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玻璃的相分离现象及其机理研究

玻璃的相分离现象及其机理研究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为了探索玻璃形成区及其应用,人们主要研究液相线以上的稳定分相。这种液液分相使玻璃分层或乳浊。1950年代开始,人们用X射线技术测出了玻璃中的微分相尺寸、用电镜观察到了硼硅酸盐玻璃微分相的照片。它们对玻璃的分相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们将质量分数为67.4%的SiO2、25.7%的B2O3、6.9%的Na2O组成的硼硅酸盐玻璃冷却到室温,然后再在580~750℃下处理3 h,结果表明玻璃分离出了富SiO2相。

玻璃的相分离现象及其机理研究

在图9.63(a)中,组成在M、N点之间的液态系统,在降温到MKN线以下时会分为L1、L2两层,这种现象叫液液分相。其中,组成在R、V之间的系统降温到RKV线以下时将发生Spinodal分解或不稳分解。系统状态处于MRK、VNK 区间时发生的形核-长大型相变为亚稳分解。无论是Spinodal分解还是亚稳分解都叫分相。分相这个词常用于描述液态分层相变、玻璃中的相分离。而在固溶体中,人们常用脱溶沉淀(形核-生长型)描述亚稳分解;用Spinodal分解描述不稳分解。

分相原来是冶金学家所熟悉和研究的相变现象。Gibbs曾对其进行过详细的讨论。1880年,人们就已发现P2O5的引入会使玻璃乳浊是由于P2O5与SiO2在熔体中不混溶所致。后来,人们发现分相通常发生在高硅和高硼玻璃中。到了1920年代,分相理论开始用到硅酸盐系统中。当时,为了探索玻璃形成区及其应用,人们主要研究液相线以上的稳定分相。这种液液分相使玻璃分层或乳浊。这是人们可以用肉眼或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1926年,英国化学家、玻璃技术的先驱William Ernest Stephen Turner(1881—1963年)指出硼硅酸盐玻璃存在微分相现象。后来,康宁公司利用分相现象制作出了Vycor®玻璃,这展示了其工业应用的前景,促进了玻璃分相研究高潮的到来。1950年代开始,人们用X射线技术测出了玻璃中的微分相尺寸、用电镜观察到了硼硅酸盐玻璃微分相的照片。这些工作揭示了玻璃结构和化学组成不像无规则网络学说认为的那样均匀,也不像晶子学说认为的那样高度有序。这进一步促进了玻璃结构理论的发展(请回顾第6章)。

图9.66 Na2O-SiO2系统的分相区及亚微观结构示意图(引自陆佩文,1991)

图9.66示意了Na2O-SiO2系统发生亚稳分相和Spinodal分相后的显微结构。亚稳分相区的系统(相图中的阴影部分)通过形核-长大模式从母相中析出第二相。第二相通常为颗粒状。这些颗粒相互分离,即第二相是不连续的,如图9.66下方(a)(c)所示的形貌。

而在Spinodal分解区(RKV围成的②区)的系统,其母相通过浓度起伏迅速分解为两个互不混溶的相。它们的相界面起初是弥散的,随后逐渐出现明显的轮廓。析出的第二相(富Na2O相)在母相中呈贯通、连续状,而不是一个个分离的颗粒,如图9.66(b)所示。(www.daowen.com)

表9.1比较了亚稳分解(或脱溶沉淀)和Spinodal分解两种脱溶方式。

表9.1 亚稳分解和Spinodal分解的比较(引自陆佩文,1991和潘金生,2011)

请读者注意,系统析出连续、贯通状的第二相,并不代表一定发生了Spinodal分解。若系统分相时,析出的第二相是颗粒状的液滴,那么随着液滴的长大,它们也会聚集成连通状的亚微观结构。这已在BaO-SiO2系统的相分离中得到了证实,故连通状的亚微观结构可能来自Spinodal分解,也可能来自离散液滴的聚集。

亚稳分解和Spinodal分解可发生在液态,也可发生在固态。它们对玻璃的分相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玻璃的分相(含亚稳分解和Spinodal分解)是指:高温下均匀的玻璃熔体在冷却成玻璃的过程中,或者玻璃从室温升温到一定温度进行热处理时,内部质点迁移、某些组分偏聚,从而形成化学组成不同的两个相的现象。分相区从几纳米到几百纳米大小,故只有在高倍电镜下才可观察到。康宁公司的Elmer等曾研究了硼硅酸盐玻璃中的相分离。他们将质量分数为67.4%的SiO2、25.7%的B2O3、6.9%的Na2O组成的硼硅酸盐玻璃冷却到室温,然后再在580~750℃下处理3 h,结果表明玻璃分离出了富SiO2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富SiO2相变粗。整个处理过程中,富SiO2相和母相都是连续的,如图9.67所示。利用分相原理,人们制备出了多孔玻璃等玻璃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