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位错理论在材料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位错理论在材料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图4.33表示的现象,可以从位错理论得到解释。晶体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位错增殖的原因,位错密度不断增加、位错间的交互作用不断增强。有这样的温度条件,位错在内应力作用下会发生攀移或滑移而重新排列,以及异号位错相消使位错密度下降。溶质原子也可能会因温度较高而离开刃位错,这使Cottrell气团的作用减弱,所以退火后,位错密度的下降和内应力的减小导致金属强度下降而软化。

位错理论在材料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1.解释晶体的实际强度远低于理论强度

实际晶体(尤其是金属晶体)的塑性变形是通过位错运动来实现的。与滑移面上所有原子一起运动所需的应力相比,推动位错运动所需应力要小得多,故晶体的实际强度较低。

2.用于金属材料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是指晶体在屈服后,需要增加应力,晶体才能继续变形的现象。如图4.33(b)所示,晶体经过屈服以后,从c点开始,要使晶体继续变形,应力σ需增加。也就是说,c点以后,晶体又恢复了抵抗变形的能力。c~d点为强化阶段。在强化阶段内任意一点处,慢慢卸去外力,σ-ε曲线将沿着与Ob近乎平行的直线O1f回到O1点。再次加载后,σ-ε曲线沿O1fde变化,直到晶体断裂。由此可见,重新加载后,晶体的屈服强度得到了提高。

以上图4.33(b)表示的现象,可以从位错理论得到解释。晶体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由于位错增殖的原因,位错密度不断增加、位错间的交互作用不断增强。而且,位错在运动中遇到障碍物时又会产生塞积现象。因此,位错的运动越来越困难,塑性变形不容易而使屈服强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现象。此外,位错的交割(形成不易或不能滑移的割阶、复杂的位错缠结)、位错反应而形成不能滑移的固定位错,以及易开动位错的减少等原因也能引起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是金属材料的一种强化手段。通过冷加工(如拉拔、挤压和轧制等),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这些变形使金属的强度性质(如屈服极限、硬度、弹性模量等)得到提高。但加工硬化也会带来一些不利之处:它使金属的强度性质在提高的同时,也使塑性性质(延伸率、断面收缩率等)下降;从而导致材料开始变脆,这会增加材料发生脆性断裂的危险。但我们可通过退火来软化金属,以降低加工硬化带来的危险性。

3.用于理解退火软化金属的原因

为什么退火可软化金属?退火是指将器件加热一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随后在炉内或埋入导热性较差的介质中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工艺。有这样的温度条件,位错在内应力作用下会发生攀移或滑移而重新排列,以及异号位错相消使位错密度下降。溶质原子也可能会因温度较高而离开刃位错,这使Cottrell气团的作用减弱,所以退火后,位错密度的下降和内应力的减小导致金属强度下降而软化。故经过冷冲压、冷拉拔的器件经退火后,塑性、韧性会得到提高。(www.daowen.com)

4.用于解释bcc金属的应变时效

间隙溶质原子与刃位错结合形成Cottrell气团是应变时效的一个原因。

5.合金强化机制之固溶强化

固溶强化是指当合金由单相固溶体构成时,随溶质原子质量分数的增加,合金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大大提高。这表现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值下降。这是由于合金原子与基体原子的尺寸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应力场。这种应力场与位错应力场产生弹性交互作用而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合金得到强化。

如果合金呈偏聚状态,则造成的固溶强化比较显著。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fcc金属和合金的强度,尤其是高温强度,人们常常加入能降低{111}面层错能的合金元素,以增加扩展位错的平衡宽度。这些合金元素与基体金属形成置换式固溶体,而且它们还择优分布或偏聚在{111}面上,形成铃木气团(Suzuki atomosphere)。例如,18Cr-8Ni不锈钢中的Ni在{111}面形成铃木气团,阻碍位错的攀移和滑移,从而提高了不锈钢的强度。

6.合金强化机制之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

沉淀相(precipitation phase)是指合金在相变过程中,合金元素与基体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沉淀相与基体原子间有化学交互作用。而机械地混掺于基体材料中的硬质颗粒称为弥散相(dispersed phase)。弥散相与基体原子间没有化学作用。这两相周围都有很强的应力场,对合金内部的位错运动有阻碍作用,合金强度因此得到提高。

本节中,我们主要介绍了线缺陷中位错的两种基本类型——刃位错和螺位错。对于线缺陷,还有一种典型的类型是向错。请读者查阅相关文献来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