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原子跃迁和扩散系数研究

原子跃迁和扩散系数研究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15晶面间原子的扩散设晶体中原子的迁移采取一种类似于Brown运动的无规行走模式。同理,在dt时间内,n2个原子由晶面2跃迁到晶面1的次数为n2fPdt。将式代入式得其中N为从晶面1跃迁到晶面2总的净原子数;dN/A表示单位面积内从晶面1跃迁到晶面2的净原子数dn。跃迁的距离就为x方向的晶面间距b,则将式与Fick第一定律进行对比,我们可知b2fP即为Fick第一定律中的扩散系数D。图7.16中,O点处原子可能的跃迁晶面共四个:AB、CD、EF和GH。

原子跃迁和扩散系数研究

图7.15 晶面间原子的扩散(引自徐祖耀,1986)

晶体中原子的迁移采取一种类似于Brown运动的无规行走模式(即原子每一步的运动方向与前一步无关)。在此假设下,原子向各方向的跳动概率是一样的、原子的总位移是多次跳动的矢量和。

以一维方向为例(图7.15)。设在x方向的浓度梯度为∂c/∂x。在本节中,我们将浓度c定义为单位体积内的原子个数(单位为个/立方米,这种定义是浓度mol/L的演变)。

在垂直于浓度梯度的方向上有一系列晶面(图7.15中的1、2是其中的两个晶面)。原子在晶面间的迁移遵循无规行走模式,而且相邻晶面间的浓度梯度为无穷小。

再设单位时间内,原子从晶面1跃迁到邻近晶面2的次数(即跃迁频率f)为定值;每个原子在晶面1、2间相互跃迁的概率为P;n1、n2分别为晶面1、2单位面积上的原子数(单位:个/平方米);晶面1、2的间距为b,b也是原子的跃迁距离。

根据以上假设,单个原子在单位时间内由晶面1跃迁到晶面2的次数为fP;n1个原子在单位时间内由晶面1跃迁到晶面2的次数为n1fP;在dt时间内,n1个原子由晶面1跃迁到晶面2的次数为n1fPdt。同理,在dt时间内,n2个原子由晶面2跃迁到晶面1的次数为n2fPdt。则在dt时间内,从晶面1跃迁到晶面2的净原子数为

由式(7-6),扩散通量可写为

其中N为从晶面1跃迁到晶面2总的净原子数;dN/A表示单位面积内从晶面1跃迁到晶面2的净原子数dn。将式(7-94)代入式(7-95)得

n1还可以表示为c1×b。关于这点,我们代入单位计算就容易明白了:

同理,n2也可表示为c2×b。这样式(7-96)就改写为

因为浓度梯度∂c/∂x的物理意义为法线方向上单位距离内的浓度变化。现在,晶面1、2间的间距为b,故这两个晶面间的浓度变化为

将式(7-99)代入式(7-98)得

将式(7-100)与Fick第一定律进行对比,我们可知b2fP即为Fick第一定律中的扩散系数D。因此,D=b2fP可将宏观扩散系数与微观原子的跃迁联系起来。现对D=b2fP做讨论。

(1)一维情况(www.daowen.com)

在一维情况下,某一晶面上的原子可朝x正负方向的两个晶面跃迁,故原子朝其中任一晶面跃迁的概率为P=1/2。跃迁的距离就为x方向的晶面间距b,则

(2)二维情况

图7.16 二维情形中,原子在晶面间的跃迁示意图(b为晶面间距,r为跃迁距离,1、2、3、4为O点原子可能的跃迁位置)

在二维情况下,原子除了朝垂直于x方向的晶面跃迁外,还可以朝垂直于y方向的晶面产生跃迁。图7.16中,O点处原子可能的跃迁晶面共四个:AB、CD、EF和GH。而每个晶面有一个位置可以提供跃迁。这四个晶面提供的四个位置如图7.16中的1、2、3和4所示,故O点处原子朝其中一个晶面跃迁的概率为P=1/4,则

(3)三维情况

以简单立方晶体为例(图7.17)。在坐标原点的原子可以朝x轴、y轴和z轴正负方向共六个最近邻晶面跃迁。只在一次跃迁的情况下,这些晶面上离跃迁原子太远的位置不可能成为跃迁位置。比如,在图7.17中x的正方向上,O点的原子可以向EFGH面上的E、F、G、H四个位置跃迁,但F、H离O点较E点远,G点更远。因而,EFGH晶面上只有一个E点位置可接纳O点处原子。其他方向的晶面也如此。结果,O点原子周围有六个最近邻晶面。每个最近邻晶面上有一个位置可接纳跃迁来的原子,即O点原子向其中一个晶面的跃迁概率为P=1/6,则

图7.17 简单立方晶体中,原子在晶面间的跃迁示意图

而O点原子从OABC晶面跃迁到EFGH晶面时,跃迁距离r为立方晶体的晶格常数a,即b=r=a,故式(7-103)可改写为

再以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如Cu)中八面体间隙处的原子跃迁为例。图7.18中,八面体间隙处的原子F,其最近邻有12个八面体间隙可供跃迁。我们沿ABCD将晶体剖开,然后投影到xOy面上得到图7.18(b)。

图7.18(a)中,八面体间隙处的原子F所处的晶面为MNST。若F从该晶面朝x轴正方向的HBKC晶面跃迁时,则HBKC晶面上有H、B、K和C四个位置可供跃迁。F原子共有12个最近邻八面体间隙可供跃迁,但从MNST晶面跃迁到HBKC晶面就有四个间隙位可接纳F原子,故F原子从MNST晶面跃迁到HBKC晶面的概率为4/12=1/3,即P=1/3。F原子跃迁到其他晶面的概率也是1/3(这种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前面一维、二维情形。只是前面例子中,每个晶面只有一个位置可接纳跃迁原子)。故图7.18中,F原子扩散系数为

其中b为晶面间距。据图7.18(b)所示,b为F原子所在晶面MNST与八面体间隙所在晶面HBKC的间距。该间距为立方晶体晶格常数的一半,b=a/2。将其代入式(7-105)得扩散系数:

图7.18 面心立方晶体中,八面体间隙中的原子跃迁位置示意图(实心三角形为八面体位置)

式(7-104)和式(7-106)表明:不同晶体结构中的原子,其跃迁路径有所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