大部分为河漫滩冲积物组成的边界,这是在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相互作用下可以变形的边界。这里所要研究的对象是由河漫滩构成的河岸。长江中下游河岸组成一般为二元结构,即上层为黏性土层,下层为砂性土层。在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的将二元结构中的上层黏性土层构成较陡的边壁部位叫河岸,有的则将枯水位以上河漫滩部分(即一般包括二元结构上层黏性土层和枯水位以上的砂性土层)称为河岸。从河流动力学和地貌学的观点来看,后者更科学合理地体现了河漫滩形成过程的实质。(www.daowen.com)
广义来说,在水流泥沙运动与河床边界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河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崩坍、滑塌的变形称为崩岸。研究崩岸发生的机理和崩岸防护工程是本书论述的主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