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子尺度的位错理论提出之前,科学家们对晶体,尤其是金属的塑性形变做了广泛研究。1907年左右,意大利Vito Volterra(1860—1940年)等在连续介质的弹性力学中引入了“dislocation”的概念。他们认为连续弹性介质中的dislocation是内应力的来源,可以产生应力场。1913年,物理学家们观察到经过拉伸的Na、K等单晶表面出现了鱼鳞状的条纹,即后来所称的“滑移带”。1928年,为说明晶体塑性行为的微观机理,Ludwig Prandtl(1875—1953年)等提出晶体的滑移是原子以缺陷组态做的集体运动。此时,匈牙利Egon Orowan(1902—1989年)开始了他的博士生涯。他的博士论文不仅研究晶体塑性,还研究云母的解理和断裂。正是这项工作为位错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这个时候,晶体塑性的研究在物理学领域是一项平淡无奇,甚至是不值得一提的工作。因为那时的物理学正处在量子力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研究晶体塑性变形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晶体的实际强度要远低于理论强度。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晶体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后,会逐渐变硬,即产生了加工硬化现象。为解释晶体塑性变形中的这些现象,1934年,三位科学家几乎同时在这方面获得相同结果,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明确提出了晶体中位错的概念和图像。他们分别是Michael Polanyi(1891—1976年)、Geoffrey Taylor(1886—1975年)和Egon Orowan。
Taylor研究了变形一块金属需对其做多少功,其中又有多少功储存在金属内部。他认为这些储存能储存在晶体的某种缺陷处。他把这种缺陷与早期Volterra处理弹性体的dislocation明确地对应起来,并把这种缺陷也命名为“dislocation”,同时提出“edge dislocation”的概念。但Taylor提出的dislocation是在原子尺度的,这与Volterra提出的dislocation有所不同。Taylor认为材料的加工硬化来源于这些缺陷间的交互作用。而Orowan发现Zn晶体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不是连续的,而是跳跃式的。每一次的形变“跳跃”来源于一个晶体缺陷的运动。这三位学者认为在任何一个瞬间,仅有一个很小的滑移面面积发生滑动,而移动这一缺陷所需应力小。他们提出的dislocation缺陷解释了晶体的实际强度要远低于理论强度,以及加工硬化现象。
1934年以后,dislocation理论的发展减缓,但还是有许多学者继续这方面的研究。1937年,我国学者钱临照对体心立方金属Na、K和Mo的研究也在这方面做了先驱性的工作。随后,Johannes Martinus Burgers(1895—1981年)引入“screw dislocation”和“Burgers矢量”等重要概念。1940年代,Rudolf Ernst Peierls(1907—1995年)和Reginald Nunes Nabarro(1916—2006年)提出Peierls-Nabarro模型,这在理解dislocation的结构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同时,Alan Cottrell(1919—2012年)提出了溶质原子与dislocation相互作用的设想,这在解释碳钢屈服点上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这是金属与合金力学性质微观理论的一项开创性工作。(www.daowen.com)
1953年,为便于dislocation理论在中国推广,钱临照与从英国回国的我国金属物理学家柯俊将dislocation试译为“位错”。随后“位错”这个中文词逐渐被接受而得到广泛传播。就在这一年,Alan Cottrell第一次系统说明了位错的弹性理论。
尽管以上这些理论工作走在了前面,但位错这种假想的缺陷,直到1950年代早期,其实验证据还非常少。当时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晶体滑移线的研究。对位错的研究,决定性工作来源于Peter Hirsch(1925— )的研究小组。他们于1956年在Cavendish实验室用透射电镜(TEM)获得了第一张具有可信度的移动位错像。当Taylor得知该消息后,为他的假说获得了证实而感到高兴。
由以上的介绍,我们可知位错最初并非是被发现的,应该说是一项发明。它来源于晶体的实际强度远低于理论强度这个矛盾。“位错”的发明可以说是材料科学史上最令人惊叹的奇迹之一。这也说明了一个科学概念的产生,能有力地推动一个学科的发展。今天,位错理论仍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