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通用电气公司的化学和物理学家Irving Langmuir(1881—1957年)在研究了气体与固体表面的作用后,提出了一些至今仍被表面科学家们采纳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如清洁表面、单层化学吸附、吸附位置和吸附等温线、化学吸附等概念,以及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催化机理等理论。他还认为表面具有不均匀的特性。这些概念和理论的提出被认为是固体表面化学的第一次革命。1932年,Langmuir因他在表面化学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但表面科学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得有超高真空(Ultra-High Vaccum,UHV)等技术的支撑,因为只有在超高真空条件下,清洁表面的出现才有可能。其实,早在17世纪,真空技术就已经存在了,如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就利用了抽真空的技术。到了19世纪后期,真空泵(如活塞泵)及检测真空度的麦氏真空计的出现为Thomas Edison(1847—1931年)的碳丝白炽灯提供了技术保障。此时的真空可达13 Pa。进入20世纪后,德国人发明了旋转式真空泵、Langmuir发明了扩散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人们已很容易获得1.3×10-4Pa的真空。在真空油和真空脂得到改进后,真空可逐步达到1.3×10-6Pa。但该值却超过了麦氏真空计的量程。于是,在1937年出现的热阴极电离规派上了用场。但10-6Pa的真空还是很难达到。在1950年,科学家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在能够获得10-6Pa的真空之前,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表面科学。在避免使用玻璃和有机密封材料的基础上,人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真空容器,并将容器置于几百摄氏度的温度下烘烤。这样,在1950年代,人们就可常规地获得10-10~10-9Pa的超高真空。至此,表面科学的实验研究可以开始了。所以,表面科学的第二次革命可以说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在这段时间里,超高真空技术、宇航技术的发展为超高真空的获得提供了条件。Langmuir最初提出的清洁表面也可以得到了。
不仅如此,后来还出现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尤其是STM的利用,人们对表面物理化学过程的认识和控制开始达到原子尺度水平。这极大地推动了表面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技术对科学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技术为科学提供必要的条件,科学反过来又为技术的进步提供理论支持。
然而,一个新学科要被认可,其标志之一是要有该学科的学术期刊出版。表面科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科,其原因之一就是有其专门的学术期刊。目前表面科学的主要期刊有以Irving Langmuir的姓命名的《Langmuir》,以及《Surface Science》《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杂志。(www.daowen.com)
表面科学是研究在表面和界面上发生物理、化学过程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表面物理、表面化学。表面物理主要研究表面晶体学、表面重建和弛豫、表面扩散、表面电子结构和异质结结构等。表面化学主要研究发生在表面、界面的化学反应、表面吸附、表面电荷和表面双电层等。它与表面工程的关系非常密切。
表面工程是把表面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工程领域的一门学科。在表面工程领域,材料表面经预处理后,再经涂覆、改性或多种技术的复合处理来改变材料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等,以获得所需要的表面性能。它涉及表面失效分析、表面摩擦与磨损、表面腐蚀与防护、表面(界面)结合与复合等。
由上述可知,表面科学和表面工程都是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它们的发展不仅在学术上丰富了材料学、冶金学、机械学、电子学等学科,而且还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如高能束冶金学、等离子物理学、摩擦化学、微观摩擦学等。在了解了表面与晶界、界面的关系后,我们来学习材料表面的结构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