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设计流程和强度计算

设计流程和强度计算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以聚丙烯为代表的碳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只是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每立方混凝土掺入一定数量的碳纤维,并且在设计流程上使掺入碳纤维恰到好处。其设计配合比流程如图4.1所示。表4.1混凝土配置强度表在正常情况下,图4.2中的fcu,0≥fcu,k+1.645σ公式,一般取其等号;只有当现场施工条件与试验条件有显著差别时,或重要工程以及C30级及其以上强度混凝土,则取其大于号。

设计流程和强度计算

当前,利用碳纤维(CF)增强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处于“无须改变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也不取代原设计的受力钢筋”[1]的阶段。为此,以聚丙烯为代表的碳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只是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每立方混凝土掺入一定数量的碳纤维,并且在设计流程上使掺入碳纤维恰到好处。

通常,一般情况下每立方混凝土掺入碳纤维量为0.6~1.2kg,碳纤维长度尺寸控制在15~19mm范围。碳纤维在加入砂、石子和水泥等干料之后,及加水之前这个时段投入。其设计配合比流程如图4.1所示。

实践表明,当按上述配合比设计的碳纤维混凝土,采取厚65mm的耐磨、防寒及抗裂的铺装层为例,造价仅为9.6元/m2,比钢丝网(26元/m2)、钢纤维混凝土(29.3元/m2)的造价均低。

碳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基于“传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图4.2),重点放在耐久性考量的“致密配合比设计”上(图4.3)[2]

图4.2 传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fcu,k—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在图4.2的流程图中,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计算式为

式中 fcu,i——统计周期内第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

   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该值不得少于25组;

   μfcu——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图4.3 重点耐久性考量的致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mw—水百分率;mc—水泥百分率;mSA—砂百分率;mCA—石子百分率;mF粉煤灰百分率;mCF—碳纤维百分率;my—外加剂百分率;n—组数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对于小于C20等级的混凝土,σ=4.0 MPa;对于C20~C35等级的混凝土,σ=5.0MPa;而大于C35等级的混凝土,σ=6.0MPa。

混凝土各强度等级(C7.5~C45)与σ的关系,见表4.1。

表4.1 混凝土配置强度(等级—标准差关系)表

在正常情况下,图4.2中的fcu,0≥fcu,k+1.645σ公式,一般取其等号;只有当现场施工条件与试验条件有显著差别时,或重要工程以及C30级及其以上强度混凝土,则取其大于号。(www.daowen.com)

式中 K——由粘结强度确定的常数,对圆直纤维取K=4.5;扁平纤维取K=5.7;

   s——纤维平均间距,对于二维乱向分布,按式(4.3)计算;

   sc——当纤维起到增强作用时纤维间距的上限值;

   fmu——混凝土抗拉强度

   df——直径或等效直径;

   η0——纤维方向有效系数;

   P——纤维体积百分数,P=100ρf

   ρf——纤维重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