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系统中存在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

系统中存在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图8.86所示,二元化合物S的组成点不在S初晶区内。S属于三元系统中的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有了以上这些规则作铺垫,下面我们分析具有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系统的凝固结晶过程。

系统中存在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

三元系统中的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或异成分熔融化合物),其组成点不在其自身的初晶区内。如图8.86所示,二元化合物S的组成点不在S初晶区内。S属于三元系统中的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

1.无变量点性质的判断

图8.86 具有一个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液相面投影示意图

根据划分副三角形的方法,我们可知图8.86所示系统有两个副三角形:△ACS、△BCS。由连线规则,我们可得到各界线的温度降低方向,如图8.86中箭头所示。根据箭头所指方向,我们发现P点与E点有所不同。有三个箭头指向E点,说明E点是三条界线(Ee1、Ee3、EP)的最低温度。而在P点处,有两个箭头指向P,另一个离开P,这说明P点是EP段界线的最高温度,故无变量点P的性质与E点不同。

E点处于其周围初晶区晶相组成点的副三角形△ACS内,这相当于E点处于其相应副三角形的重心位[对照图8.81(a)]。这种情形的无变量点为共晶点(低共熔点)。我们在8.5.3节、8.5.4节中介绍的E点都属于这种情形。

无变量点P,其对应的副三角形为△BCS。P不在△BCS内,而是在该三角形的交叉位置[对照图8.81(b)]。因此,液相在P点要发生转熔(或包晶)过程,而且转熔的是SC边对应顶点的组元B:L+B—→S+C。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划分副三角形可判断无变量点性质的原因,也是三角形重心规则的一个应用。

无变量点是发生共晶转变还是包晶转变的问题已经解决。但又如何判断液相在界线上发生共晶转变还是包晶转变呢?这需要另一规则的帮助。

2.切线规则

要判断液相在界线上是发生共晶转变还是包晶转变,我们需要将界线上的各点作切线。若切线与该点界线两侧初晶区晶相组成点的连线相交,则液相在该点发生共晶反应。若切线与晶相组成点的延长线相交,则液相在该点发生包晶反应。

如图8.87所示,设有一界线Pp,其两侧为A、B组元的初晶区。A、B组成点的连线为AB线。Pp界线上,F点的切线与AB线恰好交于B点。Fp段上所有点的切线相交于AB线内(如图8.87中的G点,其切线与AB交于M),故液相在Fp段发生共晶反应。而在Pp界线的PF段,其上各点的切线相交于AB的延长线上(如图8.87中的H点,其切线与AB交于N),故液相在PF段发生包晶反应。

图8.87 切线规则示意图

图8.88 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系统平衡结晶示意图(一)

图8.86中的界线Pp,其上各点的切线均相交于BS的延长线上。因此,液相在Pp线上发生包晶反应,故用双箭头表示以区别于共晶线。液相在图8.86中其余界线上均发生共晶反应。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图8.82和图8.84中界线性质的判断。

有了以上这些规则作铺垫,下面我们分析具有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系统的凝固结晶过程。

3.平衡结晶过程

我们选取其中三个处于典型位置的系统组成做讨论。

(1)图8.88中的m点系统

首先划分副三角形。该相图有两个副三角形△ACS、△BCS。其次判断界线温度降低方向,如图8.88中箭头所示。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相图中的无变量点性质:E为共晶点、P为包晶点(或转熔点)。

m点处于B的初晶区,因此液相在结晶时首先析出B晶相。连接Bm,液相沿Bm的延长线向界线Pe2移动。在此过程中,B晶相不断从液相中析出、长大而成为初晶B。

根据切线规则,我们可知液相在界线Pe2上发生共晶反应。因此,当液相达到界线Pe2上的a点时,液相开始发生共晶反应L—→B+C,并且朝Pe2界线的低温方向P点移动。同时,由于固相出现C组分,故固相组成在BC线上向C点移动。当液相到达P点时,固相到达b点。因P点属于转熔点,故液相在P点发生转熔过程,而且转熔的是副三角形BCS中CS边对应的顶点组分B:L+B—→S+C。

此外,m点在副三角形BCS内,故它的结晶结束点在△BCS对应的无变量点P处。结晶结束时,B晶相未转熔完。以上结晶路径为

液相:

(www.daowen.com)

固相:为与液相过程一一对应,我们也列出三个过程:

因此,该系统的室温平衡组织为初晶B、共晶B+C,以及C和S包围的包晶组织。包晶组织以B(尤其是初晶B)为包芯。

图8.89 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系统平衡结晶示意图(二)

(2)图8.89中的m组成

图8.89中的副三角形、界线温度降低方向如图8.89所示。无变量点E为共晶点、P为包晶点。

m点仍处于B的初晶区。连接Bm,液相沿Bm的延长线向界线Pe2移动。同样,在此过程中,B晶相不断从液相中析出、长大而成为初晶B。当液相达到界线Pe2上的a点时,液相发生共晶反应L—→B+C。固相组成在BC线上向C移动。液相到达P点,固相达到b点。液相开始发生转熔过程L+B—→S+C,B的量逐渐减少,固相从b向d移动。当B转熔完后,液相并未消失,而固相组成达到CS线上的d点。在CS线上,组成只有C、S。这导致m点系统的结晶结束不在P点。

根据副三角形规则,我们知道m点在副三角形ACS内,故其结晶结束点在△ACS对应的无变量点E。液相将继续沿液相界线PE向E点移动(液相在PE线上发生的是共晶过程)。在此过程中,固相只有C、S,故固相组成在CS线上移动。当液相达到E点时,固相到达CS线上的f点。E点是共晶点,液相在此发生共晶反应L—→A+S+C。固相组成从f到达m点,结晶结束。

液相:

固相:

该系统的室温平衡组织为共晶C、二元共晶S+C,三元共晶A+C+S。如同我们在二元系统包晶相图和不一致熔化合物中指出的一样,初晶B在发生包晶转变时,其外层包晶生成物C、S越厚,B发生包晶转变越难。因此,室温组织往往含有未转变完的初晶B。

图8.90 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系统平衡结晶示意图(三)

(3)图8.90中的m组成

如图8.90所示m点在B的初晶区。连接Bm,液相沿Bm的延长线向界线Pp移动。与此同时,初晶B从液相中析出。当液相到达Pp上的a点时,液相开始发生包晶反应L+B—→S(由切线规则判断)。固相组成在BS线上向S移动。液相在从a向P移动的过程中,因包晶过程,初晶B的量越来越少。当液相达到Pp线上的n点时,初晶B消失,固相组成点处于S点。此时,固相只有S晶相。整个系统只有液相和S。因此,液相将离开界线Pp,进入S的初晶区。

由于固相只有S,因此固相组成点就在S点。根据杠杆规则,液相、固相和系统组成点在一条线上,所以,液相将沿Smn的延长线移动。当液相达到界线PE上的g点时,开始发生共晶反应析出C:L—→S+C。接着,液相朝E点移动,固相在SC线上从S向C移动。当液相达到E点时,固相达到CS线上的b点,并且液相开始发生共晶反应L—→A+S+C,结晶结束。

液相:

固相:

该系统的室温平衡组织为S、二元共晶S+C,三元共晶A+C+S。但由于B的转化不完全,系统最后的组织也往往含有初晶B,而且,初晶B被S包覆着。

图8.90中,m点系统在结晶时,液相穿过S初晶区的现象称为越区。

以上我们介绍了具有(不)一致熔二元化合物的三元系统。通过划分副三角形等方法可将其简化,进而分析其结晶过程及获得的组织。然而不是所有具有二元化合物的系统都可划分出副三角形,比如具有低温稳定、高温分解或低温分解、高温稳定化合物的系统就划分不出相应的副三角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