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诀
电容好坏粗判断,万用电表可承担。
每次开始测量前,两极短路来放电。
使用电阻×k档,表笔各接一极端。
表针摆到接近零,然后慢慢往回返,
达到某处停下来,返回越多越康健,
到零不动有短路,返回较少有漏电,
开始测量表不走,电容内部线路断。
(二)说明
当怀疑一个电容器是否损坏或质量有问题时,可用指针式万用表来粗略判定,本口诀给出了判定的方法,请参看图5-73理解和学习。(www.daowen.com)
先用导体将电容的两个电极短路放电(本口诀“每次开始测量前,两极短路来放电”)。
将万用表设置在电阻栏的×1kΩ(或×100Ω)档。用两只表笔分别接触被测电容器的两个电极。观看表针的反应,并按反应情况确定电容器的质量状态。
(1)表针很快摆到0Ω处或接近0Ω,然后慢慢地往回走(向∞Ω一侧),走到某处后停下来。说明该电容器是基本完好的,返回停留位置越接近∞Ω点,其质量越好,离得较远说明漏电较多(最好不用),这就是本口诀所说的“返回越多越康健,返回较少有漏电”。
图5-73 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这是因为,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原理实际上是给被测导体加一个固定数值的直流电压(由表内安装的电池提供),此时将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关系将此电流转换成电阻数值刻度在表盘上。例如,电压为9V时电流为0.03A,则导体的电阻为9V/0.03A=300Ω,在表盘上的0.03A位置刻度为300Ω即可以了。
对于一个好的电容器,在其两端刚刚加上一个直流电压时,开始充电,电流将瞬时达到最大值,对电阻而言就是接近于0Ω,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电流也将逐渐减小,从理论上来讲,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应该是完全绝缘的,所以上述充电过程的最终结果应该是电流到零为止,反映到电阻上,最后应该返回到∞Ω点处(即电流等于零的位置)。但实际上所有的电容器极板之间都不是完全绝缘的,所以在外加电压下都会有一个较小的电流,被称为电容器的“漏电电流”,这就是表针不能完全返回到∞Ω点的原因。万用表表针返回的多说明漏电电流小,反之则说明漏电电流大。漏电电流不可太大,否则将造成电路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严重时电容器将比正常时热得多,甚至不能正常运行。
(2)表针很快摆到0Ω处或接近0Ω之后就不动了,说明该电容器的两极板之间已发生了短路故障(本口诀“到零不动有短路”),该电容器不可再用。
(3)“开始测量表不走,电容内部线路断”是说,表笔与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开始接通时,表针根本就不动,说明该电容器的内部连线已断开,自然不可再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