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系统中存在不一致熔化合物的分析

系统中存在不一致熔化合物的分析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不一致熔化合物的分解熔融也叫异成分熔融。该图中还有一个三相平衡点E,它是低共熔点。将其加热到完全熔融为液相,状态点为液相区的d点。以上液相和固相的变化路径为液相:图8.25不一致熔化合物相图示意图图8.25中的化合物AmBn是一种不一致熔化合物。系统F又为1,温度继续下降。

系统中存在不一致熔化合物的分析

1.不一致熔化合物的概念及相图特点

它是一种不稳定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分解成一种晶相和一种液相。而且分解出的晶相,其成分与液相不相同。因此,不一致熔化合物的分解熔融也叫异成分熔融(incongruent melting)。图8.25为这类系统的示意相图。

图8.25 不一致熔化合物相图示意图

图8.25中的化合物AmBn是一种不一致熔化合物。当把AmBn升温到图中P点温度时,它会分解成组分为B的晶相和组成在P点的液相。因而,P点为三相平衡点(液相L、晶相B和晶相AmBn),也叫转熔点或回吸点。该过程可用下式表示AmBn— →L+B。该图中还有一个三相平衡点E,它是低共熔点。系统升温时,在低共熔点发生的变化可表示为A+AmBn— →L。

该类相图还有一个特点。在转熔点P处,与液相达成平衡的两个晶相(B和AmBn)的组成点F和G都在P点的右侧(实际相图中,组成点也可都在P点左侧)。而在低共熔点E处,与液相达成平衡的两个晶相(A和AmBn)的组成点K和N分别位于E点两侧。因此,组成位于A~AmBn间的系统结晶时,其结晶终点在E点。而组成位于AmBn~B间的系统,其结晶终点在P点。

下面我们分析图8.25中不同组成点的结晶过程。组成在A~c′之间的系统,其结晶过程与低共熔点简单系统相同。组成在c′~B之间有四个典型的系统c′、c′~AmBn、AmBn、AmBn~B。我们对其中d′点和f′点的组成做详细分析。

2.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变化

1)组成在c′~AmBn之间的d′点系统。

(1)平衡结晶过程。将其加热到完全熔融为液相,状态点为液相区的d点。然后,从d点开始做平衡冷却。dC段:始终只有液相,F=2。

温度降低到TC时,B晶相开始析出。这时,系统有液相和B晶相,F=1。此时液相必是B的饱和溶液。因此,液相组成只能沿CP线变化。固相组成点(只有B)从D向F移动。

当液相达到P点时,系统发生转熔过程,即早先析出的B晶相重新溶入液相(或被液相回吸)而析出AmBn晶相。在转熔过程中,因系统处于三相平衡,F=0,故温度不变、液相组成也保持在P点。随着转熔过程的进行,液相量和B晶相量不断减少、AmBn的量不断增加,因而固相组成点离开F向G移动。当固相组成点到达G点时,B晶相已完全转熔为AmBn,转熔过程结束。系统F又为1,温度继续下降。

液相沿着液相线PE移动。同时,AmBn不断从液相中析出。固相组成点(此时只有AmBn晶相)从G向N移动。当液相达到E点时,系统发生共晶过程,A和AmBn晶相同时从液相中析出,F=0。由于A的出现,AmBn晶相在固相中的质量分数下降。因此,AmBn晶相从N点向J点移动。当液相在E点消失时,AmBn晶相组成达到J点,结晶结束。此时,F=1,温度沿Jd′下降。最后的结晶产物为A和AmBn。以上液相和固相的变化路径为

液相:

固相:dC段无固相析出,液相在C点开始有固相析出。固相为纯B,故固相从D点开始:

(2)平衡凝固的组织变化。图8.26示意了以上结晶过程中的组织变化。

图8.26 d'点系统降温过程中的组织变化示意图

2)组成在AmBn~B之间,以f′点为例。

(1)平衡结晶过程。从f点开始做平衡冷却。fS段:只有液相,F=2。

当温度降低到TS时,B晶相开始析出。这时,系统有液相和B晶相,F=1。液相组成只能沿液相线SP向P移动;固相组成点(只有B)从R向F移动。(www.daowen.com)

当液相达到P点时,系统发生转熔过程而析出AmBn晶相。在转熔过程中,F=0,温度不变,液相组成也保持在P点。随着转熔过程的进行,液相量和B晶相量不断减少、AmBn的量不断增加,因而固相组成点离开F点向G点方向移动。但B还未完全转熔时,液相就已消失。故固相组成点只能到达M点。实际上,此时结晶已经结束,固相点已回到系统组成线Mf′上。

液相:

固相:从S点开始有固相析出。

(2)平衡凝固的组织变化。图8.27示意了以上结晶过程中的组织变化。

图8.27 f'点系统降温过程中的组织变化示意图

3.非平衡状态分析

以上两个系统结晶过程的分析是建立在平衡态基础上的。在平衡态时,液相与B能充分地相互扩散。因此,d′点系统在TP温度时,B晶相能完全转熔成AmBn。故在TP温度以下就只有AmBn晶相。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熔体在结晶时往往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且,转熔形成的AmBn包覆在B晶相外。随着转熔时间的延长,包覆在B外表的AmBn越来越厚。这会导致B和液相的相互扩散越来越难。液相与B没有接触,就不能发生转熔过程。因此,最后获得的组织中,理论上不应有B存在,但实际却有B。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组成点处于c′~AmBn间的系统中。

由于转熔生成的AmBn包覆在最初析出的B晶相表面(图8.26和图8.27),因此人们也把L+B—→AmBn称为包晶反应或包晶转变(peritectic transformations)。图8.25中的P点为包晶点(peritectic point)。图8.25中,还有两个特殊组成点:c′和AmBn。这两点的结晶过程和组织变化,请读者自行分析。

4.各相量(质量分数、摩尔分数和原子分数)的计算

仍以d′点为例。温度刚降低到TP时。此时还无AmBn析出。液体和固体B的质量之比为

在平衡状态下,刚转熔完毕时,只有固相AmBn和液相,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d′点系统在其他状态下,各相量的计算方法同简单低共熔点系统。

对f′点,温度刚降低到TP时,此时同样无AmBn析出。液体和固体B的质量之比为

在平衡状态下,刚转熔完毕时,液相消失。系统含有晶相AmBn和B,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学习了本节,你明白图8.21中的NaCl·2H2O、图8.24中的原顽火辉石是不一致熔化合物的含义了吗?以上类型的简单二元相图都没有固溶体的形成。而在材料的实际生产中,往往会产生固溶体。我们又该如何分析有固溶体形成的相图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